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 A

- “笑说淮南”之十三

      我的收藏 2006-12-21 20:59
晋惠帝这位大哥实在是有够一呆,在历代帝王中的愚蠢度可以排到老大的位置,那个“老百姓饿了为什么不喝肉汤”的故事就是这位给闹的。所以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实在是不让人恭维。不过他有个兄弟叫司马允,当时任淮南王,他可是够厉害,按书上的说法,他性格沉毅,很得下属的敬重。尤其他在任淮南王的时候,对下属更是恩威并用,所以当时的淮南人对他很尊敬。他也招募了不少淮南地区的武术高手,在平定贾后之乱的时候,就依靠淮南军和淮南的“奇才剑客”,很轻松就使得局面得以安定了,司马允也就被封为骠骑将军兼中护军。
当时还有个赵王叫司马伦,他和一个叫孙秀的往来密切。要说起孙秀那也是熟人,他是孙权的后裔,孙皓的叔叔。他在东吴被灭以前就投靠了晋。司马伦和他挺能说到一起,孙秀经常就劝赵王:您这么有本事,还不如自己当皇帝,干吗要听那个白痴的啊?他要不是命好,现在搞不好还在淮南第四 ...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笑说淮南”之十二

      我的收藏 2006-12-18 17:29

话说淮南军的家属们到前线来探亲,住了几天,把收割晒干的粮食给装上大车,把从江东军那儿抢来的物资给捆好了,这就要回淮南了,一万多大嫂子小媳妇儿泪眼婆娑地跟老公告了别,浩浩荡荡踏上了返乡的道路。
这人啊,就是有点毛病不好,就跟那吃饭似的,要是见天都是青菜豆腐萝卜干子什么的,顿顿都是素着,也没觉得有多难挺的,可是要乍不乍的突然来顿好的,象什么肥鸡大鸭子红烧肉什么的猛揣一回,这档次一上去,想下来还真有点子不太容易了,淮南军就是这样,要说几年没见到老婆,倒也没什么,可是老婆一来,热乎了几天就走了,淮南军那心里一下子就变得空落落的了,一个个跟那经了霜又遭了几回雹子似的,走路都没了精神头儿。
这事儿很快就让江东军给知道了,人家江东军也不是傻子,知道要派个密探来刺探点情报,等那FBI把消息给传回去,江东军一听说几天前淮南军那儿平空多出的两万来帐篷原来是招待家属用的,一个个气得脸都

...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说说淮南豆腐

      我的收藏 2006-12-15 11:41

要说豆腐,自然就得说说豆腐的起源,也就是“4W”:何时,何地,何人,以及为何。在历史资料中,认为刘安在任淮南王期间做出豆腐的说法首先见于唐朝,到了宋代,有人提出刘安是在炼丹的过程中,偶然将豆浆倒入炼丹母液之中而得豆腐,并且这一说法一直为历代所沿用。因此小弟在写《笑说淮南》时豆腐一段时也是基于这个观点来的。
但是,机枪小弟我在写到这一段时,却是没有说刘安是在炼丹的时候制造出了豆腐,而是先做出了豆浆,然后才是“偶然”发现了豆腐,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上面提到的宋代人关于豆腐的论断里,有一个词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偶然”。平白无故的,为什么刘安要把豆浆给加到炼丹母液里呢?
要解释这一点,还是得从炼丹讲起。关于炼丹的目的,在《笑说淮南》的刘安修道一段小弟有过介绍。在汉朝以前,由于连年的战乱,

