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阵子,学校上下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迎接明年上半年要进行的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
我一毕业回到系里就被套上一些任务:准备和补充完善一些文件、总结、计划等材料,查阅核对以前的考试试卷等等。在整个工作和平时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感觉有些事情比较的可笑和荒唐。
比方说布置作业,我让学生用e-mail发电子版本给我,可后来知道,学校规定了学生必须用统一的作业本写作业,说是当作资料以备评估;课堂教学的大忌是照本宣科,可是公共课却实行“教考分离”,让教师根本不敢脱离参考教材,甚至专业课每学期也要抽几门搞“教考分离”。
在这整个过程中,只看见对教师劳动和尊严的践踏,而丝毫不见对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尊重。这恰恰与我们嘴里天天喊的,书上理论高调谈的背道而驰。国家教育部和评估专家组的那些专家们难道真得不知道各高校为迎评估而作的类似这些事情吗?我不信。
假设知道的话,这样的评估真正的价值又何在呢?难道这也是中国特色?
我一毕业回到系里就被套上一些任务:准备和补充完善一些文件、总结、计划等材料,查阅核对以前的考试试卷等等。在整个工作和平时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感觉有些事情比较的可笑和荒唐。
比方说布置作业,我让学生用e-mail发电子版本给我,可后来知道,学校规定了学生必须用统一的作业本写作业,说是当作资料以备评估;课堂教学的大忌是照本宣科,可是公共课却实行“教考分离”,让教师根本不敢脱离参考教材,甚至专业课每学期也要抽几门搞“教考分离”。
在这整个过程中,只看见对教师劳动和尊严的践踏,而丝毫不见对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尊重。这恰恰与我们嘴里天天喊的,书上理论高调谈的背道而驰。国家教育部和评估专家组的那些专家们难道真得不知道各高校为迎评估而作的类似这些事情吗?我不信。
假设知道的话,这样的评估真正的价值又何在呢?难道这也是中国特色?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