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知小贝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当前公开课教学时的必备利器。
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声像”俱全以及“动画化”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了教学容量和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突破了教学难点……
其中,最常见的莫过于演示型课件,把情境做成一个漂亮的flash动画、把传统中的课本例题和练习素材,从小黑板、投影片上移植到大屏幕上、把教学中的某个难点,通过动画加以演示。基本上每一个课件都是从封面、情境动画(或者图)、例题、练习、小结这样一个不少的走下来,被不少课件专家戏称为“一键式”课件。究其本质不难发现,这种演示型多媒体课件,画面再精美,动画再逼真,也不过是体现设计者意图的单向度课件,是一种以“教”为内核的课程辅助工具。这与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严重悖离的。并且由于中国课件资源库建设工作的不成熟,重复、无效开发多媒体课件的现象极为普遍,造成极大的浪费。
因此,多媒体“积件”和“积件库”,以及“学件”等新概念应运而生。
所谓“积件”,就是突破教材重点和难点的那部分课件,或者叫“点件”,是非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就解决不了的。这样,一节课不必从华丽的封面开始到最后的致谢落幕,只需把必须媒体手段介入的动画情境或者重难点部分加以开发就可以了。长此以往,分学段,分学科,分知识点,分类汇总各地区各学校的“积件”资源,建立“积件库”标准,便不是一件难事。
何谓“学件”呢?顾名思义,立足于学生的“学”而开发的课件。
力争最大限度的发挥课件的交互性功能,但不再由教师操控“play”键,“一按”到底。而是整合课时内容特点,让课件不仅仅能“看”,而且能“做”和获得人机之间的随机评价。学生自主操控学件,自主选择进入不同的学习版块。借助于As语句及文本、绘图、颜色桶工具的提供,让学生能观察发现动态化的演示;能动手操控鼠标或画、或拖拽图形、或涂色;能进行模拟练习,并且获得人机间的随机评价。例如2006年全国flash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作品《对称》即实现了上述“学件”创想。截图如下:
(5个学习模块)
(拖拽鼠标画画和着色)
(模拟练习,获得人机评价)
总之,能够呈现学生的思维意向,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是学件制作的最高要求。
当然,这三者并非一种事物发展的不同质阶段,只是价值取向和表现形式的差别,如果能有效的融合三者,即:于课件设计中增加学件的思想,课件开发中借鉴积件的模式,必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教与学的需要。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