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顺:中国时尚文学与杜拉斯、村上春树、日本动漫

      评论 2006-6-24 12:53
黄忠顺:中国时尚文学与杜拉斯、村上春树、日本动漫
来源:美学研究 日期:2006年3月28日 作者:黄忠顺 阅读:472 

【内容提要】当前中国时尚文学最热衷于追逐和效仿的,莫过于法国作家杜拉斯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了,而后又有日本动漫的强劲影响显现出来。时尚小资女性文学对杜拉斯的效仿,一是其《情人》成为这些作家"身体写作"的师从文本;二是其叙述方式及语言成为这批作家的艺术追求。村上春树以其令人心旌摇曳的忧伤传达西方消费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对青春文学造成广泛影响。以《幻城》为代表的奇幻文学的出现,显示了在铺天盖地的日本动漫熏染中成长起来的郭敬明们一代所享有的与前辈完全隔膜的文学影响资源。而由村上春树、日本动漫的影响所呈现的,是一条应予重视的西方→日本→中国之时尚大众文化影响的国际航线。
 【关键词】当前中国时尚文学/小资女性文学/青春文学/奇幻文学/影响
   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西方文学、西方价值观对当前中国文学创作的影响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那种每位"新潮"、"先锋"作家背后都站着一至几位诸如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等文学导师的情况已经罕见,在借鉴西方这一点上已经变得比较从容自持了;而且,出现了一种将艺术的创新资源转向本民族传统的创作走向。反而是当前沸沸扬扬的时尚的大众文学更热衷于追逐和效仿域外浪潮,浮躁的跟风模仿现象比较严重。最近几年,中国时尚文学创作最热衷于追逐和效仿的,莫过于法国的马格丽特·杜拉斯和日本的村上春树;近来又有日本动漫的强劲影响显现出来。
      杜拉斯与女性小资文学创作
  虽然王道乾早在1980年就在《外国文艺》上翻译了杜拉斯的《情声如诉》,但杜拉斯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影响主要是从90年代的女性主义写作开始的。林白、陈染等对女性个体的性经验、性欲望和性幻想以及同性间微妙感情关系的书写,是杜拉斯对她们影响的表现。因为杜拉斯的自传体小说《情人》对这些边缘陌生的经验早有暧昧而大胆的披露。杜拉斯对这批已届中年的作家的影响至今不绝。比如,虹影近作《绿袖子》就明显地存在着《广岛之恋》的投影。而杜拉斯成为当前时尚的小资女性文学创作热衷效仿的对象,则是从卫慧开始的。在《上海宝贝》出版以来的"美女作家"的另类风潮中,卫慧们言必称杜拉斯。通过"网易"网站进行搜索,可以阅读到420页跟杜拉斯有关的中文网页。而"安妮宝贝工作室"、"旌旗书屋"等网站都有详细的杜拉斯的资料、图片和相关文章。一些出版社也在1999—2000年间大规模地出版杜拉斯及相关作品。比如,1999年10月,作家出版社推出由陈侗、王东亮主编的《杜拉斯选集》三册;2000年1月,春风文艺出版社推出了由许钧主编的《杜拉斯文集》十五卷,网罗了作家从步入文坛到去世各个阶段的代表作二十五部,包括小说、电影、戏剧、随笔等各种形式。在出版社与新传媒联手作业下,"杜拉斯热"如火如荼。一方面,时下中国的"小资"们有"住小户型、开宝来车、吃哈根达斯、喝星巴克、看伊朗电影、读杜拉斯"之说,而且BoBos(布波族)也加入到追捧杜拉斯的行列;另一方面,"在文学界,几乎没有一个女作家没有读过杜拉斯[1]。于是,时尚小资与女性作家的结合构成了杜拉斯影响当前中国文学创作的特点。
  杜拉斯的这种影响几乎是彼此重复地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杜拉斯的《情人》成为这些作家"私人叙事"、"身体写作"和"另类小说"的师从文本。有人指责赵凝的《一个分成两瓣的女孩》是"身体写作"。赵凝将其中大胆表达的另类性经验转录一段后得意地宣称,这"是中了杜拉斯的'毒'之后写出的作品,杜拉斯使我理解到写作那种自由自在状态的可贵"[1]。有记者问伊能静:有人说你写这本书(指《索多玛城》——引者注)是挑战情色女作家,你怎么看?伊能静答道:说我是情色女作家是对我的最高赞扬。我一直希望能像杜拉斯一样,写到东方情色的最高点[2]。从卫慧的《上海宝贝》在封面标明"半自传体小说",到"半自传体"流行,再到木子美"日记",都可以说与杜拉斯《情人》的"女性自传体"有着一定的师承关系;只不过由于消费主义价值观及其市场化的推力而一路走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越来越没有了杜拉斯的"含混"与遮掩罢了。