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心理学之一:让用户主动完善个人资料

      IT随笔 2007/3/14 21:26:00

  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开始盘根错节,不仅仅是向深度方向,而且向广度方向发展,麦田所说的复杂态除了在社区研究上,用在网站构建上也同样适合。这里我想对复杂态说下我的理解,复杂态表面的展现可能并不复杂,反而很简单,但是它的内在则是一个非线形的复杂结构,可以把它比做一棵小草,外表看上去简简单单,但是地下根节深度广度和交织情况远远不是外表所见。

  在上一篇关于 OpenID 的 Blog 中我提到标准的重要性,在不断浏览和体验一些优秀 Web 2.0 网站后,我逐渐感到网站越来越向广度发展,例如,心理学已经开始偷偷地应用在网站上。

  在使用 wealink 的时候,我碰到输入个人资料,习惯于只输入最简单个人信息的我,发现右上角的个人档案完整率只有大概20%,很不爽,就继续往下输入,差不多到50%才停手,当时觉得若邻这帮人挺聪明的,把输入资料的工作变成加血的过程。今天,在试用另外一个国外的血亲关系网站时,又发现了同样的事情,我立刻反应出来这个绝对不是偶然,已经有人把心理学往网站建设上应用。

  相对于老的形式,这种方式对个人资料完整度的提高有明显的作用,以前一大堆表单列出来,最多再加上点诱惑的语言,谁会在意呢,只要不影响我使用,我才懒得填这些东西。而现在所谓的 SNS 网站,个人资料完整性是它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它拼了老命地要让用户把个人资料补充完善,估计做了若干分析研究后,出来这么一套方案,确实很有效,至少对我这个懒得输个人资料的人来说是有效的。

  心理学应该是个很复杂的学科,在我上大学时,我一个同学的表姐考上了杭大的心理学博士,我好奇问他研究些什么,他有次去了表姐的实验室,回来兴奋地告诉我,他见到他们实验室里的设备非常先进,有 SGI 工作站,而且他们研究的一个课题就是一个人骑上个类似自行车的装置,面前的屏幕是一个虚拟故宫,然后自行车转弯屏幕的道路也转,好象在故宫前进一样,不过他说自行车蹬起来很累。要知道那是在1994年,我也是差不多那个时候对多媒体特别感兴趣,看来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科学,至少这个课题包含了传感器、计算机通讯、计算机编程、虚拟现实等技术方面的东西。顺便提一句,现在看来,当时她的博士生导师应该就是微软研究院里大名鼎鼎的王坚

  当然,用在网站上的心理学应该不需要这么复杂,如果做到比别人多想一步,例如这个例子:把数据资料转换为感性图表,立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看来用户体验除了界面设计外,大概有不少会牵涉到用户心理方面的知识,如果不断把一些经验进行总结整理,把它应用到合适地方来,怎么会开发不出让用户喜爱的网站呢。

  今天就先写这么一个例子,只是忽然想到的,或许以后碰到还会继续这个系列。我相信网站心理学可能已经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在国外某些机构里存在,虽然我们没这么发达,不过我们也可以用我们的土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实用是关键。

PS:刚好今天看到小舞发布了她的心型主题壁纸,这不正是为我提供略图的嘛,这里为她系列壁纸的及时发布表示感谢,来杭州我请你吃西湖醋鱼。

标签集:TAGS:Web2.0 心理学 用户体验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喜欢就顶一下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