...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笑说淮南”之十一

      我的收藏 2006-12-15 11:9
话说淮南军连着打劫了江东军以后,就要赶紧回军营了。为什么呢?因为老婆大人要光临视察了啊,要是搁您,您几年没见到老婆,那起码也得小心肝扑通扑通得跳一会吧?淮南军就拉着抢来的那一大票东西,有武器,干粮,衣服,还有内裤,浩浩荡荡就往回赶啊,谁都想赶紧能见到老婆啊。
要是说还是真叫兄弟啊,那几个没出去抢劫的淮南军的文职人员早就把什么东西都预备好了。什么东西呢?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帐篷。您想啊,淮南军好几万人马,有老婆的占了一多半,要是按军营的规矩,十五个人一间帐篷,平时没什么,可是现在就不象话了啊,那些个文职就早早地把后勤里所有的帐篷全调出来了,这还不够啊,就把上次抢劫来的东西里能用的全当帐篷给支起来了,按营号分派好,比方说,老龙眼的那拨,您到十五里河去,洞山的,您到大蜀山集结。反正就是把弟兄们都尽可能得都一人一个帐篷。
到了淮南军半夜抢完人家回来的时候,嗬,好几万淮南的大嫂子小 ...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笑说淮南”之十

      我的收藏 2006-12-15 11:6
合肥不是城池,只是一个关卡,没有坚固的城防,水网纵横交叉,不利于大兵团作战,更不利于习惯了打平原战法的青州军.孙权的江东军一部分由长江入巢湖,再经过淝水逼近合肥,另一路由和县经陆路直扑合肥.孙权相信,他的十五万大军将踏过合肥,攻下寿春,渡过淮河,直捣曹操的大本营!李典快要疯了,无论他怎么计算,不到五万人的实力也拼不过人家的十五万.他对张辽说:我们是去送死吗?不如我们退守寿春,起码还能有坚固的城防.张辽说:不可能,那时人家会用几万人把你给包围起来活活饿死,其他人在你忙着和那几万人打攻防战的时候,安全地度过淮河.那时丞相就危险了.所以我们不能退,我们要守住合肥.曹操看到张辽送来的地理图和孙权部队的态势图以后,很谨慎地给张辽提出了建议:李典诱敌,张辽伏击.这和张辽的作战意图完全吻合.硬拼是拼不过人家的,只有出其不意.但是决战的战场在哪里呢?三个人考虑了很久,最 ...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笑说淮南”之九

      我的收藏 2006-12-15 11:5

我们先来说说袁术,这位爷在三国时期刚开始的时候那也是了不得的一位人物,他有广大的地盘,有雄兵良将,有谋士直臣,但是他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勇敢.这和当时他统领的淮南军的性格是不相投的.淮南军讲究一个狠字,不管打的过打不过,先打了再说,如果失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就是了.但是袁术就有点子优柔寡断了,他一面讲究要奉当时的汉献帝为正朔,一面自己又修建宫室,这就让当时的淮南军很困惑:您到底是打算怎么着啊,是自己当皇帝还是让那不知道屁是香是臭的小子继续当皇帝啊?这也不能怪淮南军的爷们不理解,当时汉献帝才十几岁,他刚当皇帝的时候才九岁,这让曹操一暗箱操作,袁术怎么看都有点不合规矩的意思.要是袁术够胆量,干脆就告诉天下:我袁术就是反了,我要自己当个皇帝,也许淮南军对他的忠诚度要高点,但是他就是这样不阴不阳的不说自己的意图,所以淮南军就不知道该听谁的了.换谁也要考虑一下啊.
曹操倒是没那么多想

...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笑说淮南”之八

      我的收藏 2006-12-15 11:2
单纯从年号上看,名正言顺的三国时代开始于魏文帝曹丕废汉献帝刘协,三国各自称帝称王。然而,硬说三国开始于曹丕,谁都不会同意。原因就是那个时候的东汉,早就名存实亡了。因此,谈到三国时不能不先谈一谈东汉的衰败。
东汉的几个皇帝,除光武帝刘秀外几乎都是“少年得志”。后汉书中记载,自孝和皇帝以来即位时最年长的少帝不过17岁,最“年轻”的孝殇帝刘隆不过100多天!乳臭未干的小孩焉能君临天下?权力自然就落到了亲朋(外戚)好友(宦官)的手里。后宫干预朝政,天下从来没有太平过,更何况东汉几十年如一日地贯彻这一基本国策?

