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秋天,是王世襄先生悲欣相交的季节。相依为命、患难与共几近六十年的夫人袁荃猷,因病于10月29日故去,留下他孤独地面对窗外枯叶飘落。也在这个秋天,世界著名的文化奖项之一——荷兰克劳斯亲王奖,在10月宣布,将最高荣誉奖颁发给他,奖金为10万欧元,而王世襄又将这10万欧元的奖金捐献给了希望工程,希望建立一所“中荷友好小学”。今年该奖的主题是“工艺的生存与创新”,所关注的是对传统工艺和手工制品的改进,把最高荣誉奖颁发给王世襄,是为了表彰他“对中国工艺的专业与创新性的研究”。随后,在北京嘉德秋季拍卖会上,“王世襄袁荃猷藏品”成了炙手可热的珍品。一把唐代“大圣遗音”古琴,竟拍到了800多万元的天价,他们的藏品一共拍到了6000多万元。重要的也许并不在拍卖价格,更在于痴爱文化的他,在多年沉寂之后,终于在新的世纪达到了声名的鼎盛。这是时间给这位89岁高龄老人的最好回报。
第一次拜访王世襄,是在八年之前,为写作黄苗子、郁风的传记而去采访他。他们是邻居,一起居住了将近二十年,有着深厚的友谊。第一次谈话中,他讲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忆深刻。在问起他的爱好和学术研究时,他这样说:“我这个人,热爱文化爱到了极点。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关注文化。一个时代,需要一些文化人。”
“热爱文化,爱到了极点!”说得真好。
许多年来,人们常常强调精神、思想的战斗性,文化情怀则总是作为陪衬角色退隐在幕后。有时为了突出斗争性、革命性等,甚至贬斥个人的文化情趣和爱好,传统文化中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民俗、工艺等,更是被贬斥为低级趣味或者没落情感。结果,导致精神生活过度政治化并极度扭曲,社会生活、文化情怀则明显“贫血”。其实,即便如鲁迅这样的伟大战士,他的文化情怀与他的精神力量也是相辅相成的。抄碑帖、收藏漂亮纸笺、热衷装帧设计和印刷美观的鲁迅,与横眉冷对的鲁迅,本是有机的结合。
在众多文化老人中,王世襄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另类”。他在京城有“大玩家”的美称,就是这个玩家最终成了收藏家、学问家。我写过一本王先生的画传,当时一直为书名难定而踌躇。“听鸽哨悠悠”,太轻飘;“一个文化另类”,虽时髦却概括不全;最后无奈之下定名为“找一片自己的天地”。现在来看,即便这个书名也显得空泛而无个性。
在这个秋天,突然想到了他最初对我说的这句话——“我热爱文化爱到了极点!”这本是一个多么好的题目,我当初为何没有想到?
于是,我把与他在北京他的寓所的谈话记录整理出一部分,经他审定后发表以飨读者。我选定这句话做文章的标题。在老人的娓娓细谈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位历尽磨难痴心不改的文人,如何以他独有的方式将传统与现代相互衔接,并在这一过程中将一个文人的生命价值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2000年4月26日
李:在我认识的老人中,你大概是真正的老北京吧?
王:我祖父那一代从福州来到北京,到我是第三代。
李:那就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了。芳嘉园的小院是你们家什么时候买的?
王:生我的时候,父亲买芳嘉园这所房子。修好后,我已出生。八九岁时,我父亲到任驻墨西哥使馆公使,兼理古巴事务。我得了猩红热,初愈不宜远行,母亲为了我留在上海。我十岁从南方回到北京,然后二十多年一直没动。
父亲驻墨西哥两年,回国后的职称为“待命公使”,随时有可能出使。考虑到要带我们出国,就把我送到干面胡同的外国学校念书。那是一家美侨学校。这样,我从小就学了英语,讲得很流利,用英文演讲没有问题,别人还以为我是在外国长大的。
李:你父亲又出去过吗?
王:父亲后来到北洋政府,孙宝琦执政时担任国务院秘书长,就没有再出国。
李:听说你母亲娘家也是望族。
王:母亲一家有钱。外公在南浔镇。发了财的是他的父亲,做蚕丝生意。外公没有出过国,但很有西洋新派思想,办电灯厂,投资开西医医院,把几个舅舅和我母亲一起送出国,到英国留学,那还是十九世纪末。
李:你们王家在福州影响大吗?
