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积件系统标准化方案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学课件、积件系统、标准化
一、阅读背景
1、了解教育信息化,以及懂得计算机在教学上的应用。
2、接触过课件,或者用课件上过课。
3、了解资源标准、理解标准化的重要作用。
4、了解什么是积件,知道积件与教学课件的区别。(参见黎加厚教授的《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
二、背景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首先表现在老师们在教学中频繁使用课件。我国党和政府对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对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作了专门阐述。同时教育部也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90年代,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在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资源与软件建设、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及运用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集中表现在:1、教师更适应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更重视应用计算机的功能来提升教学效果。2、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的水平大为提高,许多教师个人制作的课件甚至可以媲美商业作品。3、在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方面正在逐步提高,许多教师都认识到计算机不是万能的,只有合理的使用它才会事半功倍。4、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大为增加,许多农村小学也用上了计算机,农村孩子也从小接触到了计算机。5、相关的软件公司、服务商正在迅速增多,这也从一方面反映出这一领域的热度。
对于许多一线的学校、一线的教师来说,接触的最多的是教学课件。教学课件在当前来说还是最好的应用方式,因为普遍来说,许多学校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购买了很多套的教学课件,囊括了几乎所有主要课程的全部教学课件。也进行了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方面的培训。比如我所接触的一个学校,不仅购买了1-6年级语文、数学、常识的所有教学课件,还购买了3套资源库,总投资不下20万吧。可以说资料已经非常齐全了,现阶段教学课件还有很大的使用价值。但是现在的教学课件却有许多先天的缺陷:1、教学课件缺乏灵活性,形式单一,一般情况下只能为一节课服务,为一个班级服务,为一个地区服务,它无法考虑使用者的实际情况。因为教育是一个人性化的工程,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人为的设定了每个教师上课的程序,那么教师就变成了课件的播放者,而不是教育的组织者和引导者。2、资源浪费严重,许多教师制作出来的课件,仅仅使用了一次,有些甚至连一次也没有使用就放在抽屉里了。从90年代开始使用课件开始,沉积下来的课件少说也有几万个,但它们并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这非常值得思考。3、制作费时费力,通常教师们自己制作一个课件是非常得不偿失的,因为教师们必须从一砖一瓦开始制作课件,从一砖一瓦到高楼大厦,其间的工作量是非常惊人的。对于一个熟练应用计算机的教师来说制作一个精美的课件大约要花费15-20小时。这对于普通教师来说是非常不现实的。4、现阶段,制作课件的门槛还是太高,一般来说制作教学课件无非是用几个工具: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FrontPage、方正奥思、Director以及专业程序语言,要熟练掌握这些软件的使用非常困难,而当前还没有出现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的一个课件制作系统。5、课件无法共享,由于课件大多为可执行文件,要想共享课件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只想使用某个课件的某个部分更为困难,这也限制了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
正是在这样的背下,积件这个概念就产生了。积件是把要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包装成一个个“小包”,教师经过自己的组织成为一个崭新的课件。可以看出积件是有很大优势的,几乎没有课件的所有缺陷。国家教育部也非常赞同这个想法。我国现在尚没有一个成熟的积件系统。当前有研究的积件系统也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1、积件没有标准化,这是一个最突出的问题,积件的标准是什么?积件是什么样的?积件应该怎样定义?等等都是殛待解决的问题。2、积件系统缺乏开放性,基于各种原因,有一些试行的积件系统做成了封闭式的,这样做严重阻碍了积件的发展。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下积件才能蓬勃发展。3、积件的理论研究没有跟上,国内研究积件的主要是上海的黎加厚和湖南的彭绍东,他们对于积件的研究非常深入,但是我们缺少一大批像这样的研究人才。比如积件与网络课程的整合、积件与传统教学的互补等等最新研究很少有人涉及。4、国家投入不足,积件远不同于课件,积件系统应该也必须要有政府的参与,因为这涉及到标准的制订、资源的收集、积件编排系统的研制,想几个人短时间内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为什么要制订积件系统标准
