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统府的阳台上,埃维塔说了些什么?

      我的日志 2008-2-22 20:44
 

1. 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

    这是音乐剧“埃维塔”里面著名的一段歌曲,Tim Rice作词, Andrew Lloyd Webber作曲。很多女星,如: Elaine Paige,Sarah Brightman,Lea Salonga,还有齐豫也唱过这首歌。甚至在阿根廷足球失利的时候,球迷们也会唱这支歌。中文的翻译是“阿根廷别为我哭泣”。我没有注意过这个译法是否正确,直到我看到有人说这个的名字应该是:“阿根廷,不要哭着向我要求什么”。
仔细想一下,新的译法有些粗糙,从意义上有对有错的地方。对的是Cry本身既有哭泣的意思,也有喊叫的意思,至少在欢庆竞选获胜的场合,说哭泣没有什么道理。逻辑上,庇隆刚刚获得总统选举的胜利,他把一部分功劳归于埃维塔,群众在向她欢呼,并未哭泣。埃维塔做在谦虚状,说阿根廷,我很渺小,是你们中间的一分子,不要向我欢呼(Cry),让我做太多的事情。当然,实际上她想什么,要做什么倒是另外一件事情。
也许 “阿根廷,莫跟我起哄” 更恰当些?
但在开场和埃维塔将死的时候,同样的歌曲也出现过,这时若说哭泣,就有道理了。至于语法上那个for 起什么作用,我觉得是可以探讨的。
看到音乐剧这一段的时候,忽然想到,这个集会存在吗?她在这集会上到底说了什么呢?

2. 音乐剧里的场景
音乐剧里的场景是集会主持人宣布:
“阿根廷人民!你们新选出的总统:胡安 庇隆!”
群众欢呼“庇隆!庇隆!庇隆!…”
庇隆挥手让人们安静,然后说:
“阿根廷的人民!阿根廷的人民!
我们大家现在都是劳动者,为反对共同的敌人而战斗!
我们反对贫穷、社会不公、外国势力对我国工业的控制!
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尊严和民族的骄傲!
让世界知道我们伟大的国家已经觉醒,
它的心脏跳动在总统胡安庇隆卑微的身体中,还有阿根廷第一夫人埃娃庇隆!”
于是群众又欢呼“伊娃!伊娃!伊娃!…”
埃维塔走上阳台,对群众唱:
“.那并不容易,
你会感到奇怪,
当我努力说明自己的感受,
我仍然需要你的爱。
在我所做的一切面前,
你仍不愿相信我的话,
你总是认定我还是那个你从前认识的女孩,
虽然她的打扮无可挑剔,
却与你格格不入。
我无法避免其发生,
我不得不去改变,
不能听凭自己随波逐流,
张望窗外,远离阳光,
于是我选择了自由。
四处漫游,尝试一切新事物,
但没有给我留下一丝印象,
这本非我所望。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事实上我从未离开过你。
在那段狂野岁月里,
疯狂历程中,
我信守诺言,
别将我拒之门外。

至于金钱,以及名利,
我曾未奢望。
它们不过是幻象,
绝非解决的途径,
如它们所承诺的那样,
答案一直在这,
我爱你,希望你也爱我。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事实上我从未离开过你,
在那段狂野岁月里,
疯狂历程中,
我信守诺言,
别将我拒之门外.

我是否说得太多?
我想不出还能向你表白什么
但你所要做的只是看着我,你就会知道
每字每句都是真情”

(这段歌词译文从网上抓来,译得很幼稚,懒得推敲。)

3. 时间和地点:
集会的地点说得很清楚,是在CASA ROSADA,西班牙语不懂,据说是粉红色宫殿,音乐剧的片子上那宫殿的颜色是有些发红,实际上就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总统府。
时间有点含糊。音乐剧里对埃维塔第一次遇见庇隆的日期说得很清楚:1944年1月22日,我们可以据此推出这时候庇隆49岁,埃维塔25岁。但是,对于这次集会的时间却语焉不详。
庇隆第一次总统选举获胜的时间是1946年2月24日,所以这次集会应在此之后,同时也不会离这时间太远。
利用春节假期到图书馆坐一下,沿着这思路去做些考据,也是一种休息。

4. 正史的描述
翻了几本阿根廷历史的书,苏联人写的、中国人写的,对那一历史时期的庇隆都有描述和评论,可偏偏对这女人提都没提。要么写书的人认为这女人不重要,要么这女人真的不重要。不过在美国人写的拉丁美洲史中有一段说道:庇隆“得到从前是个电台演员的他的妻子埃娃庇隆的帮助。她以卖弄色艺的倾向与无情的果断、勃勃的野心结合起来,排除了原有的工人领袖,夺取了工会基金,占据了主要职位,并任命庇隆的支持者担任主要的工会职务,包括有势力阿根廷劳工总联合会的职务在内。…她本人变得颇得人心了。可是,当他的野心超出工人领袖地位之外,她于1951年想当副总统时,陆军这股真正力量便插手进来,迫使她撤回打算。这次失败的震动,无疑影响到她在1952年的早死”。
读了这些书对于庇隆反而略略知道了一些:
“庇隆与1895年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南部的一个贫寒的家庭。年轻时曾入军事学院学习,以后在陆军中服务。1930年,他已被提升为上尉军官,参加了乌里武鲁的政变。1936年曾作为军事代表被派往智利,1939年又被派往意大利,并曾在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研究和考察军事战术。1943年他参加政变,当上了劳工部长。1944年5月,被任为法雷尔政府的国防部长,7月又担任副总统职位,1945年10月他被一部分反对他的陆军军官投进监狱,但很快出狱。1946年2月24日,庇隆以获得百分之五十四的选票,战胜由社会党、激进党、进步民主党以及共产党所组成的“民主联盟”候选人,在大选中获胜,当选为总统。”
    还有庇隆的政治主张:他试图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消弱帝国主义国家对阿根廷的影响,在此同时,他还作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表象。对内讲求阶级调和,扩大政治权利,实行改良,对人民群众作出某些让步的方法统治阿根廷九年之久。
还是不知道埃维塔到底有没有说“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
这作业等下次找本庇隆夫人的传记,一定有描写。
又虎头蛇尾啦。

参考文献:

阿根廷史纲,[苏]叶尔莫拉耶夫,三联书店,1972年12月
拉丁美洲史,[美]托马斯,商务出版社,1973年
拉丁美洲史稿, 李春辉,商务出版社,1983年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