二是杜拉斯的叙述方式,尤其是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这批作家的艺术追求。杜拉斯在法国一向被视为"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她一生致力于小说形式的不断创新和探索,以文体艰涩而著称。即使她晚年从先锋立场后撤一步的通俗作品《情人》,也具有比较典型的现代小说艺术的特征。她对这批时尚女作家的影响,虽然常常主要地体现在上述前一方面,但"时尚"与"另类"的范围,在这批女作家中也是包含到文体形式层面的。因为文体形式像杜拉斯那样的别致,在这里也是一种小资的"品位"。所以,她们喜欢大谈在《情人》中杜拉斯的"叙事方式斑斓交错"如何"影响了我的叙事方式"[1],喜欢在自己的创作中弄一些杜拉斯式的非线性叙事、祈祷文式的充满音乐感和象征性的语言、跳跃性的短句等等。这种风气从70年代女作家安妮宝贝们一直影响到80年代"最富才情的女作家"张悦然。
  综观安妮宝贝的创作,不仅其女主人公似乎都期待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杜拉斯,而且其语言文体方面也有一种越来越走近杜拉斯的倾向。将她晚近创作的《蔷薇岛屿》与杜拉斯的语言进行对比,能够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杜拉斯的简短的跳跃的句子:
  15岁半。渡河。
  她,我们,她的孩子们。她哭了。
  我和她一起哭。我撒谎了。
  在简洁之上,杜拉斯用反复使小说的语义漂浮起来:
  空气是蓝色的,可以抓在手里。蓝色。
  轻轻的一阵耳鸣,眼前一片云雾,一片。
  我跑。因为我怕黑暗,我跑着。我越跑越快。
  而在安妮宝贝的《蔷薇岛屿》中,同样存在刻意造成的大量简洁和极富节奏感的反复。安妮宝贝把这一充满诡异气氛的句式发展得更为极端:
  关于爱。行走。行走。
  行走。不说话地行走。只是行走。
  大海。除了大海。还是大海。
  从不表达。不习惯,也找不到方式。所以不表达。从不表达(注:此处的比较,依据孔新人的《织茧自入——〈蔷薇岛屿〉与杜拉斯》,见《当代文坛》,2003年第5期。)。
  至于张悦然,出道不久,网上对她的评论就是:"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张悦然极富独创个性的小说语言。她的小说语言……多以短句子见长,句子之间时间和空间的转换移动往往具有跳跃性,给人以极强的画面感……很多读者认为张悦然的文笔酷似法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3]。虽然张悦然极力否认她创作前读过杜拉斯,但考虑到"80后"这批作者相互间存在的严重模仿现象,其未曾直接面对杜拉斯而文笔"酷似"的现象,正说明了杜拉斯对这批女性小资文学创作的影响具有相当的扩散性。即杜拉斯的影响已经主要的不是直接来自杜拉斯,而是其他的受影响者。受影响者之间有意无意的仿效,成为当前女性小资文学创作的一种普遍风气。
      村上春树与小资青春文学
  日本畅销书作家村上春树在当前中国的风行,从下面一组数字的对比中可见一斑:在"网易"上进行搜索,可以阅读到与村上春树有关的中文网页4400页、与马尔克斯有关的中文网页475页、与福克纳有关的中文网页309页、与大江健三郎有关的中文网页312页。马尔克斯几乎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中国文学创作影响最大的作家,但他所占的中文网页只是村上春树的12%。村上春树的青春文学《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多达六个版本。后出的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本子自2001年2月至2004年6月,已经印刷20次,计92万多册。而且,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村上春树文集》,收集了村上春树全部小说在内的作品25种。翻开时下中国的小资青春文学,村上春树小说那种以修辞的华丽支撑作品的感情、人物、逻辑,那种青春游戏的活跃因素,那种都市时尚色彩的意味,那种男女主人公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可以找到自由而有些随意和颓靡的爱情,真是比比皆是。甚至村上春树式的幽默与比喻(诸如:"绿子在电话的另一头默默不语,如同全世界所有的细雨落在全世界所有的草坪上一般的沉默在持续",以及"就像观看天空裂缝似的盯着我的眼睛"之类)、村上春树式的人物对话(诸如:"我们怎么办,午饭?"雨转向诗人。"我记得我们大约一小时之前做细面条吃来着。"诗人慢条斯理地回答,"一小时前也就是十二点十五分,普通人大概称之为午饭,一般来说。""是吗?"雨神色茫然。"是的。"诗人断言)也是俯拾即是。尤其是忧伤、孤独、无奈的情绪,可以说《挪威的森林》已经使中国的大半青春文学染上了这种时尚病。从安妮宝贝们到郭敬明到"种植青春忧伤纯净的花朵"(注:网上有一篇文章,标题是《张悦然——种植青春忧伤纯净的花朵》,http://www.sun.sdu.edu.cn)的张悦然,一路忧伤过来。