积件系统标准是积件系统里面的核心,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最为复杂的一个部分。
四、积件的定义
那么积件到底是什么呢?它应该是能够解决一个问题的一个部件。核心是能解决一个问题,所谓解决一个问题指的是每一个部件都要有实际的用途,使用它来干什么?要达到怎样的效果?等等……只要符合了上面的要求,它就是一个积件。
五、积件标准
适应带宽:50K及以上
显示大小:可以任意缩放
文件大小:500K以下(特殊情况可以达到500K-5M)
主要文件格式:图片、文本、FLASH动画、在线MP3、在线录像
播放方法:使用自编的播放器。
实现方式:WEB网页
六、积件的组合标准
积件必须组合成课件之后才能完整的运行,但是怎样组合积件,这里我们使用标记语言来松散的组织这些资源。以纯文本的方式来描述之些资源的表达方式(部分内容参看了HTML的设计)该语言比HTML的标记要少,但是表达能力非常强大,尤其比较适合多媒体CAI课件的描述工作。特有的事件与代码节,使该标记语言的扩展能力非常强大,以至可以实现复杂的交互。
多媒体标记语言(以HTTP协议为基础)
字体样式:<font[=名字 ][bkcolor= ][color= ][size= ][name= ][align= ][style= ]>说明</font>
格式化文本:<Text[=名字 ][font= ][x= ][y= ][h= ][w=]>文本</text>
图像:<image[=名字 ]url=地址[x= ][y= ][w= ][h= ][style= ]>说明</image>
形状:<shape[=名字][psize= ][pcolor= ][bcolor= ][bstyle= ]>绘制语句</shape>
热区:<rect[=名字][x= ][y= ][w= ][h= ]>说明</rect>
按钮:<button[=名字][img1= ][img2= ][sound= ]>说明</button>
美术文本:<dtext[=名字][font=名字][style= ][x= ][y= ][w= ][h= ]>文本</dtext>
表格:<table[=名字][x= ][y= ][w= ][h= ][bcolor= ][color= ][psize= ]>
<tr [h= ]> <td [w= ]></td></tr>
</table>
声音:<soung[=名字]url= [play=是否立即播放][x= ][y= ]>说明</sound>
录像:<video[=名字]url= [play=播放][x= ][y= ][w= ][h= ]>说明</video>
超链接:<a[=名字]url= [target= ]>链接内容</a>
文本框:<edit[=名字][x= ][y= ][w= ][h= ][font= ][value= ]>说明</edit>
插件:<object[=名字]url= id= [x= ][y= ][w= ][h= ][fname= ]>说明</object>
开始和结束:<cai></cai>
头部:
标题:<title>标题</title>
主体:
事件:<event></event>事件可以如下定义
function 名字.事件名{代码;}
代码:代码代码块一般在程序的最后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学课件、积件系统、标准化
一、阅读背景
1、了解教育信息化,以及懂得计算机在教学上的应用。
2、接触过课件,或者用课件上过课。
3、了解资源标准、理解标准化的重要作用。
4、了解什么是积件,知道积件与教学课件的区别。(参见黎加厚教授的《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
二、背景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首先表现在老师们在教学中频繁使用课件。我国党和政府对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对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作了专门阐述。同时教育部也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90年代,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在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资源与软件建设、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及运用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集中表现在:1、教师更适应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更重视应用计算机的功能来提升教学效果。2、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的水平大为提高,许多教师个人制作的课件甚至可以媲美商业作品。3、在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方面正在逐步提高,许多教师都认识到计算机不是万能的,只有合理的使用它才会事半功倍。4、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大为增加,许多农村小学也用上了计算机,农村孩子也从小接触到了计算机。5、相关的软件公司、服务商正在迅速增多,这也从一方面反映出这一领域的热度。
