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育(EEPO方式)研讨会在丽举行

      有效教育(EEPO) 2006-6-27 14:26
有效教育(EEPO方式)研讨会在丽举行

作者:杨金山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8 更新时间:2005-5-16


教研简报第10期

由云南省现代教育评估中心主办、丽江市古城区教育局教研室协办的有效教育(EEPO方式)研讨会,2005年4月15—17日在丽江市古城区一中举行。来自我省十一个州市的近三百位教师参加了研讨会。受评估中心聘请,云南师大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有效教育(EEPO方式)创始人孟照彬教授对有效教育的产生、发展、地位、方法论以及操作方法等作了系统的讲解。

研讨会期间,孟教授对去年以来有代表性的三节课作了点评。这三节课分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古定乡中心小学梁佳妮老师上的小学一年级"5以内减法"(该课曾荣获2004年市、自治区、全国教学竞赛一等奖),丽江市古城区一中李金元老师上的"不等式的综合复习",古城区金安乡三古小学和丽琴老师上的小学五年级语文"可爱的草塘"。这三节课都是运用要素组合方式+平台互动方式来上的,孟教授把以他特有的方式记录的课的流程、知识点的强化次数、梯度,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现在老师们面前,并作了精彩而让人叹服的点评。

云南省现有像古城区这样的20个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古城区的老师们自使用新教材以来,运用新理念,采用新方法,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新气象,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孟教授针对这些问题,以他特有的方式作了具体指导。例如有的老师觉得新教材中有的章节内容偏少,有的章节又内容太多,这两种情况,弄得有的老师不知如何上。孟教授认为,前者说明老师不会信息扩张,而后者则说明老师不会处理信息,孟教授还就前一种情况提出了"少就是多"的论点。他说,在前一种情况下,教师完全可以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引导学生多向度地进行信息扩张,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对后一种情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归纳和概括,而不必面面俱到。孟教授还借大研兴仁方国瑜小学的五年级学生现身说法,给与会者上了一堂"少就是多"的示范课。

孟教授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优势是注重知识性,欧美教育的优势是注重个性和创造性,如果能把二者进行整合,那就可以上出世界水平的课,有效教育就是出于这样的思想研究出来的。在他研究的较为成熟的六种课型中,最常用的是要素组合方式和平台互动方式两种。根据这两种课型,他认为,教师能否交出主动权,是传统课型和新课型的分水岭,只有交得出主动权,才可能形成互动—主动—能动的局面。基于这样的理念,孟教授认为,评课有多种方法,但传统的评课方法由于要面面俱到,虽然评课者和被评者都很累,却往往评不到点子上。因此他对福慧学校杨建英老师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和大研中心小学谢福琴老师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分别采用有效教育的项目性评价和经典性评价两种方法。前一种评价是从知识点或关键点的强化次数、流程、梯度,以及听看讲想做和动静七个要素换着用的水平、主体互动的水平几方面进行评价,后一种评价是以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六个指标进行点评,这两种评价方法,简洁明了,便于操作,让人耳目一新。

省现代教育评估中心主任、原省教科院院长杨坤老师对研讨会做了总结。他说,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四个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减少补课和家教;如何改革课堂教学的课型和结构,从而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如何处理师与生、生与生、教材与学生的相互关系;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评价一节课;但始终不得要领,孟教授所总结和创造的方法论和方法,在许多方面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找到了路子,看到了希望。(教研室)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