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出版特辑:上海不是榜样的26个说法

      长三角传媒之我抄 2004-7-26 10:15
何树青、侯虹斌、张向东、晓白、未来、陈龙、夏楠、毛译敏


7月10日晚,上海今夏首次将外滩除路灯外的景观灯全部关闭。当日白天,上海最高气温超过摄氏35度。根据市政府规定,若气温超过摄氏35度,将关闭包括陆家嘴、外滩、人民广场等主要景观灯光开放区在内的景观灯,以节约用电,应对今夏严重的缺电形势。

  与上海渊源很深的李欧梵教授于2002年5月21日在华东师大的讲演中说道:"不要与世界其它国家比,这种竞赛是最糟糕的心态,这是一个最坏的现代性的表现,这是一个最不了解自己国家、城市的一种表现。你应该创造出自己的特色,让别人尊重你的特色。"在新的一轮城市竞争中,开始有人意识到了:上海正在拷贝西方。
  可是,另一轮模仿正在悄然兴起:许多城市的新上任市长都必定会到上海打个转,取点经。这一热情随着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演越烈。可是,上海值得学习值得效仿吗?上海可以学习可以效仿吗?不同领域的专家和精英提出了自己旗帜鲜明的看法。
  让别人去做欧洲的上海、南美的深圳吧――只要别人愿意。我们只要做回自己!

  【方方】(作家,现居武汉): 没有一座城市可是成为别的城市的榜样

  上海当然不是榜样。没有一座城市可是成为别的城市的榜样,就像每一个人没有必要成为另外的一个人。
  上海的好,并非是它的城市外表比别人漂亮和繁华,而是比较起其它城市,她是一个多少讲求游戏规则的城市。跟上海人合作,虽然很烦他们的小气和精明,但却靠得住。
  但是,每一个城市都是独特的,充满着本土文化气味的。一味地去模仿上海,屁颠屁颠地按照上海的模式来建设自己的城市,把自己城市原本固有的魅力一一抛弃,这是一些傻瓜官员们的喜好,是他们让自己的城市变得不伦不类。我们只需要记住:上海就只是一个叫上海的城市。如此而已。(笔录/夏楠)

  【叶兆言】(作家,现居南京): 上海和周边城市已没有大的区别

  我刚从上海回来,最深的一个印象就是:站在我住的宾馆往下看,虽然正对着的已经是上海很宽的一条马路了,但交通特别拥挤,人流量车流量之大让人担心,看来一个庞大的有车阶层正在形成,如果维持现状,以后不堪设想。不知道相关部门有没有意识到这问题的严重性。
  这些年来上海和它的周边城市已经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差别了,或者说:你在周边城市看不出你是上海人,周边城市的人在上海也没人看得出他是外地人。有种说法"发展得快了就会失去特色",一个城市的特色那么容易消失也就不是特色了。上海最鲜明的特色可能就是要保持一种动态,不断地在发展、在变。(笔录/未来)

