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七计:假痴不癫

      三十六计 2011-4-10 12:28:00

[计名由来]

 本计计名是从民间俗语“装疯卖傻”“装聋作哑”等转化而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回避某种矛盾,或者为了度过某种危难,或者为了对付某个势力强大的对手,在一定时期内,故意装作愚蠢、呆痴,行“韬晦”之计,以求保存自己,然后等待时机,战胜对手。传说中的箕子佯狂就是运用此计的一个典型。殷商时期,纣王的太师箕子因无法劝说纣王放弃暴政,便佯装痴傻。一次,纣王作长夜之饮,喝得酩酊大醉,连年月日也忘记了,问左右的人,大家因畏惧纣王凶残,都跟着说不知道。于是,便派人去问箕子,箕子想了一下,也说自己不知道。左右的人感到奇怪,便箕子道:你明明知道,为什么也说不知道呢?箕子回答说:纣王是天子,他终日沉溺酒色,连年月日都搞不清了,这说明殷朝快要亡国了;一国的人因害怕纣王凶残无道都说不知道的事情,独独我说知道,那我的性命不是危在旦夕了吗?所以,我也假装酒醉说搞不清啊!这便是箕子使的“假痴不癫”计。以后,人们把它运用于军事上,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用于举行兵变,主要是作为一种苦难,麻痹对手,以便自己积力量,等待时机,发起攻击的计谋。二是作为一种愚兵之计。
[原文]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译文]
 宁肯装作无知而不采取行动,不可装作假聪明而轻易妄动。要保持沉静而不泄露任何心机。这是从屯卦象辞“云雷,屯,君子以经纶。”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前人批语]
 假作不知而实知,假作不为而实不可为,或将有所为。司马懿之假病昏以诛曹爽,受巾帼请命以老蜀兵,所以成功。姜维九伐中原,明知不可为而妄为之,则似痴矣,所以破灭。兵书曰:“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癫,则不但露机,且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癫者败。或曰:“假痴者可以对敌,并可以用兵。”宋代,南俗尚鬼。狄青征侬智高时,大兵始出桂林之南,因佯视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钱尽钱面也。”左右谏止,倘不如意,恐沮师,青不听。万众方耸视,已而挥手一掷,百钱皆面。于是举兵欢呼,声震林野,青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贴钉之。加之青纱笼护,手自封焉。曰:“俟凯旋,当酬神取钱。”其后平邕州还师,如言取钱,幕府士大夫共视,乃两面钱也。
[译文]
 假装不知,其实心里非常明白;假装不行动,其实是客观形势不允许现在有所行动,或是要耐心地等待时机成熟时再行动。这就是当年司马懿用假装患病、神志不清的计谋诛杀曹爽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也是司马懿当年接受诸葛亮“赠送”妇人服饰,却并不因受到侮辱被激怒,借口要上表请命而拒不出战,以疲劳蜀军,之所以能成功的原因。姜维九次征伐中原,是明知不可为却偏要执意妄为,那就是真的痴了。所以必然要遭到失败。《孙子兵法》说:“关于用兵的人,打了胜仗,却没有智慧的名声,也没有骁勇的功劳。”当他们的计谋还没有实行时,他们会像屯卦所说的那样,保持异常的沉静,丝毫不露声色。如果是假装疯疯癫癫却是不行的,那不仅会泄露心机,还会因乱动而引起人的疑惑。所以说,只能装痴而不能装癫。装痴可以反胜,装癫则会失败。有的人还说:装痴既可以用以对敌,也可以用来治军。宋代,南方的风俗崇尚鬼神。狄青率军征讨侬智高,大军起初开出桂林以南时,狄青便假装祷祝天神说:“这次出征是胜是负还不知道啊!”说罢便取出100个钱用手拿着,与天神相约:如果此次出征能取得胜利,就让掷出的钱落地之后都正面朝天!左右的人都劝狄青说:这样做不行啊,倘若掷出的钱正面不朝天,将意味着出师不利,恐怕损伤部队的士气呀!狄青根本不听劝说。于是士兵们一个个耸立观看。狄青挥手一掷,100个钱纷纷落地而且正面都朝天。人们齐声欢呼,声音响彻林野,狄青自己也非常高兴,随即又招呼左右的人取100个钉子来,按照钱落在地上的稀密,把钱都钉在地下,再用青纱笼罩,狄青并亲自把纱罩封好,说道:“等到凯旋归来,一定要酬谢天神后再把钱取回。”后来,狄青领军平定了邕州,胜利班师回来按照原先讲的那样去取钱,将军和士兵们都围在一旁共同祷祝观看,却见到反取的钱原来两面都是同样的正面啊!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喜欢就顶一下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