- + P A

- 清明

      艺文类聚 2009-3-28 10:36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字触·吴牛喘月

      艺文类聚 2008-2-15 17:36

《演繁露·卷十一·吴牛喘月》

《风俗通》曰:“吴牛望见月而喘,使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世说》亦载,满奋云:“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因长日里不胜背负之苦,望见月影便发喘起来,吴牛喘月,原来只是骇怖。恍然,蓦地生出一种悲凉。。
中国文化中的月宫,好像极少有令人产生不甚愉快的联想的。
古人于月,实已看得极为分明,读《东坡志林》与《演繁露》,两处都见有细叙(具体不及翻检摘引)月本无华日映生光的真面目,考证极详。
然则吴牛喘月,隐隐便有一种高等生物的看破了的得意。譬如隐鼠蜂蚁之辈,枝花粒米便可逗引得它们陷入困境,旁观的看得分明的人便引以为乐。从孩提时起的经验,“看得透”与优越感从来都如影随形。
然而,焉知某日我们不会成为喘月之吴牛,如果不懂得敬畏的话。

//初作于2005-5-28 16:54:46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字触·赤手空拳

      艺文类聚 2008-2-15 17:34

《演繁露·卷二·弮》

司马迁言:李陵“矢尽道穷,士张空拳。”文颖曰:“拳,弓弩拳也。”师古曰:“拳,音弮,与絭同。弮,絭音。”又《陵传》:“陵边发弩射单于。”张晏曰:“三十絭共一臂。”案“絭”是弩弦,张之则满。“臂”即弩椿也。“空弮”
言上弦使满,而无矢可射,承上“矢尽”为文也。

按:
赤手空拳的“拳”,竟为“弮”耶?
“矢尽道穷,士张空弮”,却不是士卒个个握拳相向,“拳”假借“弮”,也同“絭”,是弓弦。李陵的箭射完了,徒然把弓拉到像上弦月那样满,却无箭可发,所以说“士张空弮”。
世语流转,今人人以“赤手空拳”形容英雄孤胆之勇,纵然得知本义,不复能正人声口。。惟存为一志耳。

//初作于2005-5-13 17:49:25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字触·飞扬跋扈

      艺文类聚 2008-2-15 17:33

《演繁露·卷二·护驾》

《六典》“侍中护驾”,又“左补阙掌扈从乘舆”。“扈”即“护”也。近说引相如赋“扈从横行,出乎四校之中”,则失之矣。师古曰:“扈,跋扈也。言其骁勇不循行列,而自跋扈,行乎四校之外也。”不专以“护卫”为义也。

按:
扈的本义是“护卫”,跋扈者,既骁勇异常,不在寻常护卫行列,其飞扬骄姿之态亦可想而见也。

//初作于2005-5-13 16:57:33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字触·寿终正寝

      艺文类聚 2008-2-15 17:32

(老学庵笔记·卷十)

古所谓路寝,犹今言正厅也。仍故诸侯将薨,必迁于路寝,不死于妇人之手,非惟不渎,亦以绝妇寺矫命之祸也。近世乃谓死于堂奥为终于正寝,误矣。前辈墓志之类数有之,皆非也。黄鲁直诗云:“公虚采苹宫,行乐在小寝。”按,鲁僖公薨于小寝。杜预谓“小寝,夫人寝也”。鲁直亦习于近世,谓堂为正寝,故小寝为妾媵所居耳。不然既云“虚采苹宫”,又云“在小寝”,何耶?

按:
略无文采,不为全文翻译,只略解释两句吧。
按此,“寿终正寝”的正寝竟并非死于正室,而是厅堂上了。
夫去世不远,而犹时时以“死于妇人之手”为可忧,不但远绝于妾媵,连亦迁出正房。古人持身之谨由此可观。

//初作于2005-5-13 16:14:37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字触·锦衣玉食&作威作福

      艺文类聚 2008-2-15 17:32

《演繁露·卷一·玉食》

《王嘉传》“玉食”,注言:精好如玉。《周礼》王斋则供玉食,是真以玉参馔也。玉不可炊,如何可食?当是参粒为礼,如今人服药耳。《书》曰:“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三者一类也。作福,作威,非寻常刑赏之有定别者也。天子时出意见,特有赐予也、诛治也。故曰,功多有厚赏,予则即戮汝。皆出赏罚之外,以作福作威也。再以其类推而求之,则玉食也者,非常馔也。当斋之时,特设此玉,如特作之威福,非常法也,亦如汉武以玉屑和露之类。后世乃欲求服玉之法,殆失本意矣。

