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 A

- 中国还有多少制度话语用原则来修饰

      杂感 2007-11-23 9:44
如果要法制,如果要规范,就应该语言明确,令出必行。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病中杂想

      杂感 2007-11-23 8:54
女性天生的弱势是柔软,女性天生的强势是柔韧。每个女性都应该靠自己的智慧去谋求生命的幸福。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近日的生活

      万花筒 2007-11-21 10:13

盘点近日的生活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童话

      落英纷飞 2007-11-8 8:20
没想到童话故事就这样悄悄降临在梦里。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再看余地之死

      杂感 2007-10-11 10:21

            余地撇下两个孩子与重病的妻子撒手而去。有人斥责,有人同情,有人理解,有人困惑。

           余地是诗人,因而甚至人们在对诗人进行归因分析。

           其实都没有必要。人生来就有选择的权利,包括生与死。众生百态,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任何人像我们一样生活。

           追求完美的心理状态,与现实的苛刻的狭缝使他的心被挤压的非常窄。我原来并没有读过余地的文章,不了解他的风格,但看他写给儿子的诗——你的前面是所有人,你的后面是一堵墙。余地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甚至于这种责任感使他习惯于奉献,他或许总是要求自己把快乐带给家人,而长时间的形成了自我封闭。这种责任感使得他对自我有着很高的期望,很高的要求。因为他觉得他面对所有人。而且没有退路。后面是一堵墙。

           斯人已去。社会应该反省的不是对自杀这种行为的斥责。其实自杀也需要勇气(因为人生来就是怕死的)。固然自杀会对社会的稳定带来负面的影响。我们应该反省的是人们心中对自我的认可,与我们努力构建的那种自我价值认可体系。我们社会上自小就奉行的精英教育。这种教育,这种期望,这种自我价值在心中的定位方式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出口与入口

      杂感 2007-10-10 9:56

     近日,读到了一词。出口与入口。很有所想。

    人生总是无数次的选择,总在无数个出口与入口之间穿梭。苦与乐,喜与忧,爱与恨,甚至生于死。我们进了这个入口,出了那家的门。总是疲惫的找寻我们应该的最适合,最开心的那扇门。找那个我们心中的入口。

    出口和入口之间我们好像又无从选择,好像有时即便选择了,也选择的徒劳。

   忽然的,我想起了那样著名的一句话“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去”何止于婚姻如此呢?人们习惯了觊觎他人的优越,习惯了倾听远方的声音,习惯了伸长了脖子向远方张望,以至于这种张望,使得一些人失去了身体的重心,在生活的小土坡上跌落。

    其实出口与入口间我们不必慌张。即便我们误入了龙潭虎穴,在黑暗中,我们一定能走到出口的方向;同样的,即便我们步入了鲜花灵草的仙境,我们依然会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出口。所以,对于生命,我们没必要惧怕生命的脆弱,我们更没必要张扬。

   每一个生命的个体都在自然中自由的伸展。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自然的旅程。

   说到这里,好像我在推崇命运。人们在出口与入口无从选择时,就会归结于命运与缘分。我不这样想。

  自己的思想是自己命运的风帆。谁也阻挡不了。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七色花

      成长的足迹 2007-10-10 9:36

      前日给女儿讲七色花的故事。七片花瓣只能许七个愿望。小女孩一会儿就永了6片花瓣,剩下第七瓣时,小女孩想,不能乱用了。然后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了小伙伴。女儿听完,有意见了:妈妈,最后一个愿望,她应该说,让我的七色花复员吧!我呵呵笑起来。女儿不解,然后不好意思地说,妈妈,是不是复员的七色花已经没有的魔力?

       我镇静下来说,有。可能当时,那个小女孩没想到吧。女儿一脸的惋惜。又问妈妈,哪儿有七色花?我说,七色花历尽艰险才能得到。你现在好好学知识,长大了就一定等得到自己的七色花。女儿半信半疑“那得多大”。我说像你姐姐那样大。女儿不说话了。

      这事给了我许多启发,孩子的思维是绝不能受限制的。比如,她的数学作业,最后两题,一题是一根绳子剪一刀是两段,剪两刀是几段?我读完就愣了。6岁的孩子能知道吗?我怎样给孩子讲?可女儿却看看自己的铅笔,小嘴说着,一刀。两刀。接着就把答案添上了3。还有最后的那道题。画了一队小孩,一排单人椅和双人椅,问座位是否够座。我的脑中立刻想到的是数数有多少椅子,多少人。可孩子却没这样做,她用小手连连任何椅子,一下就完了。我又楞了。

     幸亏我没有自以为是的教给孩子自以为是的方法。我甚至想到,我在教学中是不是也不该把自己所谓的经验,教给学生呢?我把所谓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教给学生。是否剥夺了他门思维的快乐呢?