对于许多一线的学校、一线的教师来说,接触的最多的是教学课件。教学课件在当前来说还是最好的应用方式,因为普遍来说,许多学校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购买了很多套的教学课件,囊括了几乎所有主要课程的全部教学课件。也进行了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方面的培训。比如我所接触的一个学校,不仅购买了1-6年级语文、数学、常识的所有教学课件,还购买了3套资源库,总投资不下20万吧。可以说资料已经非常齐全了,现阶段教学课件还有很大的使用价值。但是现在的教学课件却有许多先天的缺陷:1、教学课件缺乏灵活性,形式单一,一般情况下只能为一节课服务,为一个班级服务,为一个地区服务,它无法考虑使用者的实际情况。因为教育是一个人性化的工程,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人为的设定了每个教师上课的程序,那么教师就变成了课件的播放者,而不是教育的组织者和引导者。2、资源浪费严重,许多教师制作出来的课件,仅仅使用了一次,有些甚至连一次也没有使用就放在抽屉里了。从90年代开始使用课件开始,沉积下来的课件少说也有几万个,但它们并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这非常值得思考。3、制作费时费力,通常教师们自己制作一个课件是非常得不偿失的,因为教师们必须从一砖一瓦开始制作课件,从一砖一瓦到高楼大厦,其间的工作量是非常惊人的。对于一个熟练应用计算机的教师来说制作一个精美的课件大约要花费15-20小时。这对于普通教师来说是非常不现实的。4、现阶段,制作课件的门槛还是太高,一般来说制作教学课件无非是用几个工具: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FrontPage、方正奥思、Director以及专业程序语言,要熟练掌握这些软件的使用非常困难,而当前还没有出现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的一个课件制作系统。5、课件无法共享,由于课件大多为可执行文件,要想共享课件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只想使用某个课件的某个部分更为困难,这也限制了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
正是在这样的背下,积件这个概念就产生了。积件是把要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包装成一个个“小包”,教师经过自己的组织成为一个崭新的课件。可以看出积件是有很大优势的,几乎没有课件的所有缺陷。国家教育部也非常赞同这个想法。我国现在尚没有一个成熟的积件系统。当前有研究的积件系统也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1、积件没有标准化,这是一个最突出的问题,积件的标准是什么?积件是什么样的?积件应该怎样定义?等等都是殛待解决的问题。2、积件系统缺乏开放性,基于各种原因,有一些试行的积件系统做成了封闭式的,这样做严重阻碍了积件的发展。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下积件才能蓬勃发展。3、积件的理论研究没有跟上,国内研究积件的主要是上海的黎加厚和湖南的彭绍东,他们对于积件的研究非常深入,但是我们缺少一大批像这样的研究人才。比如积件与网络课程的整合、积件与传统教学的互补等等最新研究很少有人涉及。4、国家投入不足,积件远不同于课件,积件系统应该也必须要有政府的参与,因为这涉及到标准的制订、资源的收集、积件编排系统的研制,想几个人短时间内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为什么要制订积件系统标准
积件系统标准是积件系统里面的核心,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最为复杂的一个部分。
四、积件的定义
那么积件到底是什么呢?它应该是能够解决一个问题的一个部件。核心是能解决一个问题,所谓解决一个问题指的是每一个部件都要有实际的用途,使用它来干什么?要达到怎样的效果?等等……只要符合了上面的要求,它就是一个积件。
五、积件标准
适应带宽:50K及以上
显示大小:可以任意缩放
文件大小:500K以下(特殊情况可以达到500K-5M)
主要文件格式:图片、文本、FLASH动画、在线MP3、在线录像
播放方法:使用自编的播放器。
实现方式:WEB网页
六、积件的组合标准
积件必须组合成课件之后才能完整的运行,但是怎样组合积件,这里我们使用标记语言来松散的组织这些资源。以纯文本的方式来描述之些资源的表达方式(部分内容参看了HTML的设计)该语言比HTML的标记要少,但是表达能力非常强大,尤其比较适合多媒体CAI课件的描述工作。特有的事件与代码节,使该标记语言的扩展能力非常强大,以至可以实现复杂的交互。
多媒体标记语言(以HTTP协议为基础)
字体样式:<font[=名字 ][bkcolor= ][color= ][size= ][name= ][align= ][style= ]>说明</font>
格式化文本:<Text[=名字 ][font= ][x= ][y= ][h= ][w=]>文本</text>
图像:<image[=名字 ]url=地址[x= ][y= ][w= ][h= ][style= ]>说明</image>
形状:<shape[=名字][psize= ][pcolor= ][bcolor= ][bstyle= ]>绘制语句</shape>
热区:<rect[=名字][x= ][y= ][w= ][h= ]>说明</rect>
按钮:<button[=名字][img1= ][img2= ][sound= ]>说明</button>
美术文本:<dtext[=名字][font=名字][style= ][x= ][y= ][w= ][h= ]>文本</dtext>
表格:<table[=名字][x= ][y= ][w= ][h= ][bcolor= ][color= ][psize= ]>
<tr [h= ]> <td [w= ]></td></tr>
</table>
声音:<soung[=名字]url= [play=是否立即播放][x= ][y= ]>说明</sound>
录像:<video[=名字]url= [play=播放][x= ][y= ][w= ][h= ]>说明</video>
超链接:<a[=名字]url= [target= ]>链接内容</a>
文本框:<edit[=名字][x= ][y= ][w= ][h= ][font= ][value= ]>说明</edit>
插件:<object[=名字]url= id= [x= ][y= ][w= ][h= ][fname= ]>说明</object>
开始和结束:<cai></cai>
头部:
标题:<title>标题</title>
主体:
事件:<event></event>事件可以如下定义
function 名字.事件名{代码;}
代码:代码代码块一般在程序的最后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