王:高祖王庆云在《清史稿》中有传。他编撰过一本书,《石渠余纪》,讲清初至道光时期的财政,是研究清史必读之书。太平天国时期,他负责理财,还担任过陕西总督。祖上于明代到了福建,是福州的大家族之一,当时有名的家族是沈、郑、林、王等。
祖父的哥哥、我的伯祖王仁堪是丁丑科状元(光绪三年,1877年),任镇江知府,是有名的清官。他曾上条陈劝阻慈禧修颐和园。调任苏州知府,一年即去世。父亲的弟弟王允恭参加同盟会,与黄兴一起参加了辛亥革命,后在驻苏联使馆担任过武官。后来死在南京。
李:看来你没有继承你们家从政的传统。
王:(笑)父亲不让我进官场,认为没有意思蝗缪б幻偶际酢?
李:你小时候家里对你管得严吗?
王:父亲他让我学医。我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全玩了。从小学英语,讲得流利,但写不好,名著也读得少,比起同学来要差,我不用功呗!但每天从学校回家后,家里给我请最好的古汉语老师,学什么经学、史学、小学、音韵等,我学不进去,只喜欢古诗词,连历史我也没好好学。医学预科念了两年,功课多门都不及格,本来应该是三年后进协和医院,结果被刷了出来。燕京大学规定,如有两门不及格就退学,但其他课如有分就可以继续念。这样,第三年又转文学院,当时同学有后来的《文心雕龙》专家杨明照,史学家王钟翰等。老师有郭绍虞、容庚、邓之诚、王力、陆侃如等。
李:都说你是大玩家,金鱼、蟋蟀、鸽哨、葫芦、竹刻、鹰、犬、古董,太多了。人说玩物丧志,但你没有丧志,还成了大学问家。
王:1939年母亲去世,对我打击很大,觉得家里这么重视我的学习,我愧对他们。于是,我开始研究画论。燕京大学没有美术系,我在文学院做的算是跨学科题目,学校同意了。三年获得硕士。我一直到进研究院才开始念书。
燕京有一个哈佛燕京学社,每年派学生去哈佛念博士,齐思和、周一良、翁独健等都是这样去的。1941年我快毕业时,课分不错。讨论时,有人提议要我去,因为燕京没有艺术系,难得有一个学生研究艺术,可以派他去。历史系主任洪业(煨莲)先生是福建人,他也是哈佛燕京学社负责人,和我们家很熟。他说我精力过人,但不务正业,这两年稍微好一点儿。如果真正用功,以后会有成就。他认为我是个未知数。奖学金有限,不能押在一个未知数上。后来有一天他碰到我,说:“你留学的事让我否了。你好自为之。”我回家后告诉父母,他们说洪先生很正确,要是我们也会如此。
1980年,是解放后我第一次有机会出国。当时文物局在美国办展览。到波士顿,我见到费正清的夫人费慰梅。我说要见洪先生。费夫人开车送我去。当时我还没有多少成果,只带了一本油印的《髹饰录解说》给洪先生看。他很高兴,又讲起当年否定送我赴美留学的事。他还哈哈大笑,说:我没说错吧,只要努力还会有成就的。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他。
李:他说得的确不错。《画论》写完了吗?
王:《画论》是一生中最难写的一个题目,涉及哲学、历史、艺术许多学科。研究院毕业时只写到宋代。离开学校后,父亲鼓励我把书写完。1941、1942年两年,靠父亲养着把全稿写完。后来又害怕说是唯心主义,至今未出版。
李:现在应该会有机会出版了。
王:1943年《画论》完成后,父亲让我找工作。我不是进步学生,就绕道河南、陕西到了西南。我到南方去,行程一两个月。我到成都燕京大学分校,校长是梅贻琦,他留我当中国文学助教。我不愿意,到了重庆,在故宫的办事处见到了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马先生与我父亲是小学同学,他在故宫接待外宾时,还请我父亲来任翻译。马先生是看着我长大的。马衡给我一个秘书职位。南迁的文物,分别放在乐山、安顺、峨眉山的山洞里。我提出看文物,但战时不能看,我就不愿意当这秘书。我想到历史语言研究所,当时所长是傅斯年。梁思成带我去见他。傅斯年对我说,燕京大学毕业的学生,不配到我们这儿来。
李:没想到傅斯年有这种偏见,你还被拒绝过。在这之前你和梁思成熟吗?
