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媒体圈有一个著名的掐架事件,主角是安替与李楠。
事件背景是:李敖到北大演讲(http://bbmedia.qq.com/media/news/200509/0921liaobeida1.wmv),CCTV4会后采访,一个穿黄衬衣、长头发的家伙骂了李敖几句,西西踢威播出去的时候便说是北大学子对李敖褒贬不一,李楠自然就是贬的那个学子。这本来没啥,按照一般的新闻操作规则,偶们通常都是貌似客观地找人谈正反两方面的看法。(http://news.sina.com.cn/c/2005-09-21/14187827129.shtml)
安替那个什么事都要冒出来说几句,而且惯例地影响很大的家伙,写了篇《李敖北大发飙,某报主任被央视冒充学子当打手》,里面对李楠有一段描写——贬呢,找个一个长发学子,说,“李敖这种知识分子自五四以来并不缺,并不缺,李敖只是骂人,骂人王八蛋而已。这是它的一个本事,但这种本事(淡淡一笑),大家只是一笑而已。但是这个被央视当作打手攻击李敖的人是不是所谓北大学子呢?不是,他是《时代人物周报》时政部主任李楠,毕业很多年了。”
这篇文章出来之后,李楠的名字就一炮走红了。。。群众们议论纷纷,骂李楠或者骂央视或者骂安替,当然,更多的人还是骂李楠。李楠洋洋洒洒地写了篇《红旗下的蛋》反驳,其中说安替:我早就认识安替,但不熟,因为不是一路人,凑不到一块。大概三年前了,一起吃过饭,当时这小子在桌上吐得天昏地暗。
于是,很多人都搬起板凳坐下来看他们掐架,看得喜滋滋地。
还有人把李楠多年前的文章都翻出来贴在网上。李楠又写了篇《几点补充暨给一毛不拔(花沐兰)等人的感谢信》。
我完全笑翻:这家伙,真是一点都没变!
我相信,同时笑翻的还有很多我认识的人。
————————
李楠与安替的唯一一次会面,我恰好在现场。
2002年的冬天,云腾宾馆。
这个饭局对我来说简直是开天辟地,它引发了后来很多很多的事情。
那个时候,我在学校上学,需要找单位实习。一不小心进入一个论坛,第一次见到了媒体的人……的ID。那次饭局,去了当时的核心人物老密——相当于而今的小山子。去了GEE与紫——这两个对我来说特别重要的姐姐。去了安替及其MM,也去了李楠。
那一次,安替是第一次见他仰慕已久的老密,所以喝酒喝得特别奋力,吐啊趴到桌子底下啊……李楠呢,则是贼溜溜地四处看美女,还作出和紫十分暧昧的样子,紫巍然不动地不理他。
我紧张极了,所以至今记得许多这次饭局的细节。不表。
这之后,发生了许多事情:老密在老朱下台的时候作了个总结专题,结果被主子赐闲。老密从XWZK出去办sdrw,李楠去作了主任。另外一个主角安替的命运呢,他先是去了伊拉克,然后他所在的报纸被主子停掉,他进入NYSB,虽然中国人从来都不可能在外国的报纸作正经的主活,不过他倒是越来越有名。
任何看起来不相关的事情,其实背后都是有联系的,阮次山说。
任何看起来突发的事件,其实背后都是有必然的基础的。我说。
李楠,一直被GEE和紫称之为李臭嘴,李大炮。他仗着他年纪小,早就把GEE姐姐们气得死去又活来,我一直庆幸的是,好在我比他小一岁,他对我还算轻饶。这两年我几乎与李楠没有什么联系了,但只要见面,他就一定会找个角度把我讥笑一番,直到把我气得面红耳赤,发誓不要再认识处女座的人。
久未见,我还以为这家伙成熟了些呢,从这次事件看来,他真是一点都没变。
一个多月前,偶然在后海碰到安替,别人引荐时,他看着我的眼神绝对是看一个陌生人。这是自然,就算我自己现在回头去看2002年冬天的那个我,我都认不出呢。
我以前很讨厌掐架的人,但现在我发现掐架也分很多种。安替与王崴一样,属于那种内心极度纯洁而坚持的人。李楠呢,是要他闭嘴不说话不如直接杀了他,但以我多年来对他的认识,他也是一个纯朴的好人,不过生了一副驴脾气和一个小心眼罢了。
于是,我发现,任何革命斗争产生的结果都应该归功于群众。
虽然浮在表面的是这两个家伙,其实决定过程与结果的,是那些不明就里却起哄的群众。他们滔滔不绝地辩论,挑逗争端,议论政治观点,分析这两个主角的潜意识,显得很有学问和思想的样子。其实,都是在歪曲真相。因此,有时候,我都感到悲痛,我们这些记者,说是在追求客观,其实能够保证多大程度的客观呢?还不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