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经理人群的机遇与尴尬

      转载内容 2004-7-24 7:33
中国职业经理人群的机遇与尴尬

--------------------------------------------------------------------------------

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2日 10:3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记者 柳俊武

  “蓝领、白领、灰领,领领不如金领;国企、私企、外企,企企与我无关”。这则流行于中国高端职业经理人中自嘲式的“冷幽”,多少触及到这个令人羡慕的族群内心的隐痛。

  从春秋战国时的“司市”,到晋商徽贾的“掌柜”,趟过十里洋场“帮办”的尴尬,中国职业经理人一路走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风风光光做嫁衣裳,醉眼独品世态炎凉。新世纪的破晓,似乎为这群正在壮大的中产阶级,提供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职场。

  但现实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是,国企“婆婆”难放权,私企“老板”拿他当“外人”。市场之上、企业群中,的确不乏“做大做强,招贤纳士”的开明业主,但在家族、家长没完没了的争吵中,留给职业经理人的,也只是一路荆棘一线天。

  “东边有山,西边有河,职业经理人请到这里来歇歇脚!”中华全国工商联旗下第一家职业经理人俱乐部,首现天津之时,开宗明义,打出了“娘家人、体己话”意味的旗号。

  “纵观全球知名企业,大多是家族血统加职业推手调治的结果。而中国的许多民营企业往往是兴也家族,败也家族。不到实在操控不了或者不可收拾的局面,他们是不会选择职业经理人的。”数十年研究民营企业的天津市工商联副会长谷强说,“民营企业的市场有多大,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就有多宽。”成立一家专为企业和职业经理人提供多元化服务机构的想法,在天津工商联胎动已久。

  坐拥数亿资产、中国北方制造业中的民企龙头天津宝成集团董事长柴宝成,三、四年前从政府职能部门“挖”走一位精英掌管三军,这位职业老总董俊生不负重望,令该集团风起水生,云帆高挂。尝到甜头的宝成集团,欣然出资,搭建企业与职业经理人的桥梁。

  柴宝成认为,企业用人之道,御人之术,莫过于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的“水果分配论”。即企业聘请高人是想获得更多的“水果”,只有适当地分配一部分给他,才会得到更多的利益。

  并非所有的老板和业界精英都可以共植“果林”、共享“水果”的。虽然今年上半年中国高端人才市场持续升温,传媒市场拓展、生物制药研发、物流业高端人才、IT精英一路看涨,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以家族管理模式为特点的中国民营企业,大多起点低、行路难,对职业经理人表现出既爱又怕的家族情结。

  天津职业经理人俱乐部的韩晓枫女士,本身就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她说,目前很多民营企业,老板的性格就是企业性格,老板的文化,就是企业文化。因此,造就一个职业经理人,就是造就一个企业。

  如何培植职业经理人的成长环境,天津市工商联会长张元龙认为,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培训管理体系,构建社会化、职业化的培育载体,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职业经理人取得了专业认证,不等于取得了社会认证。中共天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史莲喜说,职业经理人的当务之急,一是弘扬敬业、诚信、创新、务实精神,二是提高服务水平。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