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积学件与交互自主学习模式探讨

      理念推广 2008-3-23 20:0

积件、学件与“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的探讨

——多媒体课堂教学与实验组织中的一些体会

张胜光

(新疆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vuglib@sina.com)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的概念。这种学习模式以充分激励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为中心,通过精心设计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和积件、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自主学习学件、建立必要教学激励机制、改进考试办法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了多媒体课堂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

[关键词] 课件 积件 学件 交互式教学 自主学习 多媒体教学 激励机制

    交互,本来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操作者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沟通,使得双方互相能够对对方的指示作出反应,从而使计算机程序在用户可理解、可控制的情况下顺利运行。其实,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双方,何尝不需要互相理解对方的信息,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呢!所以,笔者在这里把它借用过来,作为一种自主学习模式的代称。

    1.什么是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

    所谓“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是以充分激励和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为中心,通过精心设计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和积件、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自主学习学件、建立必要教学激励机制、改进考试办法等一系列措施,保证多媒体课堂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其中,尤以“交互式”和“自主学习”两个关键词最为重要。

   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中,教师的“教”固然占主导地位,但“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学”。所以,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就在于能否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只有把教师的“我来教”转化成学生的“我要学”,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取得成功。况且,计算机课程不光是理论讲述,更重要的是学生课下的动手操作。所以,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成败,体现在学生有没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和积极性,教师有没有措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不听命或依赖他人的学习。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涵: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决策与选择能力、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后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提倡自主学习,是一种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没有这种转变,课堂上屡见不鲜的“满堂灌”现象,绝不会因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而自行消失。

    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弃教师“教”的责任。相反,教师首要任务是激发起学生对所教课程的浓厚兴趣,并通过一系列措施使这种兴趣保持下去并不断加以强化,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有可能形成,并自觉坚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交互”的作用非常重要。没有“交互”,计算机程序不可能正常运行,同样,没有师生之间的“交互”与交流,自主学习模式也不可能正常运转。而在这个“交互”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这个“程序”的操纵者。

 2.创建“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的具体做法

     笔者近年来在计算机文化基础、Foxpro程序设计和Authorware多媒体技术等课程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大体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2.1 精心制作必要的多媒体教学“积件”或者“组件”,是使“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得以建立的前提。

所谓“积件”,是“积木式微型课件”的意思。它的特点是短小精干、数量繁多,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随心所欲,自由组合。教师每堂课所用的“课件”,绝不应当只是一种,每种课件,其长度也不一定必须放映50分钟。有人把这种微型课件称之为“积件”或者“组件”,也有人把它称之为“堂件”,都是反对课件制作越来越“大而全”的意思。笔者之所以特别强调制作“积件”而不是“课件”,就是因为习惯上把课件总是想象成一个大而全的东西,反而把教师的特长和个性淹没在多媒体素材的海洋之中了。试想,课件制作如果达到完美无缺的地步,那肯定是一部科教影片,教师如果依赖这样的工具来进行教学,岂不变成了一个电影放映员!

   

在笔者的实践过程中,发现课堂教学全部采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效果未必一定都好。比如在Word、Excel的教学中,直接用这两种软件写成讲稿,边讲授边演示,效果反而比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更好。而在讲Foxpro编程时,交替使用Word编写、讲解程序、用Foxpro演示程序的方法,也比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更容易被学生理解。而在讲解Foxpro子程序的概念时,无论上述那种软件,都比不上Authorware制作的动画演示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各种多媒体软件,就像音乐家手中的各种乐器一样,要灵活地为我所用,而不要为之所累,才能奏出动人的交响乐。

2.2 课堂教学中的“交互”理念是使学生走向“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的第一步。

所谓课堂教学中的“交互”理念,是说在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要让听众的注意力、理解力乃至情绪和兴奋点都与你“交互”起来,形成共鸣、共振,多媒体教学才不会变成新形势下的“满堂灌”。

笔者曾作过多次试验,在讲解了某些例题之后,随机地邀请一位同学上台来重复操作一遍,教师退在一旁当讲解员,则全场的情绪往往会形成球赛场上的拉拉队呐喊助威那样热烈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无论台上还是台下的学生,都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信息,而是全体主动地参与教学的进程。由此实例出发,我们可以设计出种种不同的课堂教学“交互”方式。

2.3 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自主学习学件,是使“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得以建立的关键。