  【朱大可】(文艺批评家,现居上海): 上海文化是租借文化

  上海不是没有文化,但这个文化是面子文化、假领文化。《马路天使》里,赵丹衣服里面露出雪白的领子,那是专给别人看的。而我们这些上海人,就是假领一族,像"塌底棺材"一样没有里子。如今,这种外表的过度繁荣和内在的空洞,对比越来越强烈。
  与文化中心北京相比较,北京的电视业的从业人员5年前就到达了20万,而上海至今还不知有没有2万人。全国的制片、美工、摄影,包括港台地区的,全都在北京飘着找机会,上海的电视人,充其量只是供职于官方机构。上海的戏剧也在萎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小剧场一度生根发芽,也出了张献这样的新锐剧作家。但现在,先锋剧场也走向没落了,著名的真汉咖啡剧场不得不卖掉了事,曾真实而美丽的泡沫一个个破灭了。
  上海的小说界只出了个王安忆,诗歌更是快完蛋了。而文学批评,已经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了,丧失了先锋性和前卫感。现在,上海连流行音乐也没有了,更不用指望摇滚了。这可能不仅是上海的问题,但一些很有创新精神和锐气的艺术家在上海不得不被"招安":瞿晓松去了音乐学院,马原当了老师,格非跑去了清华……因为他们会感觉得自己整个被上海消解吸纳掉了。在上海,一种强烈的规范意识在影响着每个人,个性是很难保持着它的锐利的。
  很多人说,上海可以容纳任何人。不错,但前提就是你不与任何人发生关系。我出生在上海,住在上海,生活在上海,但我在世界各地都有朋友,惟独没有上海的朋友,也与上海的文化没有任何交流。这保持我自己的独立性,得以从容地与世界交流。上海的文化环境很封闭,本质上是保守的,不宜成为国际大都市。而现在的建筑格局还在加剧这种隔膜。30万台湾人在上海,认可上海,是因为上海的封闭使他们感觉安全和自在。
  上海想做成一个万国博览会,可惜这是租借文化。上世纪30年代的海派文化,海纳百川,中国的老作家中没有一个不是在上海作过一番事业的,鲁迅、巴金、茅盾、施蜇存、叶灵凤、戴望舒……他们从外来的文化催生出了原创的东西,可以破解各种文化障碍,所以形成了一个真正的文化高峰。而今天,虽然上海的大剧院很豪华,艺术节很庞大,但那都是别人的热闹,对自己的文化没有推动,永远都不是自己的根基。

  【李岱】(CHANNEL[V](中国)音乐台台长,现居上海): 上海本土年轻人太自高自大

  上海在近几年发展这么快,有两个优势:一是上海的市民阶层是最会吸收外来文化的群体;二是上海的政府很得力,政府对于上海的发展可以说是全力以赴。在我所参与到的申博中,我能感受到上海政策的开明。
  不过,作为一个打造流行文化的传媒来讲,上海所缺乏的是原创力,要把上海打造成文化中心也有相当的难度。
  我在香港生活8年的体验来讲,我觉得目前的上海,和香港暂时还不太具备可比性。由于特殊的身份和历史背景,香港的金融、银行、法律等管理机制已经达到了十分完善的地步。比方说,在香港开户、转帐、开支票等金融活动是可以通过网上和电话很快捷就完成;但在上海,这些面对个人帐户管理的金融手段几乎都还在起步阶段,另外金融、法律方面的人才上海也远不如香港。所以香港有自身的优势,而上海也更要照自己特点发展,不要一味想当金融中心。
  在上海发展的路上,还有一个弱点,是上海本土年轻人的自高自大。因为是本地人,优越感太强,使得很多上海本地年轻人反而竞争不过外地的年轻人。我的深切感受是,上海优秀的人才还是太少,而本地年轻人眼光又很高,这也许是上海发展太快带来的后遗症。

  【李杭育】(文艺评论家,现居杭州):上海不是文化熔炉

  上海不能用榜样城市来描述。上海这座城市不错,但她的城市功能不必其它城市来担当,她的发展态势也没有可模仿性。
  上海的文化也有偏颇之处。上海外来人口特别多,但和城市却不能很好地融合。历史上,上海的海派文化是与各地知识分子都来到上海发展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而现在,中国人口浮动的主要还是打工者,知识分子流动的趋势并没有出现。一个大都市的文化形态应当是杂交的。我在纽约呆过,纽约就是一个大熔炉,而上海却完全不是,非常单一。
  杭州也在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内,我认为杭州不应学上海,而是应利用上海。例如,上海的工业成本高,一些服装等行业就渐渐向杭州上、江苏等地转移;上海的人口庞大,对杭州就是巨大的旅游资源。