王:我哥哥在清华大学与梁思成是同班同学,一个宿舍住。他在燕京大学历史系教过书。梁思成的姐姐是我母亲好友,我和梁先生的妹妹、外甥都很熟。梁先生收留我参加营造学社,呆了两年。从1943年到1944年。
李:营造学社主要从事建筑考古,这与你的研究有关系吗?
王:还是有关系。当时李庄集中了不少高级知识分子,同济大学、营造学社都在那里。我到了李庄,研究古代建筑,也就与之有了关系。梁思成当时在李庄和重庆之间来回跑,抗战后期,他曾油印了一本小册子,把中国应该保护的文物列出来,送交政府和盟军在重庆的指挥部,里面还有他认为应该避免轰炸的日本文物地点。我自己还保留了这本小册子。
2000年9月24日下午
李:从苗子、郁风他们那里听到不少你的故事。说你对五十年代在故宫受到的打击感到最窝火。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王:1952年开展反贪污、反浪费之类的“三反五反”运动,当时我在故宫工作。结果我被关押到东岳庙。搞逼供信,穷追猛打,疲劳轰炸。
李:是什么罪名?
王:我经手的文物回收多,功劳反倒成了罪过,还怀疑我。
李:到底怎么逼供信?
王:有一个李连镗,喜欢收集小丝绣,譬如绣像,经版,都是锦缎的。还有各种荷包,当时这些东西很便宜。在故宫他买时也给我看过。故宫逼他没办法了,他只好交代是偷来的。我那时对党充满崇高敬意,心想毛主席说要实事求是,他们胡说,我就应该纠正。你看我天真到这种程度!看姓李的这样说,我就向组织汇报,说李的那些东西都是买的,不是偷的,因为故宫藏品中没有这种东西,而且在他买后都给我看过。结果还说我是破坏运动,单独开大会批判,甚至还摆出要枪毙我的阵势。
李:真是荒唐得很。这种事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相信有,还以为是编的。你被关了多久?
王:在东岳庙我被关押了四个月,然后又关到公安局看守所,上铐子。在那里我被关了十个月。朱家溍被关了一年半。
李:查出你什么问题没有?
王:根本没有。他们把北京所有的古玩铺查了,没有找到我的问题,家里的东西全抄走,后来才退还。我终于被放了,因为我确实清白无辜。但至今没有任何结论和说法。
李:放出来回故宫了?
王:没有。放回来后,到文物局去报到,不要我,说是要我到劳动局自谋生路,故宫不能回了。这简直是我的奇耻大辱!不仅仅是我,朱家溍也要自谋生路,离开了故宫。
这次变故对我是很大的打击,情绪也受到最大的影响。1948年我获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到美国考察,我在国外时几所大学请我去当副教授,我没有考虑,还动员一个堂弟学习文物保护。他学习的是化学,我动员他也回来搞文物保护。我满腔热忱为故宫工作,可是“三反五反”却给我这样的打击,那么不讲情理。从此,我自己干自己的。想想从抗战胜利后,我在故宫,不搞研究,而去修库房,做柜子,设计制订登记办法,整理卡片和资料分类等基础工作,一心想搞成一个现代的博物馆,没有半点私心,但结果是这个下场,很丧气,万念俱灰。正好我在关押期间患了肋膜炎,就在家养病。后来音乐研究所的杨荫浏要我到他那里去,我不识五线谱和工尺谱,他就要我负责办古代音乐史陈列,编古代音乐书目,研究陈旸《乐书》,古琴文献等。就这样我开始了古代音乐的研究。吴景超任院长后才把朱家请回故宫。吴曾多次要我回故宫,一直找到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等。但音乐研究所不肯放,我也有情绪,没有回去。吴聘我任故宫顾问。后来反右我划了右派,故宫自然不再调我回去了。
李:古琴也是那时开始收藏的?
