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问世,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正确 )2.学习是一个从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 (错误 )因为学习不仅有认知领域的学习,还有情感、态度领域的学习、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3.认知结构是指教材的逻辑结构。 ( 错误)认知结构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不同于教材的逻辑结构。4.如果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观念可以利用,要进行新的学习是很困难。正确5.为当三好生而学习是一种内部动机。 ( 错误)这是一种外部学习动机,因为学习者追求的是学习活动以外的目的。6.学习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 正确)7.记忆中的倒摄抑制是一种学习迁移现象。 (正确 )8.为了便于记忆,将的值1.41421……记作“意思意思而已……”,这是一种有意义学习。 ( 错误)这不是有意义学习,因为学习材料本身没有逻辑意义,只是为了便于记忆的目的,采用记忆术,人为地赋予它一种意义。9.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新的行为建立得快,消退得也快。 ( 错误)研究事实是……
- 心理学大纲
重点掌握内容一定要考,但变换形式;一般掌握内容基本要考,了解内容基本不考。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一般掌握)二、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了解)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了解)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了解)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般掌握)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含义及特征(重点掌握)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一般掌握)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一般掌握)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一般掌握)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了解)第三节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一般掌握)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一、学生的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重点掌握))二、学生的学习风格与因材施教(一般掌握)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学习概述一、学习的含义与特性(了解)二、学习的一般分类(一般掌握)第二节联结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说(一般掌握)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了解)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一般掌握)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了解)第三节认知学……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1-8章节简或论述
1、中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对象:中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内容: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评价/反思过程等。2、中学教育心理学有什么作用?一、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1、对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2、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1、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2、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3、什么是心理发展?举例说明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连续性特征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的,而且又在此基础上萌发出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特征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从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心理学1-8章填空或多选
(请灵活掌握、运用)一、教育心理学概述1、 中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2、 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这一要素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第二是(个别差异)。4、 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水平)的差异。5、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6、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7、&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