  【许知远】(时政观察家,现居北京):机械了,工具化了,就缺乏魅力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与上海全部的接触无非是从一个酒店到另一个酒店、从一个场合到另一个场合,这都是上海的断面,所有的断面也都呈现出精致和舒适,但这都是一个很狭窄的圈子里的生活。说白了,上海缺乏那种吸引我的城市气质,它没有惊喜、没有迷茫、没有莫名其妙的东西……挺没劲儿的。我喜欢寻找冲突感,喜欢大城市里那种混乱而多元。但上海给人的感觉就像每天走在上海大街上整齐规矩的白领,目的太鲜明,步子也太坚定。就像所有那些目的明确的东西一样,机械了,工具化了,就缺乏魅力。

  【刘洲伟】(二十一世纪经济报导主编,现居广州): 上海已经成为长三角的大上海

  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就是上海,而上海的经济能量向长三角辐射,形成经济上的大上海概念。上海本身就有产业优势,比如制造业,已经吸引了欧美、日本以及台湾地区的大量投资,而苏南、浙江作为上海的腹地,也都有各自的产业优势。大上海,已经成为一个能量巨大、相对独立的经济体。
  如果说以前的上海给人的印象是国有资本比较雄厚的话,现在的上海正在成为多元化经济的大市场,国有资本正在逐步退出许多行业,外资和民间的用武之地越来越大。

  【毕竟】(《香港商报》首席记者,现居香港):上海的中心城市定位不可学习

  上海既是榜样,又不是榜样。上海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和繁荣,给大家树立了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是榜样。
  但是,别的城市学上海,只能是东施效颦。学习也是不经济的,成本太高了。
  首先,上海的城市定位有着不可学习性,她的城市功能是辐射全国甚至东亚的金融中心。从历史上来说,上海有着"东方巴黎"的辉煌;从地理上,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华东地区、东部沿海。难得的是,上海周边的城市,甚至更远的合肥、南昌都自觉根据上海的规划来调整城市功能。而珠三角的穗、深、港都在争华南的龙头地位,北京、天津也各有自己一套城市规划。这点远比不上上海的辐射力。
  其次,上海城市文化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历史上,上海文化是苏锡常一带文化的结合,而这一带又是东晋士大夫阶层的落脚点,江浙一带的进士历史上就是最多的,依托这种深厚的文人传统,上海人形成今天文雅、精致的风格。上海尚实力不尚空谈,所以上海人特别讲究规范化。《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排名第二的许荣茂的儿子谈到,在他投资的公司里,上海的公司是最规范的。以前,广东发展迅猛是因为"敢为天下先",而现在,是一个"谁规范谁发达"的理性市场了。
  第三,上海还是中国政策催生的产物。上海就像是一个横空出世的圣婴。国家对上海高度重视,给上海提供了许多优惠和便利,甚至还有大量的资金,给上海提出一个建设中国的经济龙头和金融中心的目标,上海也确实因为政府效应吸引了很多外资。上海成功申办世博以后,起码还可以把繁荣再延续十年。
  上海也有自身的弱点。第一,上海的支柱是国有企业,但是上海国有企业的改革成效并不明显。第二,上海的经济发展很快,但老百姓得到的实惠却不多,老百姓的工资、乘座出租车次数、人均居住面积、可支配收入等等变化和其经济的发展不成比例。而且,上海繁荣的背后还有很多弱势群体,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较大,而反映食品在总支出中所占比例的恩格尔系数也偏大。第三,上海是政府政策支撑起来的,是靠外向型经济来推动的。外力并不是最可靠的东西,下一步上海就要考虑自身发展的动力,寻找一种更深层次、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了。这才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何立伟】(作家,现居长沙):经济的开放同文化的保守,形成了上海的怪异和讽刺