按:
俗谓富贵曰“锦衣玉食”,锦衣倒罢了,不出情理之外,玉如何可食,吾与程(大昌)师同惑。看到此处,尚不十分清楚,但有一点是确定的,“玉食”之玉不是吃的,或许帝王斋奠之礼上有玉陈列参杂于诸馔之中,以示尊崇而已,亦只形式,并非真用来服食。
不知“作威作福”是否以此典出,多少有点关联罢。旁及之言,也不是说得很详尽,只道是寻常赏罚以外的恩典、罪刑,以示其重,则作威作福本由帝王赐下,与今日扬扈之意殊不相同,细加推敲,其“作”亦同《周易》言“用”,并非作为(/使用)之意。

//初作于2005-5-13 16:57:03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故纸出土·迷幻卡夫卡

      艺文类聚 2008-2-15 17:27

在《海边的卡夫卡》盛名之下,卡夫卡成了这样一个意象的代名词:在原子粉碎机里粉碎,把其中的成分,纵横错乱的视错觉画,地平线延展到地方,鱼在天上游弋,而一切又是阳光空气的自然,他们在鲜花草地上走。

是不是在枯燥的生活里沉浸得久了,非有荒悖如魔幻的卡夫卡不能使机械的神经得有片刻的放松和沉浸?

《七朵水仙花》则竭尽全力讲述了一个绝对真实的天长地久的完美爱情,试图让人重新捡起身边的爱情。于是又一批都市男女为之迷醉。也许,有人终于拯救了久已被废弃的爱情神话,他们觉得狂喜,急急奔上前趋就,如犹疑的信徒找到一个怪力乱神的证据,迫不及待要拜在佛祖或上帝面前。

从中也发觉为何喜欢张爱玲和金庸(这一点,齐豫也是一样)。无论侠光剑影的江湖,或上海滩上的霓虹笙歌,还有《月云》,背后都是挥不去的含蓄蕴籍(含章可贞?),这是熏香沉沉与最新化学配方某酚某酫的香气的区别。他们不上天堂,也不入魔界,只老实坦白地站在地上。两千年前开始延到现在,这里的历史未曾断绝,国与民都在交嬗中延续下来。可以说每篇立字都是因为有前两千年的铺垫,改朝换代,官场浮沉,家族兴衰。新兴的强者没有过去的辉煌可供追溯,只能从他们自己引以为荣的起点开始——当然,这个起点在眼前的不远方。日本和美国都是。所以流行文学中几乎没有对往事的追溯——他们是不需要也不能追溯的一群,一切都是新的,并且明天将会更新。絮絮叨叨从祖上三代说起,在他们是不可想象。

过去截断了,将来不可知,既然时间上已没有太多可选择,风格空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故纸出土·无果枇杷与箫管花

      艺文类聚 2008-2-15 17:25

“琵琶不是此枇杷,只为当年识字差,若是枇杷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小时便知道这首诗,向XX文字者温和地幽了一默,诙谐之处颇可令人会心。

  “……
  明代画家沈石田,与唐寅、文征明、仇英并称“四大家”。一次有人给他送来“枇杷”并附一短简,大约是文化水平有限,送者将可供口腹之欲的“枇杷”,误写成只供视听之娱的“琵琶”。颇具幽默感的沈石田戏作一笺相答:“承惠批杷,开奁骇甚!听之无声,食之有味,乃知
古来司马泪于浔阳,明妃怨于塞上,皆为一啖之需也。今后觅之,当于杨柳晓风、梧桐秋雨之际也。”亦庄亦谐,真是一篇绝妙的明人小品。《古今笔记精华趣事》一著亦记此事,说沈石田还以诗作答:“琵琶不是此枇杷,只为当年识字差。若是枇杷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可谓
诗文双绝,相映成趣。
  ……”
  这便是此诗的来源。
  多年以后再次看到,却是大惊,颇有觑面不识之感,,枇杷并非此琵琶,岂为如今品种差?若使枇杷不结果,莫如箫管尽开花?
  题为[url=http://news.sina.com.cn/richtalk/news/movie/9901/011409.html]“治理”荧屏错别字[/url]的文章,义正辞严地讨伐荧屏上的错别字,自己倒先犯了文字兼常识错误,网上文字的黑色幽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东坡志林·盗不劫幸秀才酒(白话)

      艺文类聚 2008-2-15 17:24

[原文]
幸思顺,金陵老儒也。皇佑中,沽酒江州,人无贤愚,皆喜之。时劫江贼方炽,有一官人舣舟酒炉下,偶与思顺往来相善,思顺以酒十壶饷之。已而被劫于蕲、黄间,群盗饮此酒,惊曰:“此幸秀才酒邪?”官人识其意,即绐曰:“仆与幸秀才亲旧。”贼相顾叹曰:“吾俦何为劫幸老所亲哉!”敛所劫还之,且诫曰:“见幸慎勿言。”思顺年七十二,日行二百里,盛夏曝日中不渴,盖尝啖物而不饮水云。