     我应该作七色花花开的阳光。而绝不是七色花色彩的涂抹者。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最好的教育

      成长的足迹 2007-10-10 9:14

         怎样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刚才看了易中天说的他的教育观。他说,最好的家庭教育是不教育。我想这个问题应该具体分析。中国的千万大众可不是任意模仿的。

          中国教育的压力来自于中国的社会现状。几千年形成的等级观念,封建意识。在中国,一名清洁工的社会地位与一名机关公务员的社会地位能相提并论吗?虽说是人人平等,虽说是公仆,谁是主人,你看那心宽体胖的,出则香车宝马,入则厅堂楼阁;另一方却风雨如故。一方面,占有充足的资源,另一方只有苦苦谋生。就在这种就业不均等,职业地位不均等,机会不均等的前提下。普通百姓能不让孩子拼搏以改变命运,谋个前程吗?

       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裹得开心快乐?谁愿意自己的孩子凌晨就离开温暖的被窝?埋头苦读到深夜?可是,形势所迫。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理解所有的考学孩子的家长。可以大胆的说不教育的,大多都为孩子谋好了出路。

      要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要使国人真的发挥聪明才智,就要使人们从那种“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里解放出来。要在社会上真正形成平等就业的观念。任何一种职业都受到尊重,任何一项工作都有人乐此不疲,最好还能形成流动的就业体系,打破终身制。

     就业一天不平等,孩子一天就得不到解放。当然当前的教育也有它的优势。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同学故事

      落英纷飞 2007-10-9 10:33

          脚下的路

         曾经  是谁走过

         还有    那涌动的      一湖秋水

        曾经     装载了谁的声音

      ————不知道

        细雨蒙蒙

        我听到了湖水     记录的你的声音

      阳光淡淡

       我看到了小路       绘制的你的足迹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婚礼的意义

      我的爱 2007-9-27 9:58

         流传了上千年的结婚典礼的意义是什么?昨天我参加了一对新人的婚礼,感慨颇多。

       在一步步的婚礼进行中,我见识了所有的礼节。或许那些繁文缛节,那些对新郎的刁难,都是在对新郎对新娘感情的考验。早一天的新郎官一宿没睡。或许大多新郎都是这样的。这些繁文缛节真的浓的新郎官和新娘很累。

       其实,婚礼只是一个见证。如是而已。豪华的婚礼可以给国人,热衷排场虚荣的国人一面子。婚礼是给婚姻披的一件外衣。别管这件外衣的意义是什么。或许甚至是用外衣显示某种将来的幸福。

    其实婚礼与幸福无关。除非你乐意做那种套种人,为其所累。有一朋友说其姐出嫁时,男友一辆自行车,喊了一嗓子,走了。两人就走了。其姐是博士,现二人都已经移民海外,过着幸福的生活。我想,他真是领会了人生的真谛。

   或者说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有着充足的自信,所以有能力有胆量抛弃这些所有的繁文缛节。

    回想自己结婚那天,眼睛里看到的只是兴奋得他。那种兴奋就是我所有的阳光!

    老公家境贫寒,通情达理的我的爸爸妈妈一点也没有为难他。就连彩礼都没要他的分豪。 我感谢我的父母。结婚那天,没经过什么安排,我喊过老公,给我的爸爸妈妈磕头行礼。或许会有人笑话。但当时我是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无限感激。要知道,父母顶了多大的压力同意了我们的婚事!

    我们的婚礼是简单的,简单的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快乐教育

      成长的足迹 2007-9-15 14:1

        孩子刚满六周岁,在她生日那天,我和女儿干杯的时候,说,感谢你给爸爸妈妈带来的快乐!