  城市与人一样,魅力来自个性。实际上,它不需要所谓榜样。我在上海生活过,我觉得她相当不错,她的迷人处是非常现代。但我也喜欢我自己的城市长沙,她的迷人处是非常散漫,她符合我的性情。我设想长沙学成上海的样子,我会觉得我自己无处安身。
  上海最成功的地方是吸引了全世界的外资外企,以及她在城市发展上的战略规划。相对来说,她的文化却极为保守,这不仅是因为上海缺少文化的创造力,而是这创造力受制于各种来自政治因素的限制。上海的纸质传媒的质量无法与北京、广州、成都城市相比,电视传媒的活泼丰富也不能同北京、湖南和浙江比,甚至三十年代风起云涌的海派文学也式微到不能同毗邻的南京比。这种经济的开放同文化的保守,形成了上海的怪异和讽刺。
  我感觉到,上海的人力资源中最优秀的部分都是来自外省人。那些最具创业精神,打拼精神的,几乎都是外省精英。而我接触过的上海本地人,都比较求安逸,他们愿意生活是精致的,放着奶油和方糖的。他们还有毫无道理的优越感,显得十分可笑。

  【张贤亮】(作家,现居银川):上海的排外性不是排西方,而恰恰是排本土、内地

  我是在南京出生的,少年时代在上海、南京渡过;又恰好我出生在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因此对所谓老上海旧情调,我是深有感触的。上海开埠很早,20世纪初,上海成了冒险家的乐园。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了,隐藏在上海城市深处的"老克腊"们又复活了,因此上海的"西化"有着北京、广州都不可取代的优势。
  都说上海人排外,但仔细点会发现,上海人绝不会排西方人的"外",而往往是排自家的、内地的"外"。在上海,等级的感觉很明显,苏北人是最不受欢迎的--因为以前他们有很多是做苦力的。我曾经在纽约住过一阵子,我发现那才是真正的国际大都市,那种开放、自由、不拘等级、地域、甚至种族的平等,令每个人都心向往之。我想上海要想做国际大都市,也应当胸襟更宽广。

  【杨东平】(学者,现居北京):上海的文化只是一个不重要的地方队

  上海是一个现代性的城市,管理比较社会化和市场化,上海呈现出一种强政府弱社会的气势。但这种政府较多地反映了民意,社会的合理性也大,所以上海经济等方面的发展还是不错的。
  但水至清则无鱼。因为政府的强大,规范太严密,社会的多样性就没有了,原创性也没有了,社会的丰富性降低了,也牵制了企业的活力。北京有特殊的文化生态,有浙江村有画家村有中关村,而上海没有这些体制之外的空间。因此,上海没有一个高科技企业,没有许多成功的民营企业,连歌星、影星、出色的媒体都无法生存。
  现在,上海的文化只是一个不重要的地方队,与其经济地位太不相称;如果没有文化支撑的话,永远成不了一个伟大的城市。
  上海毕竟还是一个有实力的明星城市。向来,做明星梦的多,能成为明星的少。中国花几百亿来打造几个明星城市是可以的,但让全国众多的城市都有这种机会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一些环境专家指出,如果全球要达到美国城市这样的水准,能源需要7个地球才够!事实上,现代化应当是多样性的,中国都在模仿香港,我们误以为香港的面貌就是现代化的面貌。北京的CBD就在复制一个世纪以前的曼哈顿。其实工业化阶段高楼林立的模式早已褪色,信息社会的城市面貌不应是这样的!
  上海是没有必要仿效的。城市不是供人观瞻的,而是让人生活的,城市最终还是要返璞归真,不能轻佻浮华。中国城市应是一个普通人生活的家园,而不是奢靡的公园。

  【杨澜】(阳光文化媒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现居上海):上海不是高楼大厦,也不是高速公路