[试译]
幸思顺,金陵(今南京)老儒生。皇佑朝时,在江州卖酒,人们不分高尚的愚笨的,都喜欢他(的酒?)。当时江上河盗猖狂,有一个商人驾船运酒炉到金陵(贩卖),偶尔与幸思顺结交,幸思顺送给他十壶酒。后来在蕲州、黄地界间被河盗所劫,盗贼们开这些酒喝,大惊:“此莫非是幸秀才的酒?!”官人看他们的意思,就说:“在下是幸秀才的故旧。”河盗面面相觑,叹道,“我们怎么抢到幸老先生的朋友头上去了!”检点出他的东西还给他,并且叮嘱他:“见到幸老可不要提起。”幸思顺七十二岁,能日行二百里,盛夏在烈日下曝晒而不渴,据说曾吃过一些(特别的)东西所以不用喝水。

//盗也有道,信哉?

//初作于2005-04-30 11:19:41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东坡志林·贾婆婆荐昌朝(白话)——关于诚信

      艺文类聚 2008-2-15 17:23

[原文]
温成皇后乳母贾氏,宫中谓之贾婆婆。贾昌朝连结之,谓之姑姑。台谏论其奸,吴春卿欲得其实而不可。近侍有进对者曰:“近日台谏有事,虚实相半,如贾姑姑事,岂有是哉!”上默然久之,曰:“贾氏实曾荐昌朝。”非仁宋盛德,岂肯以实语臣下耶!

[试译]
温成皇后的奶娘贾氏,宫里称为贾婆婆。贾昌朝攀结她,称她为姑姑。台谏议事,说贾昌朝走关系,吴春卿要调查实情又查不到。近侍中有人对(仁宗)皇帝进言:“最近台谏议事,真假相间,比如贾姑姑那件,哪来这种事!”仁宗皇上沉默半晌,说道:“贾氏确实荐过贾昌朝。”不是仁宗皇帝诚信德隆,怎么会把实情告诉臣子!

[后记]
阅毕,失笑。
这位九五之尊的皇上不愧德音隆盛(有“麟之趾”之古风!),居然肯把这种大实话说出来。
相比之下,今天的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车间工人,都要逊让不止三分。
说一句对伟人不敬的话,即以当日毛江,未必说得出这种实情。
令大洋彼岸之布什人等得知我中华上国有贤君若斯,岂不也教他愧煞!
可惜。。有这种仁君直臣的中华上国不再也久矣。同样的话,换了我在的办公室主任就不会说,不用说公司领导,更不用说局、部、市、省、乃至于今日的九五之尊。人心不古也久,掠裙带之飘飘,思古风之渺渺。

肯绌尊降贵的是教人尊敬的。
至少从此以后,我会记得这位肯以诚示下的皇帝,宋仁宗,无愧其名。
“默然久之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东坡志林·措大吃饭(白话)

      艺文类聚 2008-2-15 17:21

有二措大相与言志,一云:“我平生不足惟饭与睡耳,他日得志,当饱吃饭了便睡,睡了又吃饭。”一云:“我则异于是,当吃了又吃,何暇复睡耶!”吾来庐山,闻马道士善睡,于睡中得妙。然吾观之,终不如彼措大得吃饭三昧也。

[试译]
    两个穷书生在一起谈论志向。一个说:“我这辈子就是没吃够没睡够,一朝得志,一定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吃。”另一个说:“我就不一样,一定吃完了又吃,哪还顾得上睡觉!”我到庐山,听说有个马道士善睡,能从睡觉里悟道。不过依我看,终究比不上那两个穷书生深解吃饭三味。

//五一未至,休假已然蔫厌。
//百无聊赖,闲翻《东坡志林》,至此大乐。
//久不弄文,因念颇得某人之志,译将出来以博一哂。:P

//初作于2005-4-29 14:01:25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笔头减寿及其他

      艺文类聚 2008-2-15 17:9

《笔头减寿》

钱卦
象曰:金自火出线,君子以内有物而外有光。
初九,间有钱,悔亡。象曰:间有钱,来未正也。
六二,无攸遂,在中柜,贞吉。象曰:六二之吉,顺以藏也。
九三,钱神[][](yaoer注,按其格例,此处似脱二字,虚位待补),悔厉吉。钱奴嘻嘻,终吝。象曰:钱神[][],将失也,钱奴嘻嘻,失家业也。
6四,富家大吉。象曰:富家大吉,积在德也。
九五,君子有钱勿恤,吉。象曰:君子有钱,交相爱也。
上九,有官威如,终吉。象曰:威君之吉,发身之谓也。