       孩子一愣,“妈妈,我给你们带来了快乐?“一脸迷惑的他难以置信。

     我看看孩子爸爸,然后把目光落在孩子身上,四目相对,郑重的说,当然!虽然有时你很调皮。

     目光交汇中,我看出了孩子心中的自豪与喜悦!

    至今,我庆幸和孩子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或许,社会的竞争压力使得我们把许多要求,管制强加到了孩子身上。可是我们父母的期望,如果过高,高的孩子可望不可即的时候,这种希望就会成为孩子成长的负担,吞噬孩子成长的快乐!

    孩子给了我们快乐,我们更应该以一种快乐的教育方式,回报给孩子快乐!

   让孩子在快乐,自由,健康的环境中成长,是我作为一名母亲永远追求的目标!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给爱自由

      落英纷飞 2007-8-29 8:58

        开学了,接了两个毕业班,又开始了新的高三生活。还是原来的办公室,只是周围的同事已经不同。在过去的三周里,忙于了解学生,忙于适应新的人际关系。眨眼已经很久没写东西了。

        转眼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岁月开始,不,已经在把自己改变。就象在过去的暑假里,自己成长了许多。老公总是说我感情上是个很单纯的女人。可是我坚信,每个人都有亘古不变的爱。这种爱,曾经我们紧紧地想把它抓住,可是却烧灼了我们自己。这种爱,让我们学会任其自然,给爱自由。

       给爱自由的背后,是对这份爱的自信;是因为这自信而来的包容;包容中隐藏的是对幸福的无限祝愿与企盼。

      爱的分量太重,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爱就是你心尖上最脆弱的那一部分,是欲语还休的无言。

      经历了一个暑假,突然顿悟:

     30岁女人的美丽就应该是丰富的阅历赠与的心灵的宽广,以及因为这种宽广而带来的处变不惊的平和优雅。

     在平和里,在自由的心灵里,只管向前走,岁月一定会在某个意料不到的瞬间,给你想不到的惊喜。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长大的小手

      成长的足迹 2007-7-24 12:30

         日子一天天的流逝,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懂事,乖巧的让人无比怜爱,淘气的你喜欢。

        昨天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看到感动的地方,女儿扑进我的怀里,哭了。女儿竟会多愁善感了。能和剧中人物一起欢乐,一起痛苦了!

      暑假里,女儿做了许多家务。她会把每只碗洗得干干净净,她会和我一起擦地板,会包馄饨,而前两天,她又作了一件我惊讶的事情:和面。

        那天,她说,妈妈我想吃呱嗒。我们就出去买,可是已经卖完了。我安慰她说,等爸爸回来给你做。女儿说,你给我做,我说,妈妈不会。她说我会和面!我没理她。自己去看书了。

      一大会儿,我觉得没动静。走进厨房,女儿正在和面。小手上全是面,整体厨房的台面上也全是面,地上也是面粉!那只大腕里竟是女儿活好的面!我抱起女儿亲亲她!

    晚上就用女儿活的面,老公作了美味的瓜哒。

   有女如斯,夫复何求!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女儿的新生活

      落英纷飞 2007-6-29 15:6

     7月2号,女儿就要升入一年级了 。她的学生生涯也就此开始了。

     今天我打电话给姐姐,咨询有没有必要给孩子选择班级,姐姐回答得很干脆,必须重视!这句话,着实让我踌躇了。选择什么样的班级好呢?我思来想去。我可以选择老师,但我却一定不能选择学生的,谁知道一个班级会有怎样的未来呢?

     学前班选择的时候,我首先选择的就是教室,要朝阳的,宽敞的,这样有利于孩子有个愉快的心情。这回学校倒是把孩子放在了一个朝阳的教室,老师据说也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可是,我却担心老教师也许不如年轻教师仔细认真,正巧孩子学前班的老师跟上了一年级,感情上还是倾向于她。但是她的教室不朝阳,她也是第一年教一年级。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三词经

      杂感 2007-6-14 9:16

    有三种东西必须捍卫:祖国,荣誉和家庭。

    有三种行为必须控制:情绪,语言和行为。

     有三种问题必须思考:生命,永恒和死亡。

     有三种行为必须摒弃:罪恶,无知和背叛。

       有三种做法必须避免:懒惰,野蛮和嘲讽。

       有三种东西必须挽救:圣洁,和平和快乐。

      有三种品质必须尊敬:坚毅,自尊和仁慈。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