  作为小资青春文学的作家,如果又是个女性,那么,她的创作既受杜拉斯的影响,又受村上春树的影响,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上面提到的安妮宝贝可说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个案。
  虽然安妮宝贝自称"基本上是不喜欢看外国文学的人"[4],但考察她自《告别微安》以来所发表的近乎全部小说创作,笔者看到无论是杜拉斯的影响还是村上春树的影响,都是十分明显的。她那种华丽的文风,那种总是与唯美、伤痛、孤独、颓废脱不了关系的故事,那些另类人物,那些随意和颓靡的爱情(青春靓丽的时尚女郎,无辜地等待世界在她们面前层层展开,却多半年纪轻轻不是自杀也是自怨,使人们看到的是青春的悲哀),总是让人想起村上春树,虽然那其中的另类人物已经被杜拉斯化了——绝望的性爱,无言的别离。而这些人基本上无父无母,没有上级与下属,这无疑又是村上春树式的。村上春树说他讨厌日本传统小说特别是"私小说"中那种乱糟糟潮乎乎的家庭关系、亲戚关系以及人事关系。据说他这样写"是出于他要把主人公塑造成高度消费社会里的个人主义象征的需要"[5]。而且,像村上春树一样,安妮宝贝也喜欢在作品中开列商品名称、唱片名称、进口酒之类的名称(这在安妮宝贝那里,是小资身份的一种标志)。甚至还有某些更为具体的相似。比如,安妮宝贝的《彼岸花》中那个时尚、另类的"我"——
  25岁,单身,靠电脑和数学杂志编辑的电子信箱生活,用稿费换取脱脂牛奶、鲜橙汁、燕麦、苹果、新鲜蔬菜、咖啡等等。在三个月里,抽掉了三十包红双喜。逛了八十次街。泡吧五十次,约会过几个男人。卖文三十万字。吃掉镇静剂三瓶。
  这不仅让人想起村上春树的那些时尚、另类的"我",而且,那种数字格外具体的句子,与村上春树的习惯表达可谓如出一辙:
  同一个在公司工作的女孩相识,四年前结了婚,两个月前离了。原因一言难尽。养一只老公猫。每天吸烟四十支,死活也戒不掉。有三条西装六条领带,还有过时唱片五百张。埃勒里·奎因小说里的犯人姓名全部记得,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也一本不缺,但只读了一半。夏天喝啤酒,冬天威士忌[6](P41)。
  如果说先锋作家杜拉斯的影响,对安妮宝贝来说,显然有一种着意的追求在其中,那么,村上春树作为一个时尚的畅销书作家对安妮宝贝创作的影响,似乎主要是一种耳濡目染的自然化过程,主要是受村上春树影响的众多青春文学所构成的文学环境的影响结果。
      日本动漫的影响
  关于日本动漫对当前中国时尚文学的影响,郭敬明2003年出版的《幻城》是个有趣的个案。这部作品的出现曾使一批中年作家和批评家看呆了眼也看走了眼。北京大学的曹文轩教授在为《幻城》作序时虽担心"捧杀"却仍然情不自禁地极尽捧赞,称"这是一本奇特的书",它"对虚构的虚构","那种被我称之为'大幻想'的幻想","使中国小说几十年如一日地平庸"出现了转机,"作品的构思,更像是一种天马行空的遨游。天穹苍茫,思维的精灵在无极世界游走,所到之处,风光无限";陈晓明教授则把郭敬明小说中的片断与梅特林克的作品片断并置在一起,暗示《幻城》有着可与文学大师平起平坐的地位。上海大学的王鸿生教授在上海作协和春风文艺出版社为这部作品召开的研讨会上称自己被《幻城》打懵了,说他读了《幻城》特别感动、惊喜……等等。事后他们从郭敬明的同辈同好在网上指认这部作品与日本漫画的关系中才发现,他们对《幻城》的过高评价源于他们这一代人对"80后"的文学作者所享有的文学影响资源的完全隔膜。