冥中八景
首“鬼门关望月”云:“灰尽罗衫夜不温,亭亭碧月照离魂,满身风露浑难著,却怪梨花尚有痕。”
次“奈何桥春泛”云:“泪滴烟波别恨长,也催双桨出横塘,桃花莫逐春流去,怕到人间鬼阮郎。”
次“望乡台晚眺”云:“六曲阑干何处凭,夕阳台阁势 ,始知身似秋来燕,飞过琼楼十二层。”
次“孟婆庄小饮”云:“月夜魂归玉佩摇,解来炉畔换香醪,可怜寒食潇潇雨,麦饭前头带泪浇。”
次“剥皮亭纳凉”云:“腥风一阵晚凉生,血满罗襟暑未清,记得豆花棚下戏,轻挥小扇捉流萤。”
次“恶狗村踏青”云:“金铃小犬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故纸出土-无题

      艺文类聚 2008-2-15 16:42

向来似乎是喜欢箫的。箫与笛都是文人君子的雅乐,而笛声清脆,宜于空山新雨后抚弄一曲。箫音却淡远得多。箫是供品的,尤宜独品——所以宜于孤矜自好的文人。又或如黄药师“碧海潮生按玉箫”,清雅以外又增几多萧逸,旧小说中常有“望之如神仙中人”的句子,其实便可以是那样, 不必作深山老道的迂阔。东邪虽以邪名,其姿采神扬胜于寻常侠客多矣。
然而终不知如何论箫。东坡《赤壁赋》中绘箫出色,可是只写了斯时斯地。同是“其声呜呜然”,其中旨趣也大不相同。《汉宫秋月》并不“舞邱壑之潜蛟”,《凤凰台上忆吹箫》之脉脉或许足以“泣孤舟之犛妇”,然其“泣”也多是感而泣之。
于是箫曲始终是凝神体会中那团音韵,若有若无,在耳边低低诉告。
直至某天看到有人曰:悠沉。醍醐灌顶之下,向来吐道不出的感觉忽然通畅,心下不能不赞道一声“绝好”!箫音飘逸如入空山灵境,又如端庄长者谆谆予嘱,即如耳边的这曲《苏武牧羊》,诚悠诚沉。

“苏武牧羊节不辱”的小曲,孩提时便能唱得上口,不经细听却断不能知晓,庄肃节义之下,原来另有一份细腻委婉。与之相比,从前哼唱的苏武牧羊不过是粗糙空洞的豪壮。曲中有风声,也隐着击鼓其镗的金戈。然而不改其端然冲和。冰湖雪原,鸿鹄为侣,若没有这份清虚冲和,十九年持节怕是坚持不下来的。

这份端然冲和,笛的佻达必不能够,琵琶的亢亮也蕴含不住。二胡沉则沉了,却更哀得泛苦。是哉悠沉!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圣诞节&读书

      艺文类聚 2008-2-15 16:37

 温一杯红茶,看了二十章《基督山伯爵》,消磨过了一个圣诞节的下午。
 天阴霾(这个字《现代汉语词典》也注为man,却曾于明朝的《夜航船》中翻见应读作li)得天地同色。冷得要命,坐在电脑前不停地搓手,“如果蝇搓着它的前足”(不记得从哪里看到的了,印象中是一句外国的诗,张爱玲或者旁的人引述的)。
 一目十行,除明白情节经过外全无其他色彩的联想。

 很想向SJ荐书。昨天小朱要来他的手机玩,顺手递给我看,电子书库中只见五册《鹿鼎记》。莞尔。若我有一个可以读电子书的手机,必不至于只用武侠——而且是烂熟的武侠——充实其间。他是只喜欢武侠的,想必不会读村上春树,似乎也没有看过卫斯理。然两者实在都很可一览。村上春树的文字情境优美,林少华译的《挪威的森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无不皆然;卫斯理长在想象丰富而不失合理性,且情节跌宕,“追求脑力激荡的乐趣”。。
 然他不是我,未必与我同好。上次向他荐希区柯克悬念小说,说推理小说还是喜欢日本的。实则希区柯克的短篇结构精巧、发人深思,非一般推理作品单一追求扣人心弦所能比。不过如SJ的阅读喜好,是否欣赏的确难说。

 曾几何时,读书也成了极大的奢侈。终日工作碌碌,最近更连晚上也都在电脑前度过(等SJ调他的ISA),坐下来捧书,字行如泉过石,触目而不入。见缝插针,终于啃完了两本比较艰涩的书:《浙东文化概论》和《芝麻与百合》(罗斯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别人的文章_叔叔_丙戌清明前扫先父母墓

      艺文类聚 2006-4-14 19:45
丙戌清明前扫先父母墓
——儿女祭文

浪淘沙 思念十二
(步李煜《帘外雨潺潺》韵)
寺后溪潺潺,岁月阑珊。碑前犹觉墓孤寒。乌墨铭文风雨淡,诉说悲欢。
翠柏作门栏,怀抱青山。春风无力回天难。只有生前慈爱貌,留在心间。


浪淘沙 思念十三
( ...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