  你在上海,确实可以发现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在脉动,这是在台北、在欧洲的很多城市都体会不到的。这种乐观、向上,给人"很有奔头"的状态实际上是整个中国发展的缩影。
  现在很多城市都在追上海、学上海。有些城市学上海,盯的是高楼大厦,想的是四通八达的高速路,却忽略了很多实质性的内容。我认为,上海之所以是上海,除去不可复制的历史因素,上海最成功的是两点,这也是很多城市现在没有"克隆"成功的:一是政府管理的有效性。这从上海浦东、浦西的开发就可以看出来。这些地方的开发都是有序的,有总体思路,建设非常迅速而有效。
  二是在各个方面,上海都呈现出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清新气象。老实说,现在海内外的投资商不再仅仅被便宜的地皮、优惠的税收所吸引。投资商更看中的是一个透明、连贯的政策环境。
  有大量的台商、香港商人、日本商人、美国商人投资在上海、居住在上海,已经说明了上海在国际化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陈丹燕】(作家,现居上海):上海,往国际化路程上的地域性城市

  上海的历史很特别,不是别的城市可以学习或模仿。
  宁波、汕头、广州和上海是同时期开埠的;但是到今天为止,许多上海富商是宁波人,宁波本身呢?只是一个可以提供自由进出的港口。为什么上海能吸引最能干的宁波人?quot;跑码头"?这是由上海历史的特殊性决定的。作为最大的租界,外国人允许在此地经商,上海受到"西风东渐"的影响最深,在这里,各种文化交织在一起,是上海最迷人的地方,也能提供最多的机会。
  另外一个例子则是和广州的对比。19世纪中时,广州有三元里起义,历史上记载当时本地工匠给外国人修建房屋都会遭到暗杀,而同时期的上海却不同,西方文化在这里从来都是长驱直入。一种说法是上海缺乏民族主义者,而另一种更理性的说法却是,上海人从来就具备了吸收各种文化的素质。这或者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广州异国风格的建筑并不多,而上海却被称?quot;万国博览"。
  历史是无法复制的,因此上海的所谓"城市版本"也是不可能模仿的。
  现在,还有一种说法,说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个称号只能是人民对自己的城市一种夸大的自豪。不管是从交通便捷的程度,城市都市化的浓度,文化生活的活跃度上讲,我眼中的上海还是一个通往国际化路程上的地域性城市。
  不,你不能说上海人狂热。上海毕竟是这样一座城市--它辉煌过,消失掉,现在正在复兴,身处这样一个过程,任何一个上海人,对这座城市的幻想与夸耀,都是一个必然的阶段。上海正走?quot;国际化大都市",但那是一个时间积累的过程。
  怎么样才算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必须要改头换面,拥有辉煌的文化历史,能够有足够强大的魅力吸引到世界上最好的画展、音乐剧、交响乐……它的创造力能引导世界潮流、市民经历大事件,并且通过这样大事件清晰地凸现出城市的气质来,像巴黎、纽约、柏林……

  【陈侗】(文化出版人,现居广州)(文化出版人,现居广州):一致性或多或少会阻碍创造力的发展

  上海这两年发展很快。从城市的外观上,老牌资本主义的一套复原得很快,外滩又重新变成了十里洋场,再加上酒吧、咖啡馆、爵士乐,整个一个贾樟柯说的"中国盆景"。既然是"中国盆景",就需要精心打理。上海人比广州人顾忌脸面,所以我不太担心这个盆景某一天会失去可观价值。不过,坦率地说,我不知道上海为什么在复原旧时代的某些事务方面那么能够保持步调一致,我觉得这一致性或多或少会阻碍创造力的发展。
  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误区就是所谓"时尚文化",这种文化的特质就是盲从、捕风捉影。如果上海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那么它的辐射作用肯定会在一些免疫力较弱的城市体现出来,但这种作用毕竟是表面的。上海不是其他中国城市的榜样。上海只是上海的榜样。

  【"我为伊狂"】(真名呙中校,网络风云人物,现居深圳):其它城市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优惠政策