  从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漫画开始进入中国。一开始,日本漫画是以动画片的形式进入中国的。到80年代末,随着中国连环画的式微,日本漫画书如潮水一般涌向中国市场。随着电子游戏机和个人多媒体电脑进入千万个家庭,又带来了日本动漫游戏的风靡。一项针对福建省政和县书店漫画书销售的调查显示:在所调查的6个书店中,平均每个书店有218种漫画书;一个县城共有380—450种漫画书,其中95%为日本漫画书,其余为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和大陆等地的漫画书,而这区区5%也是刻意模仿日本的漫画。在这个调查中,还包括了一个对从初一到高三六个班325名学生每天看漫画所占时间的调查。其中,4小时以上者18人,3—4小时者62人,2—3小时者11人,1—2小时者16人,1小时以内者218人[7]。如果再考虑到这些学生在日本动画片及其动漫游戏上所消耗的时间,完全可以说,日本动漫已经相当程度地取代了他们课余对其他文学艺术样式的接受。郭敬明们就是在这种铺天盖地的日本动漫熏染中成长起来的一代。
  虽然《幻城》是否模仿日本CLAMP的几部漫画(《圣传》、《X》等)尚存争议,但不容否定的是,不仅《幻城》的想象世界与《圣传》的想象世界存在源流关系,而且,它们之间还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比如,《圣传》里有擅长音律的干达婆王,随身带的一把琴,到了关键时刻能当武器用,而《幻城》里也有会弹琴的潮涯,继承上古神器无音琴,巫乐族的王,她的琴后来也成了厉害的暗器;《圣传》中的阿修罗和《幻城》里的星轨都反复说"我是个不该出生的孩子"这句话;《圣传》中有"姐,请你自由地……",《幻城》中有"哥,请你自由地……",等等,不一而足。而且,日本漫画那种庞大华丽的、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那种唯美中性的人物,那些曲折而忧伤的爱情故事,无一不在这部作品中留下了独特的影响。
  《幻城》是近年新兴的,正处于蓬勃发展期的中国现代奇幻文学的代表。现代奇幻文学源于西方,托尔金的《魔戒》是奇幻文学的现代始祖。奇幻文学后来跨媒体的扩张使电影、电视、游戏、动画、漫画等无不留下了它的身影。西方的奇幻文学进入日本后,出现了大量的动漫游戏作品。它们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就开始进入中国。个人电脑的普及使西方奇幻风格的电脑游戏也开始进入国人的视线,尤其是《哈利·波特》的热销造成了中国青年一代大量的奇幻迷。这些奇幻迷们对西方奇幻文学的熟悉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传统文学和文学翻译者(注:在网上,你只要输入"魔戒",就可以搜到读者网上抨击译者对《魔戒》及托尔金不熟悉导致的各种误译。《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在本土出版仅三个月就有了人民文学出版社首印80万册的中文简体本。即便这样,国内的"波特"迷还是等不及引进版的翻译期,开始在网上拿出来了有质量的自行翻译,结果引出一场关于"网络侵权"的讨论。)。但就当前中国的奇幻文学创作来看,虽有仿西式奇幻、日式奇幻之分,笔者调查魔界奇幻文学网(http://www.mojie.net)、龙的天空(http://www.dragonsky.net)、奇幻网(http://www.1101 ong.com)、天人之境(http://www.trzj.org),以及《奇幻》杂志,所得出的结论正如一论者所指出的,还是"日本漫画对他们影响最大"[8]。不仅在数量上受日本动漫影响的占有60%以上,而且那种受日本漫画华丽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故事,和唯美中性的人物,以及曲折而略带忧伤的爱情故事影响的作品,显然更易于抵达中国读者的心灵,更受中国青少年的欢迎。作为这类奇幻文学的代表,《幻城》自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1月首印以来,至今已16次印刷,印数达百万册。
      西方→日本→中国:影响时尚文学的国际航线
  综观当前中国时尚文学所受杜拉斯、村上春树和日本动漫的影响,表面看来,只有杜拉斯属于来自西方的影响,而村上春树和日本动漫则属于东方文艺系统。其实,无论是村上春树,还是日本动漫,一定意义而言,它们都应归属于西方文艺影响中国的系列,不同的是多了一个中转站而已。
  日本漫画虽然有其自身的民族文化传统,但它的飞跃发展时期,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军占领了日本,在日本废除战时法令,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转型,推行一系列民主化的改革措施,使得日本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以及文化观念、思想观念、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于日本国力再度崛起的意义不亚于第二次"明治维新",而由此也带来了美国文化在日本的无孔不入。尤其是日本的青少年群体,他们在文化态度上非但没有对占领国表示敌意,而是完全相反,表现出十分的向往和崇拜。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西方的奇幻之风长驱直入。一时间,超人、神灵、魔力、转世、占卜、科幻等等,风靡日本的漫画和动画。日本动漫就在这种奇幻之风中强劲地发展起来,并终于跃升为与日本汽车、家电产品并驾齐驱且著称于世的文化产业。