所谓“学件”,不同于主要为教师课堂演示所用的“积件”,它主要为指导学生自我学习而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设计有些类似电子游戏软件。学生可以像玩电子游戏那样从学件中一步步得到操作要领和启发,从而完成自学项目。

在《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中,我院的徐梁老师用Authorware开发了一整套多媒体实验指导学件,一共有51个实验题目。每个学件实际上就是一套具有交互性的实验指导手册,从本实验素材的准备、导入,到流程图的设计、函数的取值,都有详细的说明。学生依据这套学件,基本上不用看教科书就可以独立完成难度很高的多媒体动画设计题目。笔者采用这套学件组织实验课教学,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2.4 建立必要的教学激励机制、适当改进考试办法,是使“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正常运转的关键。

仅仅靠课堂讲授的生动直观性、自主学习学件的交互性,虽然能引起学生一定的学习兴趣,但还需要建立起必要的教学激励机制,用学生最关心的“分数”作为杠杆,才能不断引导学生前进。

例如,前述的多媒体自主学习学件开发出来并投入使用后,初期试验,一般同学一个学期最多完成20个作业,从来没有人做完过全部51个作业。后来,我们制定了这样一个“政策”:凡完成全部51个作业,并把它们组装成一个多媒体作品集者,学期末可以免考,多媒体课程成绩以满分计。结果,没到期末,许多同学已经交上来了完成的作品集。

在这个事例中,我们的“政策”和学生的“响应”构成了良好的“交互”,形成了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评价的机制,人人都不甘落后,虽然最终每班只有数人得以免考,但全班同学普遍完成了40个作业以上,是以往没有激励机制时的一倍。而且,许多课堂上并没有介绍的技巧和知识,学生都主动在作业中应用了。

2.5  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初步建立起来以后,教师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以“响应”和反馈,是使“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加速运转的重要环节。

比如,在Foxpro的实验课上,笔者实行了“目标管理”,出台了完成规定作业者,期末可以免除上机考试的“政策”。学生上机积极性十分高涨。但这时对老师的考验就来了:这么多上机作业,你如何能改得过来?笔者不得不专门编制了一个批改作业的程序,大大减轻了批改程序作业工作量,才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笔者坚持对作业进行及时的批改,在课堂上能够拿出有效的数据督促每个学生的作业进度,于是使学生上机作业完成速度逐渐出现了“加速度”趋势:越做越快,越做越好,而且越做越有兴趣,以至于到最后几周的实验课上,笔者无事可干:所有的学生都在埋头编程,没有人向你提什么疑难问题!

3. 几点体会

3.1 “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就像农民种植蔬菜,虽然收获的是蔬菜,但没有农民的精心照料,蔬菜绝不可能丰收。“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从课堂教学到实验组织,每一个环节都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努力。特别是自主学习学件的制作,更不知要花去教师多少的心血。所以,没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渊博的学识,难以将这种教学模式长期坚持下去。

3.2 交互式学件制作中详略程度的“度”的问题

前已述及,制作交互式学件,实际上就是编制一套具有交互性的实验指导手册,这里就有一个详略程度的“度”的问题。如果实验步骤的每一步都交代得非常详尽,学生固然可以毫无困难地将实验“按图索骥”地完成,但也容易养成对学件的依赖性。对此,笔者的解决办法是:每一种类型的题目两到三个实验作为一组,每组第一个实验,给出具有详尽操作步骤的交互式学件,而第二和第三个同类实验,其自主学习学件只有实验题目和最终要求达到的效果,而中间步骤则统统靠学生自己比照第一个实验,独立去摸索完成。

3.3 网络环境下的“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学,教师时常感到的一个困惑就是:要求不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作笔记?笔者以为,多媒体的特点就是大信息量输出,因此不应当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主要应当要求他们在课堂上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弄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那末课下复习怎么办?在网络条件下就十分简单: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上开辟自己的教学网站,把自己的电子讲稿、教学幻灯片和教学积件、组件以及提供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件统统上传上去,供学生自由下载。学生还可以通过BBS与你在网上展开讨论,师生双方可以在网上面对面地交流起来。这样,多媒体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优势,才不是传统黑板的简单放大。

笔者衷心地希望,在未来的网络空间中,学生能获得更大的学习自主权,能够更加生动活泼主动地开展自主学习,从而使我们的多媒体教学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黎加厚, 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 电化教育研究,1997.3-4期

[2] 黎加厚,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思维--积件,计算机世界,1997,10.13,D5

[3] 何克抗,黄荣怀,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与21世纪的教育革新,计算机世界报1999年3月22日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