  上海处于沿江、沿海的结点上,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支点,因此90年代中央给予上海浦东比特区还特的优惠政策,就是为了振兴上海,并以此带动沿江以至全国的发展。可见,其他地区和城市不可能有上海这样的战略地位,也不可能获得类似的优惠政策,如果其他城市以上海为榜样可能会"邯郸学步",反而"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1998-1999年间内地的武汉曾掀起一波"学习上海"的热潮,但是武汉政府官员考察上海回来后就不再提"学习上海"了,为什么?上海根本没有办法学!
  如果说90年代以前以特区为主的中国改革开放还带有试验的性质,具有示范作用,那么90年代以后上海浦东的崛起,就表明中国已在全国开始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显然上海不具有"示范"的意味。当然,从局部来看,上海的一些成功做法可以为其他城市和地区借鉴,如国有企业的重组、城市污染的治理等。

  【郑时龄】(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学家,现居上海):上海已成为城市空间规划的国际性实验场

  上海正在向着世界城市的目标前进,它将是一座综合的城市,一座有完善的公共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的城市,一座美观的城市,一座在市民间邻里密切关系、交往频繁的城市,一种居民和建筑密集的多中心城市,一座多重功能叠合与包容的城市,一座永不停歇24小时全天候活动的城市,一座充满人气和活力的城市,一座迷宫般的城市,一种富于创造精神的城市。
  上海的城市建设在走着中国前所未有的国际化路线。上海已经成为城市空间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国际性实验场,在发展新的现代化城市规划理论,实现大规模和高速度的城市建设方面,创造了世界城市历史上的奇迹。2月13日,环球金融中心工程重新启动,建成后将是世界建筑的新高,这也可以看作是上海建筑向难度和高度的一次挑战。
  当然,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注重求新求变,有时候忽视了理想的城市空间,也出现了一些建筑的败笔。许多城市效仿上海,上海也在仿效其他城市。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但是学习和仿效不仅应当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特点,避免犯上海已经犯过的错误,走上海已经走过的弯路。

  【茅道临】(新浪网CEO,现居北京):软性环境还需要建设

  上海是一个中西融合的国际城市,作为华人资讯的门户网站,我们要运用好这一国际中心的舞台,2002年9月,新浪的全球运营总部也从硅谷迁入上海,很大程度上考虑到了这一点,但同时,新浪的新闻采集等主要业务工作还是在北京开展。上海有自己的特征,其发展模式有一定的独特性,中国其它城市宜依托上海已有的优势来作互补性的发展,要利用,而不是要作为榜样去复制。
  上海的高科技是没有北京发达,包括技术环境,人才环境等等,但是它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也正在形成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几大产业链。作为一个企业来说,我们认为上海的硬件环境是相当不错的,只是吸引人才的机制、有效的行政管理、文化产业等软性环境还需要建设,这座城市才会更有魅力。

  【赵晓】(财经评论员,现居北京):大公司怎么来的,同样可以怎么走

  上海现在建设得很好,是综合了区位优势、海派文化、政策倾斜、以及上海人的精明算计……等等因素,我们很难从中找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法则"。而即便是以上条件中的任何一项,也都是不可复制的。
  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上海并没有优秀的企业家产生。这至少说明了上海在培养非公有经济的体系上存在欠缺。许多世界500强的大公司都进驻了上海,但他们是怎样从香港、新加坡、东京等城市来的,也同样可以怎样地走。很多从东京来到浦东的人甚至会有一种感觉:怎么飞机转了一圈,又回东京了?上海现在又在恢复建造世界第一高楼,但高楼大厦并不是经济发展的标志--现在的世界第一高楼就在经济状况不佳的吉隆坡。上海的硬件已经初具大都市的雏形,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贺承军】(建筑评论家,现居深圳):我对上海的文化气候不适应

  说起上海的优点,我觉得上海的新旧城结构模式在全中国是最明确的。新城如浦东,旧城如浦西,上海的新旧城结构独立而明确。上海旧城的殖民地色彩建筑得到了比较好的保护,其本身的文化脉络比较厚,本身一个品牌。此外,上海的投资政策取向是对的,浦东浦西的人气都在走旺中。
  与上海相比,深圳不如上海有味道,而且深圳没有城市细部。我在1987年也选择了上海,但没去成,结果在深圳呆了七年。其实,我对上海的文化气候不适应,反而更适应深圳的人际关系。如果再让我自由选择,我还是会选择深圳。