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时任太常的江夏人刘焉看到天下大乱盗贼四起(黄巾起义已经爆发),建议:“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离叛。宜改置牧伯,选清名重臣以居其任。 ...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笑说淮南”之七

      我的收藏 2006-12-15 11:1
话说刘秀要采取怀柔手法来对付淮南军,可是一个小将军没这样想,他琢磨的是:你李宪不就是一个小令吗?你还拿淮南人来威胁我啊,大不了我把淮南人全杀光了,有什么了不起的啊?所以他就带1200人冲出去了.那时侯,刘秀带了大概20万人来打李宪,那全是刘秀的精锐啊,要按现在的说法,那也是八三四一的标准来的.刘秀的兵几乎都是从各个部队里挑出的骨干,都是老兵油子,所以战斗力很是厉害.要是平时,那1200人就能顶5000人用,所以那小将军没怎么考虑,就带人出去挑战了.
20万人,那是多大的营盘啊,那时通讯不象现在.抱个手机叫:黄河黄河,我是泰山,那时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所以当刘秀知道那个小将出去和淮南军死掐,已经来不及了.等他把人派出去,他那小将已经回来了,1200人就回来300多,其余的全没了,据说淮南军还是就派出了相当的兵力,也没仗着人多欺负
...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笑说淮南”之六

      我的收藏 2006-12-15 10:59
各位老大在前面说小弟扯了半天的王莽的淡,和淮南没什么关系,其实那是大大的有关系,当时江淮地区是肥得流油的地方,比现在的江南和沿海地带还要发达,所以王莽就把当时他推行的新政首先就用到淮南地区了,这下淮南的老百姓就遭老鼻子罪了,别的不说,就说那通货膨胀吧,您也知道,那时大家用的都是铁钱,一般不太容易成为通货膨胀的载体,可王莽就有办法让一个钱变成两个钱.大家都见过以前的铜钱或是铁钱,那都是外圆内方,里面的方孔并不是很大,但是王莽把里面的方孔给作到了最大化,就是一圈薄铁而已,那钱的成本自然就相当得低廉了.这钱能薄到什么程度呢?您拿一杯水倒满了,再把那钱放到水上面,那钱楞就是不沉!也就是说,您要是正在数钱,您可千万别打喷嚏,不然一个喷嚏出来,就能有好几十钱飞出去,您那晚饭就不能吃包子了,就凑合喝点棒子面粥吧.所以这钱就叫"榆荚钱".您
...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笑说淮南”之五

      我的收藏 2006-12-15 10:57

刘安研制出了豆腐,很快全王宫的人就都知道了:这大王就是大王,好福气啊,中毒了能救过来不说,还研究出了这么好的一个宝贝,不服不行啊.刘安当然也高兴啊,没事就和手下的宾客一起喝着小酒,吃着豆腐,今儿凉拌,明儿炒着吃,挺乐和.要说刘安这个人别的特点没有,就是一条:豪爽,他从小就在淮南长大,淮南人的脾气性格自幼就熏陶出来了,再说,他是淮南王,本来就有钱,学的又是道家的理论,讲究的是"无为而治",凡事要的就是恬淡自如,所以对豆腐的秘密也没怎么保护.很快淮南附近的人就都知道了:咱们大王会做豆腐.刘安知道了也不生气,没事的时候就到民间去,还帮大家做豆腐.
刘安这样做,其实也不是完全的"爱民如子",他心里有数,刚当上皇帝的刘彻一心想把各个藩王的势力消除掉,他爹景帝就玩过这一手,找了个晁错要搞掉各个王,结果弄了个"七王之乱",景帝没法子,让晁错当了替罪羊.现在这小皇帝又想来这招,不提防点能行

