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肝仙方
此方为五年前仙人所赐,始终秘藏于灵兰之室,今公诸于世。方如下:
白公鸭一只,玉黄蘑一斤,大黄四钱,黄芪一两,黄莲四钱,当归八钱,狗奶根一两,姑娘皮一两,曲菜根一两,羊胆一个。
忌:凉水,辣椒。
用法:将上各味药放入公鸭膛内,在天地炉中蒸一个时辰,不得揭盖。食鸭肉。
...
白公鸭一只,玉黄蘑一斤,大黄四钱,黄芪一两,黄莲四钱,当归八钱,狗奶根一两,姑娘皮一两,曲菜根一两,羊胆一个。
忌:凉水,辣椒。
用法:将上各味药放入公鸭膛内,在天地炉中蒸一个时辰,不得揭盖。食鸭肉。
...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关于是否相信中医药之回贴
原贴:在杏苑风华版
*君子兰* 发表于:2006-1-27 23:09:52
妈妈的肠胃一直不太好,去医院检查也没有什么,但是妈妈的症状确实很严重。我不想看到妈妈受苦,想找个中医为妈妈调理一下。但是爸爸却很反对,说他遇到不少江苏省中医学院的医生,自己都不相信中医,而且还让别人不要用中医中药。据说,有不少人吃中药吃出肝炎了。
但 ...
*君子兰* 发表于:2006-1-27 23:09:52
妈妈的肠胃一直不太好,去医院检查也没有什么,但是妈妈的症状确实很严重。我不想看到妈妈受苦,想找个中医为妈妈调理一下。但是爸爸却很反对,说他遇到不少江苏省中医学院的医生,自己都不相信中医,而且还让别人不要用中医中药。据说,有不少人吃中药吃出肝炎了。
但 ...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太素脉诀
太素脉诀简介
《太素脉秘诀》为明代青城山人张太素所著。张太素认为,人的脉象与五行八卦、河图洛书之理相通。以此推演,形成了中医史上独具风貌的太素脉理论。该理论认为,太素脉法,不仅可以诊病证之所、死生之日,而且能察人之吉凶祸福、穷通寿夭。可见,该法不仅限于诊病,而且兼以知命。
太素脉把人的脉象变化归纳为五阳脉、五阴脉、四营脉。
< ...
《太素脉秘诀》为明代青城山人张太素所著。张太素认为,人的脉象与五行八卦、河图洛书之理相通。以此推演,形成了中医史上独具风貌的太素脉理论。该理论认为,太素脉法,不仅可以诊病证之所、死生之日,而且能察人之吉凶祸福、穷通寿夭。可见,该法不仅限于诊病,而且兼以知命。
太素脉把人的脉象变化归纳为五阳脉、五阴脉、四营脉。
< ...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未来的西医是否会纳入中医的理论框架?
西药按照中医药性味归经理论是可以纳入到中医药体系当中的,而且在实践中已证明是正确的。这本来也是中医药发展的规律所包含的内容。
凡世间所有存在的事物,无不是中医药学中所说的药。弥沦天地,无非药也。一言一行,亦无非药也。
《内经》所谓被发缓形者,行为之药也,是治未病之功。
西医的理论经过几代又几代的改进之后,正在向着中医的理论模式靠近。 ...
凡世间所有存在的事物,无不是中医药学中所说的药。弥沦天地,无非药也。一言一行,亦无非药也。
《内经》所谓被发缓形者,行为之药也,是治未病之功。
西医的理论经过几代又几代的改进之后,正在向着中医的理论模式靠近。 ...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是糟粕还是文化?
人整理出版的明张继洲的《针灸大成》一书,中有不少"封建糟粕"被删去了,只留一些"精华"。对此,实在另人费解。
听说,秦始皇焚书之时还留下了医书与易书的全书,而今天的学术界,在整理古文献时动辄以封建糟粕之名随意削删,其保留和传播文献之功实在难掩其罪。这是一种很不严肃的学术作风。
中国传统的东西,是在中国的特定文化 ...
听说,秦始皇焚书之时还留下了医书与易书的全书,而今天的学术界,在整理古文献时动辄以封建糟粕之名随意削删,其保留和传播文献之功实在难掩其罪。这是一种很不严肃的学术作风。
中国传统的东西,是在中国的特定文化 ...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传统中医的学习次第
下面是摘引自《易侠》一书中的片段:
......
中医纯粹是土生土长的东西,学习方法也就不能用现在中医学院采用的洋办法,既是土学问,就要土头土脑地学、土里土气地学,一直土到汉朝去。
自幼学医时,教材就是十二本书:小学时背《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药性赋》、《本草问答》,烂熟在心;中学时学《陈修园医书》、《俞嘉言医书》、《徐灵胎医书》、《医 ...
......
中医纯粹是土生土长的东西,学习方法也就不能用现在中医学院采用的洋办法,既是土学问,就要土头土脑地学、土里土气地学,一直土到汉朝去。
自幼学医时,教材就是十二本书:小学时背《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药性赋》、《本草问答》,烂熟在心;中学时学《陈修园医书》、《俞嘉言医书》、《徐灵胎医书》、《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