  【袁岳】(零点调查董事长,现居北京):上海是个好鸟笼,企业是金丝雀才有机会进来

  如果说上海有什么弱点的话,那就是上海的那种有些自以为是的文化。因为自以为是,所以容易形成一套自己的规则,造成一种精英主义,很可能与其他的公认规则起冲突。可想而知,抱着精英主义的态度去对农民推销你的产品,结果会是怎样。
  在经济上,上海并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上海很难冒出新人,也很难有本地的名牌产品。一般都是品牌在全国打下了名头,上海这个市场才会认可。我觉得,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文化,是鸟笼文化,上海是个好鸟笼,企业是金丝雀才有机会进来,有利于大企业、顶级企业发展。以北京为代表的京津文化,是鸟文化,一些垄断性行业对政策的反映是敏感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也充当了市场中的"鸟"。而珠三角呢,是鸟园文化,什么样的鸟都可以进来,什么样的企业都可以发展,充满活力。

  【董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现居南京):上海是明星城市,但不可学

  上海的发展非常好,说她成为了明星城市是不错的,但去学习就要慎重。如果要学,就要学它的城市管理方式,而不是高楼大厦。今日中国城市正处于急剧转型的过程中,大家都在变,每个城市可谓都未定型,而且城市之间竞争很厉害。
  如果把北京、上海、广州比作三家企业,我认为它们的核心竞争力分别是:北京作为首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政治资源,并吸引国外机构的进驻和投资;上海当然是以经济为中心,在金融、贸易、生产加工方面都很强势;广州连同周边的香港和深圳,未来就是非常大的城市群或城市带,广州的周边中小城市也都很强,但相应的独立性也很强,合作性可能不如上海周边。目前,上海正用高速公路连接江浙成为其发展腹地。

  【隋波】(波导手机总裁,现居宁波):上海的特色与其他城市不具可比性

  城市就跟人一样,榜样也得分个类。宁波,在中等规模城市中属于榜样,而温州,也是个进取心十足的城市典型……上海的特色与其他城市不具可比性,是不能进行归类的。
  上海有很深的积累,法制观念比较强,包容性也比较强,它还较开放。一个城市最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位子,一定要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不要什么时髦就搞什么,有的城市一会儿抓高新,一会儿上汽车,又一会儿重化工……这是必须根据自身条件来制订和调整的。

  【曾文祺】(明基电通BENQ营销总部总经理,现居苏州):上海要成为全中国的龙头,机会并不大。

  上海必然是世界进入中国的最大门户,必然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之一,这毫无疑问,但是,上海成为全中国的龙头,机会并不大。
  举一个例子,从《亚洲周刊》最后一页上列出的亚洲8大城市文化资讯就可以看出,上海的影响力非常微小。以其先天优势,上海成为国际大都市,只需要顺其自然;要成为全中国的龙头,上海却必须以区域发展的大概念去努力,先把自己和苏州、无锡、常州、南京等熔为一体,打造出一个整体的长江三角洲,才能和珠江三角洲(以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城市为主体)、胶东半岛区域(大连、青岛、沈阳等城市,外延到韩国、日本)抗衡,所以,上海目前更多要做的,是在长江三角洲内协作分工,加强联系。
  上海本身就不应该发展制造业,而是服务业,为长江三角洲吸引人才,成为生活区域,而南京借助深厚的历史资源,重点发展文化产业,苏州、无锡、常州,甚至可以弯到宁波,来组成这个大三角的制造业基地。现在上海政府也经常会和附近的几个城市进行商讨,但是有些举措实在难以理解,比如国际机场迁去浦东机场,历来依靠上海机场的苏州有大量外资企业,它们立刻就感受到和外界联系上的不便,市政府也在考虑开设机场,这样,上海就和长江三角洲的其他城市拉开了距离。
  从长远来看,我仍然对长江三角洲很乐观,它会成为中国的经济大动脉,所以,BENQ当年选择的是苏州还是上海其实并不重要,我们选择的是长江三角洲。换一句话回答这个问题:仅仅一个上海,还不足以成为全中国的龙头和榜样,答案应该是长江三角洲。 对新东西的容纳度,

