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的三国大战场,曹氏集团能够平定中原,甚至一统天下,和他们的用人之道不无关系。另一方面,强极一时的曹氏集团之所以仅仅维持了二十几年即土崩瓦解,同样和他们的用人之道不无关系。一句话:得天下者,人也;失天下者,亦人也。
史书上,戏曲里,演义中,我们看到的曹操常常是阴险、奸诈、多疑的。然而,这远不是他性格的主要方面,至少加入了人为的演义。他对人才的爱惜与渴望,以及他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的制度同样是非常突出的。为留住关羽这位超重量级人才,他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金,下马银,既封官,又许愿。可以说,一位领导者能够采用的一切挽留人才的办法,他都采用了。他的诚意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后来曹军在赤壁之战后败走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使他逃过了一劫,这是后话。用人上,曹操打破豪门士族的小圈子,不论出身,唯才是举,把大批出身庶族寒门的人才罗致自己的手下,形成了“文武并用、英雄毕力”的盛况。不仅政治人才军事人才他兼收并蓄,当时一批特立独行很难伺候的文人们,也被他吸引到自己的麾下,服服贴贴地为其服务。以“建安七子”为核心的邺下文人集团就是他一手培育起来的。在他们父子三人的大力提倡和亲身参与下,形成了盛极一时的“建安文学”。所有这些,都是他同时代的刘备、孙权之流无法比肩的。
他的诗歌《短歌行》就是他的人才宣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寓意深沉的诗句,是他渴望人才的自然流露。人才来了,他欢快地唱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琵吹笙。”人才未到,他忧伤地唱到:“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发现人才的所在,他禁不住“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淡宴,感念旧恩。”面对天下人才,他郑重承诺:“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和曹操相比,他的后继者曹丕就差得多了。他一改曹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用人良策,接受陈群的建议,确立了“九品官人之法”,使统治集团固定化。在这种体制下,形成了新的士族,扩大了社会等级隔阂。从此以后,由创业到守成,曹丕的进取心弱化多了,选才用人的视野也狭窄多了。曹魏政权渐渐由基本上代表小地主阶级的利益逐步转向大地主阶级。这些倒退的政策,扼杀了乃父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
丢掉了曹操长处的同时,曹丕却把乃父性格中的弱点继承下来,并在不知不觉中把它发展到一种极致。这在曹丕对待他兄弟们的态度上可见一斑。
曹操一生共养育25子,除曹昂早逝,曹冲短命以外,还剩下23个。曹丕继位后,立即把他们打发出京,并命令他们:不得擅留京师,不得随意行事,不得离开封地,不得互通音讯。同时,他还给每一位兄弟配备专门的监国使者,对他们的言行严加督责,稍不如意,即奏其过失,弄得兄弟们无不人人自危,如履薄冰。对生性刚毅威猛的曹彰,他不惜用毒药将其毒死。对于和他有太子之争的曹植,他更是无所不用其极,让曹植一生都在郁郁寡欢中艰难度过。曹丕人才政策的结果,使得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曹魏集团变得门前冷落,对曹姓诸王的压制和打击,更直接地动摇了他的统治基础。最后,等到司马氏集团起而攻之,竟然不费吹灰之力,悲夫!
如果说,曹操性格的弱点是那个动荡混乱、危机四伏的社会环境造成的话,曹丕在相对稳定的背景下采取的做法,则更多地暴露了他自身性格上的嫉贤妒能和缺乏自信。
由此看来,人才政策的优劣,决定着事业的兴衰成败。选择什么样的人才,又显示着领导者的人格与胸怀。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