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心悟:短 脉

      医学 2005-1-20 10:24
田淑霄

  (一)脉象
  短脉的特点是两头短绌,寸尺不能满部。
  (二)脉理与主病
  1.常脉
  秋之常脉浮而短涩。肺与秋相应,肺之平脉亦浮而短涩。秋气敛肃,人亦应之,气血内敛,不能充分充盈鼓荡血脉,故脉见短。此乃平脉。
  2.病脉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短则气病。”气病不能帅血而行,充盈鼓荡于血脉,致两头短绌而为短脉。所谓气病,包括气虚与气郁两类。
  (1)气虚:气虚者,既无力鼓荡血脉,又无力帅血以充盈血脉,致脉短。其短,乃因虚所致,故必短而无力。如《伤寒论》211条:“发汗后,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此即阳虚而短。
  (2)气郁:导致气郁的原因,可因七情所伤,亦可因于痰饮、食积、瘀血、火郁等邪气壅遏,阻滞气机,可致脉短。其短,乃因邪实气郁所作,必短而有力,兼有不肯宁静之感。如杨仁斋云:短脉,“无力为气虚,有力为壅,阳气伏郁不伸之象。”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