  【彭利】(利鸿天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现居宁波):上海不如北京

  我的城市选择:从生活居住的角度选深圳、上海,从创业的角度选北京。上海的大都市包容性正在扩张。上海最早是移民城市,近年来恰是外地人和外国人在促进上海发展。此外,上海人尊重商业规则,总体务实。上海还有一个吸引因素--美女多。
  如果说上海是榜样,那么理由可能来自:传媒影响力所加的光环+光怪陆离的与人生活有关的梦想+政治资源。上海不是榜样的理由至少有五:一、对新东西(新概念、新方式)的容纳度,上海不如北京。相比北京,上海人更循规蹈矩。二、上?quot;挟洋以自重"。三、没有任何一座城市可以成为所有城市的榜样。四、其它城市没有上海这样天赋的资源。五、上海本身还没有完全消化掉外来的东西。

  【葛剑雄】(学者,现居上海):至今没有形成新的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开始是贬意词,讽刺那些"华而不实"的文学流派,例如张恨水、秦瘦鸥的鸳鸯蝴蝶派,但后来,大家渐渐把它当作正面的表扬了。实际上,它代表了文化的某种特点:开放创新、兼收并蓄。旧上海因为有租界,移民、老外都非常多,也带来了新的管理模式,客观上是比较文明的。
  1949年之后,海派文化消失了,但新的还没有出现。如今,上海只是表面的创新表面的繁荣,但人口的流动还不够自由,还缺乏真正的思想、学术的自由,人才都仅仅被视为工具。上海可以出严谨的学术,我可以安心在这里做研究;但上海不适宜出思想,文化非常保守,如果我写了很尖锐的文章,一般都不会在上海发表。
  现在所谓的"海派作家"只是一种传承,都在怀念旧上海,至今没有出现成功地反映新上海的小说。在文化上,上海的影响力无法与北京相比,上海也有文化名人,如余秋雨、陈逸飞,但都是以其成功的商业化而出名的,可惜真正的商业化又比不上广州和香港。
  以上海为中心城市的长江三角洲是可以发展起来的,上海应该能够成为一个经济中心;但是,不太可能成为一个思想和文化的中心,因为她完全没有原创性。

  【登琨艳】(台湾建筑设计师,现居上海):上海是一个粗暴的城市

  我是台湾人,台湾人对老上海都很神往。我1990年来上海的时候,觉得上海人好、单纯、保守,文化质感也不错,城市和想象中差不多。可是这些年上海开始发展起来,一发展我就生气--当然,我指的是城市建筑方面。比如浦东新开发区,我住在浦东岸边,眼睛每天都在被浦东强暴;新天地,破坏古建筑,把传统的老上海抽取得只剩了一张皮,骨子里的结构、韵味全拆掉了;苏州河公寓则根本不应该拆掉,这是原汁原味的建筑,完全可以把老建筑的功能更替,给其一个新的价值观。当越来越多的欧式建筑出现时,我的感觉更难受了:没有民族文化的属性,失去母文化的特征,上海快成一个垃圾建筑的殖民地了。
  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出现在上海,全国都有这样的毛病,中国几乎就没有新建的时尚好建筑。
  也许因为我爱这个国家,所以才恨。中国在发展,可是发展就应该意味乱七八糟吗?这么多年过去,"时尚之都"巴黎还是巴黎,优雅、时尚。像布拉格、华沙这样的城市底子也很厚,很美丽;有人说新加坡是"花园城市",但在我看来没有人味、很无趣。中国近十年来的建筑几乎是全球千年来建筑的总和,"万国博览"好吗?我看没有谁是谁的榜样。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