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亿拉动120万亩需求 土地市场渐回暖

      经济 2009-5-11 16:49

《每日经济新闻》联合易居中国旗下的克尔瑞(中国)研究中心,近日完成了《中国土地市场白皮书》,分为2008年回顾、2009年展望两个部分。《中国土地市场白皮书》指出,土地市场在一片寂寥中走向2009年,由于2008年众多城市未能如期完成土地供应计划,而进入2009年后,4万亿投资项目将陆续上马,白皮书认为,2009年土地供应总量有望整体放大。同时,由于2008年土地市场的低迷,促使各地政府纷纷出手,试图通过控制供应总量、改变付款方式、降低出让难度等多种措施,缓解开发商资金压力,促进土地成交,从2008年底土地市场表现来看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一部分 2008年回顾

  总体:30城市土地流标率13%

  2008年全国土地市场也迎来寒冬,2007年疯狂竞价的火爆场面不再,七成以上土地以底价成交,流标、退地风潮更是席卷全国。

  在克尔瑞中国研究中心所监控的30个大中城市中,2008年有248幅经营性土地流标,流标率达到13%,其中上半年经营性土地流标率为8.6%,下半年流标率则上升至17.4%。

  2008年,北京、上海、深圳、沈阳等城市均采用了降低底价、提高地块容积率和建筑面积等方式,直接、间接地降低地块的总价或单价,部分地块已经回落至06年的价格水平,从而有效促进了地块的顺利成交。

  供应:土地供应节奏相对稳定

  在2008年全国的土地供应量中,市场份额最大的不是住宅用地,而是工业用地。从土地幅数看,工业用地供应比重达到51%;其次是综合用地,供应比重达到20%;住宅、商业类地块供应比重分别达到15%和10%,而办公地块甚少,供应比重只有1%左右。

  克尔瑞中国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30个重点城市土地供应面积2.4亿平方米,其中经营性用地供应面积为1.9亿平方米。从全年供求走势来看,土地供应相对平稳,下半年较为集中,年末达到全年供应峰值。从各城市具体表现来看,近七成城市下半年土地供应面积达到全年供应的50%以上。

  从各典型城市表现来看,2008年末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供应放量。北京和上海2008年供应量相对较大,分别为980万平方米和1610万平方米,四季度供应量,均达到全年供应总量的三成以上,为年度次峰值;广州、深圳和南京均于四季度出现供应峰值,其中深圳和南京整体供应量相对较低,仅为300万~400万平方米。

  重庆和武汉则在三季度达到供应高峰,年度供应总量为400万平方米左右;天津、杭州、成都等城市的供应节奏相对均衡,其中天津和成都供应量分别达到3638万和1824万平方米,在各城市中处于最高水平。

  成交:土地市场整体低迷

  克尔瑞中国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30个重点城市土地成交面积1.9亿平方米,供求比1:0.77,其中经营性用地成交面积为1亿平方米,供求比1:0.55。

  从全年走势来看,大部分月份表现低迷,成交量在1.2亿平方米上下波动,除1月外成交量持续低于供应量,11月供求缺口达到全年最大,12月受年末供应放量和政府救市影响,成交量大幅回升,达到年度次峰值。

  从典型城市成交情况来看,差异较为明显。克尔瑞中国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天津和成都的成交面积均超过1000万平方米,其中北京和上海于一季度和四季度出现成交高峰,而天津和成都各季度成交走势相对平稳。

  成交价:74%的土地底价成交

  2008年初,还在上演多个开发商争夺土地,溢价率不断攀升的情况,高地价高溢价地块仍有出现,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回落,到了下半年,多数土地底价成交,流标退地事件时有发生,土地市场也愈加冷清。

  从整年来看,克尔瑞中国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经营性用地中,有74%的土地底价成交,15.7%的土地溢价率不超过10%;仅有4.3%的土地溢价率超过50%,而其中超过90%的土地成交于上半年;还出现了0.5%的土地低于底价成交的状况,80%的负溢价地块出现在下半年。

  从各城市经营性用地的溢价率情况来看,多数城市的土地都以底价或者小幅溢价成交。深圳、天津、南京、杭州等城市,底价或接近底价成交的比重均达到90%以上。

  但就2008年全年而言,在上半年还是偶尔会出现土地高溢价的情况。克尔瑞中国研究中心表示,随着市场的进一步下调,下半年土地市场愈发冷清,高溢价土地踪迹难觅。

来源 上海厂房网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