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与“8”

      教育与学习 2006-11-23 9:29
  早晨,儿子穿衣服的时候,看着自己毛衣的胸标上有个“B”,于是对我说:“爸爸,这个是B。”我当然表扬了儿子,同时反问儿子:“为什么不是8?”儿子思索了一会,给我描述了“B”与“8”的区别,因此,是“B”不是“8”。

  “B”与“8”都是来自我们人类自己的概念,是行而上学的规定。在自然界中我们根本无从找到“B”,也无从找到“8”。

  我又问儿子:“是不是我们可以近似地看B可以读做8呢?因为他们的确很象。”

  儿子看了看“B”,又看了墙上的“8”,说应该可以。

  英文字母“B”是儿子在幼儿园学的,看着似乎是孩子知道了更多的东西。但是,当他记住了这个认为的规定后,他再看到类似的东西,马上就会反应出“B”,本来,他可以联想得很多,现在却只知道了“B”,甚至,连很相似的“8”也因为彼此的差异,而没有被联想起来。

  到底我们教育孩子,是让孩子知道得更多?还是束缚了他们,让他们知道得更少了?

  这让我想起美国一个很著名的案例,也是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当他母亲开罐头时,他看到罐头瓶上的字母“O”,而准确读出来的时候,母亲表扬了孩子,但把孩子的幼儿园告上法庭并胜诉。

  儿童在观察到事物后,可以有无限的想象和联想,而当我们灌输给他们概念的东西后,他们首先的反应很可能就仅仅是空洞和抽象的概念本身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得到的比失去的少很多。

  就象我们给孩子一只玫瑰花,却不告诉孩子是什么花,他要感受玫瑰的芬芳,还要观察玫瑰的艳丽,等等。可以说他们对玫瑰的感觉是无限的。每次看到玫瑰,他们会想起芬芳的气味,艳丽的色彩,娇艳的花瓣,等等。但是,当我们告诉他们,我们人类把它称为“玫瑰”后,孩子们看到花朵后,很可能只有“玫瑰”的空洞概念了,没有的色彩,没有的气味,也没有的形态,只有抽象的概念:玫瑰!

  是我们的教育让他们知道了更多?还是更少?

  人是生而平等的,但每个个体又有每个个体的独特性,因此,对同样一件事物,每个人的反应应该不尽相同。西方发达国家曾经有这样一个研究报告,幼儿时期的孩子,对同一事物的反应差异律是98%,随着孩子的成长,差异律在不断降低,到25左右时,差异律仅有2%。

  人要想在社会中生存,那么就不可避免地做出利于自己生存的选择,由于社会是人签定的契约,因此,社会有主流的价值观念,这个观念会影响没个处于社会中的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来自外部的灌输,也有自我逻辑的认同。因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代表了这个社会中多数人的价值取向。这也就不难解释前一段时间,中美学生对:权力、金钱、真理、智慧和美做出得如此巨大反差的选择。

  为什么大师级的人物却教不出大师?因为教育本身只是一个去差异性的过程。当前,提倡的是素质教育,而什么素质?似乎让人更迷惑!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素质,就是他自己本身。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