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眼看人高之:最喜小儿无赖(3):此“无赖”非彼“无赖”

      我的日志 2006-12-10 13:22
在《史记高祖本纪第八》中,“无赖”一词倒出现过:“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大家觉得这话出自刘邦自己之口,自己承认了的,一定错不了。但这意思很明白,就象现在的父母斥儿女“成天好吃懒做,没出息!”一样,其意是相同的。以此为证据,糊弄不读书的人差不多。

做皇帝的当然高高在上。大家对权势和暴力有天然恐惧感,以为做皇帝应该有“高尚人格”,说“这话儿”和自己的父亲计较“有失身份”,彻底暴露了刘季原来是个“流氓无赖”的本性。我也希望如此,希望那些官僚和富豪能够在“道德水准”上要比我们平凡辈高一点点。但事实又怎么可能呢。不说圣人们的受困受穷(圣人也是平常人,“一箪食,一壶浆,回也不改其乐!”充其量是以苦为乐的不合时宜的人罢了),单说我们引用的《史记》,大家听别人说,是好得不得了的,虽然不一定去看,但好的概念在头脑中清晰,但在当时是被责为“谤书(诬蔑朝廷的书)”的喔。气得司马迁只能说“藏诸名山,传之其人,后五百年有人知之!”的大话。

《史记》的名声算是有了,但不见得你们就是继承人,因为大家的“流氓作风”,读书有点“吊儿郎当”,胡乱解读。如果《史记》,前人不甚明了,后人就可以胡乱解读的话,那《史记》就不是《史记》了,我觉得叫《死记》更合适。在这里,我要立一个靶子,厦门大学有个叫易中天的,也曾经解读过刘邦,一眼就看出是个媚俗图热闹的角色,读书没读透。如果他愿意学习,我倒可以教教他,不过他现在赚足了,也放不下“教授”的架子,来跟我这样一个“流氓文人”来学习的。

刘邦那时候不同,是因为他确实没什么文化,也没读过几天书。但是你一个大学教授,天天钻在故纸堆,但还是读书读不透,就出来唬弄老百姓,有点不太象话了,正应验了一句古话:“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也曾在出版行业里混过,在眼底下过目的书籍也是劈天盖地;要知道,我曾供职的公司在长沙有号称全省最大的图书卖场,营业面积近五千平米。一走进去会让你目不暇接,会让你看得眼花缭乱,啧啧不已。但在我们饱览群书的人眼中,却找不到几本好书。站在这种高度,我也就能理解历史上为什么有“焚书坑儒”了;的确是势在必行的。现在有很多书就应该烧掉,因为有太多毒草;有许多“讲坛”上的知识分子就应该象孔子杀少正卯一样给除了,因为“妖言惑众”。

我有个朋友在出版局工作,是我生活和工作上的靠山之一;前段时间也出了一本书,叫做《传播与道德》,比较学术一点,四平八稳,可有可无的一种。出书是一种讲究,所谓“势在必出”,站在那个位置,那么多书商围在身边捧场,不出书有点对不起大家的味道。出了书终归是高兴事,几个朋友可以借机在一起吹牛座谈,也随便谈起了出版管理工作方面的艰难,中间提起了这样一个插曲,颇让人玩味。省出版局一位主管出版发行工作的副局长,批书号的,审批书目无数。有朋自远方来,请他开列书单,充作床头健读。这位局长沉思半晌,竟答曰:“我实在想不起在我手头出版了什么好书!”不要以为这位局长是个肉食者,其实博士头衔也有好几个。大家都是明白人,笑笑而已。湖南号称文化大省,定王台书市号称中国四大书市之一,也是这种状况。其他地方是什么情状,我虽然不大明了,也可以由此揣度。

现在是博客时代到来了,感谢毛主席,让我们享受了已经非常普及的平民教育。虽然有相当多知识分子和部分肖小,一提起老毛,就颇有点愤愤不平,但这无损于他的伟大。不要以为读书写作是少数人的专利,不是我不写,堆砌一点资料,再加几句口水评论,写文章要博得大家的喝彩,对我们而言是太容易不过的事情。“千古文章一大抄”,就怕你不抄,有的是漂亮话。不过以学术害人,胜过杀人抢劫。我现在也出来拉杂地写一点,也是瞅准了“博客时代”是个时机,是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局。这将预示着一个思想盛宴的伟大时代的来临,面对一个个知识精英、富豪明星象跳梁小丑一般,感觉不写就不足以平民愤了。

刘邦的确是浑小子,但绝不是人们概念中理解的“流氓”,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味道。但天下的事情多半是由浑小子开创出来的,看看开国的那些个将领,看看现在的富豪圈你就明白了。“大丈夫当如是也(这个位子,我也可以来坐一坐!)”并不是项羽、刘邦几个人才有的豪言壮语,在心头涌动这种念头的人在民间不计其数,但是能力和运气又是另一码事。天下动荡之际。萧何、曹参等人没有胆气,周勃、樊哙、卢绾又嫌莽撞。刘邦的个性就是做老大的料,他敢出头,按摩、喝酒的时候能经常买单,喜欢开玩笑,又没有架子,大家都愿意围着他转,自然就成了朋友圈的中心。历练多了就知道,社会现象到现在也没有改变。

知识分子从来就不太仗义,因此也就不理解社会生态里必然让具有这种个性特征的人居于领袖地位。齐桓公小白如此,晋文公重耳如此,刘邦如此,刘秀也如此,李世民如此,朱元璋也如此,这就是“老大”的样板,知识分子是怎么学也学不来的。“负心多是读书人,仗义每从屠狗辈。”因此,民间有圣人曰“关公”,走上前台有圣人曰“孔孟”;“孔曰成仁,孟曰取义。”道理就是这样来的,绝不是什么“以暴力取天下”。不要把做人最根本的东西忘记了。“洞明世事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因此,随便吼几句《大风歌》就让无数的文人称奇惊叹了。

我们回过头来看流传最广泛的古典名著《水浒传》里,那坐第一把交椅的哪个是流氓出身?白衣秀才王伦?托塔天王晁盖?及时雨宋江?或者是宋江假惺惺揖让之间的玉麒麟卢俊义?细一推究,哪一个也不是,这结论会不会让一些学者傻眼呢。

我是最有资格做老大的流氓,可惜书读多了一点。很多认识我的人觉得,凭我气概不在社会上混点名堂,真是浪费人才。我当然是老江湖,从来不信这个邪,犯不着以卵击石,外面这点装扮关键时刻不顶用。也从来就明白,社会上以身犯险,作恶多端的人不见得是真流氓。多的是出身中等家庭,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他们因为有所凭籍而无所顾忌。如果配上豁达大度的作风和个性,象刘邦、宋江一样,够点义气拿钱财接济一些流氓,没办法,做流氓的只能拿命来还这个人情了。

而真正的“流氓”在没有勾结成团伙之前,势力单薄,无所凭籍,自然不敢轻易以身试法。虽然“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也只能从单一的个体而言,是“光脚的人”留给自己的一句壮气话。意思是什么也没有了,只得拿命跟你拼了;这实在是迫不得已,忍无可忍以后的事了。从社会结构上观察,光脚的从来就害怕穿鞋的,走路不方便不说,真的要打起架来就容易被穿鞋的踹成内伤。不要以为王朔说的“我是流氓我怕谁”地道,这话儿改过来应该是:“我是流氓我怕你。”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