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二十八之下厨 [220,2008]
本着友好交流互助互惠的国际主义原则,周六又伙同罗马尼亚同事撮了一顿,但这回却不是下馆子,而是去同事家里进行厨艺交流,说白了就是各显神通做一堆作品然后拼盘抢吃。戴安娜贡献出了她家的别墅做战场,周五晚下班后大家去超市买了堆原材料,周六下午便到公司集合坐同事的车一块儿下乡。戴安娜的别墅在城北大卖场西北方向的乡下,车经过苍凉的八九革命烈士公墓后城市的氛围渐渐变淡,路边一开始满是红黄的充满秋意的树木,不多久出了城,看见了一片片田野和别墅。同事说这边开车的话交通也算方便,因此不少城里人都住这儿,已经不算乡下了。不过眼看起来,除了一堆堆小屋成排外,别的地方和乡下倒也没啥区别,挺干净。
戴安娜的别墅就在半小时车程不到的郊外,一条小路拐进去,两边都是尖顶小屋。下车就能闻见乡村熟悉的什么什么味,很是觉得稀奇。这儿说是别墅,其实也只是个清淡而不豪华的农家小楼。尖顶的二层小屋,没多少装修,进屋后看见屋内的管道都像临时拉架的。屋内挺大,开放式,厨房就在接近后门口的地方,和客厅合为一体没有隔开。厅内挨着厨房的地方挂了一排白色剪纸艺术作品,居然是……骷髅!推开后门出去,走下木头搭的台阶,就看见一片上百平米的小草地,铁丝网和邻居的花园隔开,种着苹果树葡萄藤和其他花草,还搭着木头小屋和狗狗宿舍。这样的后花园对于孩子们来说,真是幼时的天堂啊!戴安娜的三四个小孩在院子里跌跌撞撞打打闹闹,小头头米霍拉的儿子小胖也在这儿充孩子王,角落里一辆婴儿车上躺着个呼呼大睡的小娃娃,衔着个奶嘴,一脸恬静加呆滞。狗舍里的黑牧羊犬和隔壁硕大的褐色黑贝犬都挺安静地走来走去摇着尾巴,只有隔壁另外一只小不拉几的狗在反复狂叫,像韩国佬似的。
四五点钟开始了做菜。我们中方四人组此次备战的作品是卤鸡翅、酱汁排骨、葱爆土豆丝、青椒肉丝、蘑菇肉片和西红柿炒蛋,以领队为第一号种子选手,小邹同学为替补,其余打杂。这边炒菜只有平底锅,菜刀也不顺手,其中艰难险阻可想而知。十来位罗马尼亚选手却只有两件大作品,一是主食:一大锅玉米糊糊拌酸奶酪,一是甜品:一大锅蛋挞。蛋挞的做法比较新奇,十个鸡蛋打在锅中,专业地拿了一电动双臂打蛋器嗡嗡地搅拌;与此同时另外一个锅里把白糖熔成糖浆,摇晃锅子让糖浆冷后均匀附在锅壁上,然后倒入蛋液,加上其他莫名其妙的东西,就放烤箱里任其膨胀。烤箱上面是灶头,等我们菜做的差不多时,蛋挞也就烤好了。另外一样玉米糊糊更是古怪,他们叫这东西叫“Mamaliga”(音),英语中估计没对应词汇,就是一盆玉米面熬的糊糊,熬好后拼命搅拌,再加上许多从奶酪块上刮下来的碎末,一堆黄白之物混一大锅,就算主食了。后来吃了几口,酸中带腥的味道实在怪,俺们吃不下。
领队的作品卤鸡翅和酱汁排骨都费了很长的时间来煮,后来加上煮米饭,折腾到八点才开席。紫菜蛋花汤也没时间做了,只能带领罗马尼亚外国友人干吃紫菜片。我们还带了老干妈辣酱,他们好奇的尝了尝,大多都辣得拼命吸气。后来席上呈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谁做的菜谁吃,我们吃不下酸腥的玉米糊糊,他们也吃不下太辣的东西,幸好我们的作品鸡翅排骨西红柿炒蛋等还比较受欢迎。总的来说这次的中外餐饮文化的融合还是以半失败告终,毕竟我们没中餐馆的厨师专业,就像刀功,餐馆的是土豆丝,俺们的像薯条,虽然有菜刀不顺手的客观原因在里面,但在客户眼里,差距还是明摆着的。
吃完坐同事的车回旅馆睡觉。继续熬日子数指头等回国。
评论(共 条) 我要评论
{CommentContent}
Posted by {CommentAuthor} at {CommentTime} | {Comment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