...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笑说淮南”之四

      我的收藏 2006-12-15 10:55
话说刘安迈进厨房,本来想舀一瓢豆浆喝,但是看到缸上漂浮着一些白花花的东西,不由得一愣:这是什么东西啊?正在端详,李尚也进来了,刘安问:李先生,你看这是什么啊?李尚看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正好厨子进来了,刘安一把就把厨子给揪住了:你小子怎么整的?怎么把好好一缸豆浆给整成这样了?厨子也挺纳闷:对啊,我刚出去的时候不还是好好的吗?想了一想,这厨子就说:大王,我明白了,原来吧,它叫黄豆水,您不是给它提拔了吗,改叫豆浆了,这身份就不一样了,就跟那人一样,从最低层一下变成官了,就容易腐败,我看啊,这豆浆是腐败了.
刘安一听这话,差点没把鼻子气歪了:你小子还真能扯淡啊,这是一回事吗?李尚倒没言语,拿起一根长杆子,在缸里搅了搅,就觉得缸底有个东西,捞出来一看,是个盐卤罐子,不由得脱口而出:妙啊,妙啊!!
刘安忙问:妙什么啊?李尚说:大王,你看出来没有?这东西暗合着天机啊.您瞧,黄 ...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笑说淮南”之三

      我的收藏 2006-12-15 10:54
刘安臭美的时候,在寿春城的北山上,一大票人都等的发慌了,为首的是8个老头,苏非、李尚、左吴、田由、晋昌、雷被、毛被、伍被等八人正在团团转.其他的人就跟着他们也转,要是从天空望下去,就象一个大陀螺,里面的人转小圈,外面的转大圈.刘安刚得到消息,说是北山上的食客们有要事相请,恋恋不舍地放下铜镜,坐车出了城.
刚出城门,刘安就嚷起来了:快回去,快回去,上城门楼子!御夫也不知道是什么回事,赶紧就把刘安送到城门楼子上去了.刘安站在垛口上举目观瞧,就打量北山上那三千多人正在转出的那个大陀螺.御夫在一边也看了半天,没看明白,就问刘安:大王,您看什么呢?刘安一拍大腿:哈哈,我得也!!!御夫更糊涂了:您得什么了?SARS还是AIDS啊?刘安说:你少扯淡,赶紧,咱们走着,上北山!!
到了北山,那山上的人也看见刘安的车了,那八个老头急忙带着3000多人下来迎接刘安.刘安一见他们要行礼,连忙拉 ...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笑说淮南”之二

      我的收藏 2006-12-15 10:52

秦军见久攻郢都不下,就使用了围城这一招,这让淮南的军队很快就丧失了战斗力,楚国很快就灭亡了,
说起来,秦国能够统一当时的中国,楚国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据史料记载,楚国前后共灭亡了61个国家,可以说是当时最强的国家,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秦国完成了统一的大业.在楚国向四方征讨的时候,秦国默默地发展着自己的力量.在秦国强大的同时,楚国却走上了下坡路.张仪用计谋使齐楚交恶,屈原被逼跳江自沉,黄歇含冤而死,等等一切,既有秦国用计的结果,也有楚国内部的纷争,使得有800余年历史的楚国,敢于问周天子九鼎的楚国,有敢讥刺孔夫子的隐者存在的楚国,有敢于不理会周王室封号而自立为王的骄傲历史的楚国,有"荜路蓝缕,以启山林",自荆山走出的楚国,有敢于问天,招魂的气魄的楚国,在定都于寿春19年以后,灭于秦.时为公元前223年.
楚国灭亡了,但是楚国人还在,淮南人还在.楚国的遗民南公就说:

...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笑说淮南”中一些说明

      我的收藏 2006-12-15 10:49

1:秦军当时的确是不发军饷的,完全靠后方的粮食供应,军用物质的储备是靠掠夺的.2:煤矸石当时是曾经做为玉器的原材料使用过,不过在更早期的时候,楚地也曾经用精煤做过装饰品.

...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 “笑说淮南”之一

      我的收藏 2006-12-15 10:44
近日上淮南政府网站的“市民心声”论坛,发现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演绎淮南历史的帖子“笑说淮南”,作者“M-60班用机枪”用幽默的文笔和扎实的历史资料,将历史与演绎相结合,给我们带来了一部精彩的淮南历史演义,故收藏之。淮南这地名起码从秦朝就有了,但是淮南作为市,也就55年.1951年10月,以淮南矿区为中心,析寿县,凤台,怀远,凤阳县的一部分设立淮南市.在此以前,淮南的地面要比这大上许多,以唐朝为例,那时的淮南道东西自现蚌埠到凤台,南北自合肥到颖上.倒退200万年,淮南到处是 ...
标签集: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