  日本动漫对当前中国时尚文学的影响,实际上是西方奇幻文艺、或者说是美国文艺中转日本,在日本经过东方文化"亲和"化处理之后进入中国的。
  村上春树的影响也是如此。村上春树虽然是日本土生土长的作家,但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正如他本人所说,他同日本文学传统联系不多,他崇尚的是美国当代作家司各特·菲兹杰拉德、莱蒙德·钱德勒、杜鲁门·卡波特、厄普代克等,并大量翻译了他们的作品,深得神髓。他反复研读菲兹杰拉德的《冬天的梦》和《再访巴比伦》多达二十遍,已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因此,无论其价值观念、艺术构思、作品文体,还是"感受性"上,"给他创作以深刻影响的也就是这些美国作家"[5]。在他的作品中,有的是西方的威士忌、白兰地名称,却从来不出现日本清酒之类;有的是西方的名牌服装的商标名称,却从来不出现日本和服;有的是西方的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名称,却从来不出现日本"演歌";有的是西方作家作品名称,却难得见到日本作家作品……。日本有评论家甚至认为,将他作品的人物和地点替换成任一西方国家中,也不会妨碍其情节的发展。虽然我们仍然不难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学那种特有的委婉细腻、阴柔之美,那种令人心旌摇曳的伤感、悲悯的氛围和韵味绵长的艺术情调,但这恰恰表明,村上春树其实是一种不失东方审美"亲和力"的西化文学,其中充满的是西方的消费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由村上春树、日本动漫所呈现出来的西方→日本→中国这样一条时尚大众文学影响之国际航线,在当前的电视时尚娱乐节目中同样呈现出来;即大陆模仿港台,港台模仿日本,日本模仿美国。当前流行的"新人类"这个典型地体现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消费主义文化观念及其生活方式的类群概念,也是最先由日本博报堂编写的《日本新生代》提出,再由香港学者马家辉所著《都市"新人类"》给予全面描述,然后在中国大陆都市青少年及其青春文学中风行的。这一现象颇值得研究者重视。
  如果说,明治维新后一度呈现全盘西化的日本文学,曾充当了中国文学接受欧美影响的重要中介,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前三十年的中国文学话语的现代转型的话;那么,当前的西方→日本→中国这样一条时尚大众文化影响之国际航线,对中国文学的新的历史转型,以及年轻一代国人文化观念的重塑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呢?看来,给出答案尚需时日。
【参考文献】
  [1]赵凝.我是一名杜拉斯"中毒者"[J].国外文学,2002(4).
  [2]伊能静要做东方"杜拉斯"[N].青年报,2004—03—30.
  [3]张悦然携新书《十爱》与读者暑期相约[EB/OL].http://www.21cbi.com/Article/20047/4919.htm
  [4]安妮宝贝.重读杜拉斯[EB/OL].http://www.anhuinews.com/history/system/2004/08/02/000703164.shtml
  [5]林少华.村上春树文集·总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6]村上春树.寻羊冒险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7]吴月汕,陈胥.日本漫画黑市流毒 非法引进暗箱操作[J].出版参考,2001(7).
  [8]叶祝第.奇幻小说的诞生及创作进展[J].小说评论,2004(4).


【作者简介】黄忠顺,东莞理工学院中文系教授。

【原文出处】河北学刊
【原刊地名】石家庄
【原刊期号】200503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