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生气,总是感觉内心空荡荡,总担心失去什么,又怕什么压在身上承担不住。为什么总是没有办法温柔讲话,没办法迁就别人,要强有什么好处,固执一些是不是真的不会失去自我。为什么心灰意懒,为什么没有耐心,对一切都那么厌倦。为什么没有一点热情,讨厌那些有生命力的东西。我们靠太近,我几乎什么也掩饰不了了。
(-=Happy Together~=-)
为什么总是生气,总是感觉内心空荡荡,总担心失去什么,又怕什么压在身上承担不住。为什么总是没有办法温柔讲话,没办法迁就别人,要强有什么好处,固执一些是不是真的不会失去自我。为什么心灰意懒,为什么没有耐心,对一切都那么厌倦。为什么没有一点热情,讨厌那些有生命力的东西。我们靠太近,我几乎什么也掩饰不了了。
昨天收到一束花。
天气太热了。睡不够睡不够睡不够睡不够睡不够睡不够睡不够睡不够。
最近做了很多很好的梦,醒的时候都要回忆一遍,但还是很快就忘记了。
我有点不知道自己在干嘛了,昏昏沉沉的。生活慢慢恢复过来,但其实也没有什么用。
希望灾区的小朋友能过一个好的儿童节。长大了的话,这一切都不再有了哦。
我也很想过六一呢。扎着小辫子,擦了红脸蛋,站到台上,和小朋友一起唱,小牧笛,吹吹歌。
童年真好呀。
截至5月23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55740人遇难,292481人受伤,24960人失踪。
大灾难后的心理援助在中国是一个比较落后的部分,事实上它非常重要,灾难总会过去,但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受到伤害的话,有可能是一生的阴影。我的采访对象他最近几年都在研究唐山大地震心理创伤,是中国最活跃的心理创伤研究人员。目前,他们正在北京培训专业人员,预计下周上半段会到达成都,在政府的支持下,展开危机干预和实施危机应急管理。
希望所有参与救灾的人员和志愿者们能够看到这篇文章,避免给自己和受难者带来二次创伤。
到灾区之后-写给地震后救援人员心理救援和自我身心调试须知
创伤后救援者可取和不可取的行为
对于受灾群众的心理救援
当灾难刚刚发生时,在努力去理解和感受灾难幸存者的基础上
要说:
1、对于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觉得感到很难过。
2、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
3、我很高兴现在你和我一起在这里。
4、我很高兴你正在跟我说话。
5、这不是你的错。
6、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的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7、你有这样的感觉是可以理解的是很正常的,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有的很好的反应。
8、看到/听到/感受到/闻到这些一定很令人难过/痛苦。
9、你是不会发疯的。
10、 事情可能不会一直是这样的,它会变得更好好起来的,而你也可以变得更好会好起来的。
11、你的想象会造成一个比事情原本的样于更可怕的现实。你现在不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愤怒、憎恨、想报复等都是没关系可以,你要表达出来的。
这是对于受灾群众的心理救援的不可取的部分。
不要说:
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
我了解。
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
你能抢出救回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
你是幸运的,你还有其它别的孩子/亲属等等。
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能够再找到另一个人。
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
在她/他死前已过了又好又丰富的一生。
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
在悲剧之外会有好事发生的。
你会走出过来的。
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没问题的。
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
你应该要回到你的生活继续过下去。
对于你自己-帮助者的自我保护
保护你的感觉 :帮助者的自我保护
地震和其他重大灾难的救援者,常常会出现由于对生还者及其创伤材料的同情和共情,而使作用出现替代创伤,到自己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心理崩溃。灾场如战场,因此在下到现场,请你务必注意以下问题,及时进行自我调适和帮助,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出现心理崩溃感的征兆和表现:
身体反应:
易疲劳,体能下降, [请点开看全文]
当你与灾区孩子们在一起时,十不要,五要:
1、不要欺骗(如孩子父母已经双亡,还是骗他);
2、不要承诺他做不到的事(我一定帮你找到你的父母);
3、不要强迫他回忆或说话(不要说“没有关系,你说啊”);
4、不要粗暴地“干预”他的情绪,如“不要哭了”、“要勇敢”、“哭吧!”等等,他有自己发出情绪的方式;
5、不要表现出他很可怜,需要被同情的样子;
6、不要试图取代他的父母,不说“没关系,我们都爱你”,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背叛了自己父母;
7、不要过度的给予,有可能造成依赖、迁怒或感觉被施舍,会把愤怒发泄到别人身上;
8、不要以为自己是救世主,不要以为只有自己能帮助他,让他先找到康复的方法,启动每个人自我疗伤的能力;
9、不要造成他们的内疚(幸存者综合征——为什么我的同学都死了)、不要说“你已经很幸运啦!”“你已经比别人好多了!”
10、不要对他所经历过事情充满好奇,即使我们很爱这个孩子,我们还会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这是二度伤害;
要做什么:
1、如果需要和可能的话,大量躯体接触:
对孩子,此阶段,在这种情境下(仅限休克、急性反应期——在重大事件中,在几大量躯体接触:
(接上条)秒钟后或几小时内数月内),毫不犹豫地躯体接触。但如果孩子有拒绝,不要勉强。
2、先用日常生活的招呼语言,建立信任的关系,开启谈论的可能性;简单、通俗的、甚至可以重复的非常正常的方式,“你冷不冷啊,你中午吃什么了”;
3、礼物:巧克力,画笔和纸;补充营养的;建立信任过,才能给出关怀。
4、如果有时间,也允许的,给孩子表达的方式:特殊渠道的沟通,绘画、以讲童话故事的方式
5、告别时要说如果你以后需要我的帮助,还是可以来找我,难过的时候我都在。可以提供一个统一的电话或者地址。(来来往往的探看者,造成了孩子不停地被抛弃、分离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