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部韩片以后的思考

      平平看电影 2005-8-5 20:38

图片如下:



又是一部韩片,在btchina众多的电影列表中,不自觉地选择了这部韩片,不为什么工作很累我想休息。
也许有很多人反感韩片,粗俗,下流,没有内涵,但是我想也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地到达在音乐厅歌剧院享受放松的阶段。我只是一个渺小的学生,请允许我用我的视角写完这篇文章。
虽然我是学生但是我的书也念得不够好,很抱歉我也不能很流畅很准确地说出故事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我只能说我看完以后除了有写这么一篇文章的冲动以外,其余地感觉只是放松、放松、放松...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来说《恋爱魔术师》的镜头语言、剪辑手法都已经相当的灵活纯熟。电影前部的众多小段子小桥架以及电影中部那个抽水马桶水箱的场景、隧道停车跑步的场景和魔术师巨幅海的场景报已经把主人公的性格和成长刻画的很细腻很透彻了,至少我从来没有在国内电影中看见过。也许技术手法好不好观众不知道,但是看完以后导演想要传达的目的被观众接受了那么拍摄就成功了。
我对整部片子的观后感并非集中在片子优劣的本身,而在我脑中反复思考的是关于电影体制的问题。为什么近几年韩国电影就成功了,就这么火了。看完他以后我找到了两个可能是原因的原因。自《我的野蛮女友》以后数量庞大的韩片蜂拥而来。虽然没有一部可以在电影史上留下什么,甚至于亚洲电影史都挤不进,但是有目共睹的好评如潮。《英雄》走进了好莱坞票房优异,《十面埋伏》又一次走向了世界,年底陈导的《无极》又是令人期待……这一切的一切又仿佛是中国电影胜利了。谁才是胜者?也许韩国式的电影模式走的是散兵游勇的路线,一年几倍于中国的投入与产量,磨练着一批又一批的导演和演员,当然也磨炼着电影幕后的市场操作和整个模式的设计规划,在短短几年中的爆发与沉淀,韩国电影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一批又一批的年轻电影人正在慢慢的成长。再回头来看中国电影,张导的两部大作的确在中国市场上面得到了不错的票房,这里的进步是肯定的。但对于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来说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剧情上的淡薄和巨额制作费的反差同宣扬了几千年的泱泱大国、地大物博一样,还是改不掉虚荣浮躁的毛病。难道中国的电影投资商个个都是暴发户的形象?“只拍贵的不拍好的”。花了血本在奥运会上坐上了体育大国的位子,我们就真的是体育大国了吗?韩国的电影士兵正在努力的成为将军,而我们的第五代将军却只能是孤军作战,没有资金没有市场的磨练,我们的士兵怎么和敌人在商场上兵戎相见。失败之一投资心态浮躁,投资范围狭小。
只说将军和士兵未免还是太狭隘,智囊团的决策才是战争胜负的关键。中国电影界的残酷丝毫不输给封建统治时期的十大酷刑。轻则宫之重则戮之,当我看完两版《无间道1》时才知道原来审查后的国语版是个轻则宫之的阉人,阉就阉了吧,阉了还没给人放。韩国电影最近几年明显得到了政府的扶持,尺度明了的电影分级制度,制作团体的范围放宽,创作题材的范围放宽,要不拍好电影都难。在国内想看一部完整的好片真难,在那些老干部手中的剪刀总是那么的干净利落,一“宫”之下无不俯首称臣,好像不剪就体现不出他们的品位高低庸俗贵贱来。电影都已经四分五裂来了还怎么看啊,不如在家看看盗版。盗版就在正版四分五裂,受宫之后才慢慢发育起来的。老干部们老首长们你们才是盗版商的真正同谋,可怜了那些在街边叫卖的下岗工人作了你们的替罪羊。失败之二,电影制度混乱,审查体制龌龊。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