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
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然后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两侧,结果在光具座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也得不到蜡烛的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情况)
2、当物体距离凸透镜是20cm,的时候,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出现_________的像,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________(评:从物距和相距的大小关系上判断像的特征是比较新的变式)
二、不等式求解焦距范围型习题:
类型一:求焦距:
1、某同学把一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移动到距离凸透镜9cm,的时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cm,B、8cm, C、6cm, D、4cm,
2、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40cm,的位置,另一侧14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二:求焦距,给物距,判断像的性质:
1、当物体距离凸透镜16cm,的时候,光屏上能成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向着原理凸透镜的方向移动16cm,移动光屏后,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__的像(填:放大、等大 或缩小)
2、当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的时候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的时候所成的像一定是:
A、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像 B、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像 C、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3、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另一侧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0cm,的位置,得到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三、关于凸透镜成像实验无论如何也得不到像的问题的分析:
分三种情况:
1、依次固定透镜,蜡烛,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实像:
原因:三心不同高;物距小于等于焦距;物距太小,相距太大,光屏移动不到成像的位置
2、顺次固定透镜,光屏,无论如何移动蜡烛,光屏中都没有实像:
原因:三心不同高;光屏位于焦点或是焦点以内
3、顺次固定蜡烛、光屏无论如何移动透镜,光屏中都没有清晰的实像:
原因:三心不同高、蜡烛和光屏的距离小于4f,
四、关于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中的说法的改变:
射向凹透镜虚焦点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变成了平行光
五、关于典型改变光路图的其中方案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分析思路:
无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应该先确定光线的性质(是平行烛光周的光,还是汇聚到焦点的光,或是发散的光);然后根据后者确定焦点的位置;然后根据焦点的位置和平行于烛光周的平行光确定透镜的烛光周-然后根据入射、折射光线的焦点向透镜的烛光周做垂线垂足就是透镜的光心,然后作出透镜。可以作为论文的线索。
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然后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两侧,结果在光具座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也得不到蜡烛的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情况)
2、当物体距离凸透镜是20cm,的时候,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出现_________的像,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________(评:从物距和相距的大小关系上判断像的特征是比较新的变式)
二、不等式求解焦距范围型习题:
类型一:求焦距:
1、某同学把一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移动到距离凸透镜9cm,的时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cm,B、8cm, C、6cm, D、4cm,
2、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40cm,的位置,另一侧14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二:求焦距,给物距,判断像的性质:
1、当物体距离凸透镜16cm,的时候,光屏上能成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向着原理凸透镜的方向移动16cm,移动光屏后,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__的像(填:放大、等大 或缩小)
2、当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的时候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的时候所成的像一定是:
A、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像 B、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像 C、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3、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另一侧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0cm,的位置,得到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三、关于凸透镜成像实验无论如何也得不到像的问题的分析:
分三种情况:
1、依次固定透镜,蜡烛,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实像:
原因:三心不同高;物距小于等于焦距;物距太小,相距太大,光屏移动不到成像的位置
2、顺次固定透镜,光屏,无论如何移动蜡烛,光屏中都没有实像:
原因:三心不同高;光屏位于焦点或是焦点以内
3、顺次固定蜡烛、光屏无论如何移动透镜,光屏中都没有清晰的实像:
原因:三心不同高、蜡烛和光屏的距离小于4f,
四、关于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中的说法的改变:
射向凹透镜虚焦点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变成了平行光
五、关于典型改变光路图的其中方案中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分析思路:
无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应该先确定光线的性质(是平行烛光周的光,还是汇聚到焦点的光,或是发散的光);然后根据后者确定焦点的位置;然后根据焦点的位置和平行于烛光周的平行光确定透镜的烛光周-然后根据入射、折射光线的焦点向透镜的烛光周做垂线垂足就是透镜的光心,然后作出透镜。可以作为论文的线索。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