王:对。我过去就爱小文物、标本、参考品,但有研究价值的东西,被释放回来后,我反而买得更多了。当然,受经济能力的限制,只买小的,破烂家具等。值钱的文物我当然买不起。1957年,大鸣大放,我提意见,意见是没有证据,不该关我十个月。结果又成了右派,出去劳动,没有不歧视的。到1962年我摘帽子那天调我归队,回文物单位工作。于是,我离开十年后又回到文物局,征求我的意见是否回故宫。我不去,便去了文物研究所。我要出一本书,《明代鸽经》鸽子图与文字对照,考证,是填补空白的书,我是认认真真去做。请朱桂老(朱启钤老先生)写序,先印了一本油印本,中华书局要给我出版,我向文物局局长王冶秋请示,他不同意在中华书局出版,说这书属于我们文物局范畴。这一拖就拖到了八十年代才出。
李:你还真是“大器晚成”!三十年代开始做研究,到八十年代才开始出书。但每出一本都引起反响,被认为是填补空白的专著。
王:我没有想那么多。我写与民俗有关的事项,包括过去玩的东西。我不喜欢一小段一小段地写,要写,我要深入其境才写,才有意思。我有生活。
李:你说过你做研究重视材料。怎么去找?
王:有些材料不是想找就可以找到的,是平时积累的。你看葫芦是中国的特例,外国没有。我和外国植物学家谈过,他不相信生物的果子会在模子里长大,还有花纹图案。其实清代宫廷里大量种植,是中国的特创。一直到六十年代,我就很发愁,没人种葫芦了。你想,那时候,连养鸡、种菜都不允许,谁还种葫芦?下一代就不知道了。我生怕这门工艺绝种。六十年代我写一篇文章给《文物》杂志,题目叫《说匏器》,编辑部不敢用,退稿。
李:为什么?
王:怕挨批。我把这篇文章一直留到1979年,故宫的院刊复刊,我才拿去发表在第一期。从此,匏器重生!现在到处都有种的,成为一种重要的工艺品。
李:“文革”期间你的景况怎么样?
王:四清、文革,什么事也做不了。一直受歧视。“文革”中我去干校前肺病犯了,有空洞,工宣队一定要我去。结果在那儿养好了,也算命大。我在那里放牛,种地,种菜,下湖,种水稻,一共有三年半。1973年回京。我看得开,同时我坚决要养好身体,因为有许多积累的材料还未写出来。干校时,我写过一首小诗,名之曰:菜花精神。诗曰:风雨摧园蔬,根出茎半死。昂首犹作花,誓结丰硕子!这是我的座右铭。
第一次拜访王世襄,是在八年之前,为写作黄苗子、郁风的传记而去采访他。他们是邻居,一起居住了将近二十年,有着深厚的友谊。第一次谈话中,他讲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忆深刻。在问起他的爱好和学术研究时,他这样说:“我这个人,热爱文化爱到了极点。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关注文化。一个时代,需要一些文化人。”
“热爱文化,爱到了极点!”说得真好。
许多年来,人们常常强调精神、思想的战斗性,文化情怀则总是作为陪衬角色退隐在幕后。有时为了突出斗争性、革命性等,甚至贬斥个人的文化情趣和爱好,传统文化中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民俗、工艺等,更是被贬斥为低级趣味或者没落情感。结果,导致精神生活过度政治化并极度扭曲,社会生活、文化情怀则明显“贫血”。其实,即便如鲁迅这样的伟大战士,他的文化情怀与他的精神力量也是相辅相成的。抄碑帖、收藏漂亮纸笺、热衷装帧设计和印刷美观的鲁迅,与横眉冷对的鲁迅,本是有机的结合。
在众多文化老人中,王世襄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另类”。他在京城有“大玩家”的美称,就是这个玩家最终成了收藏家、学问家。我写过一本王先生的画传,当时一直为书名难定而踌躇。“听鸽哨悠悠”,太轻飘;“一个文化另类”,虽时髦却概括不全;最后无奈之下定名为“找一片自己的天地”。现在来看,即便这个书名也显得空泛而无个性。
在这个秋天,突然想到了他最初对我说的这句话——“我热爱文化爱到了极点!”这本是一个多么好的题目,我当初为何没有想到?
于是,我把与他在北京他的寓所的谈话记录整理出一部分,经他审定后发表以飨读者。我选定这句话做文章的标题。在老人的娓娓细谈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位历尽磨难痴心不改的文人,如何以他独有的方式将传统与现代相互衔接,并在这一过程中将一个文人的生命价值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2000年4月26日
李:在我认识的老人中,你大概是真正的老北京吧?
王:我祖父那一代从福州来到北京,到我是第三代。
李:那就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了。芳嘉园的小院是你们家什么时候买的?
王:生我的时候,父亲买芳嘉园这所房子。修好后,我已出生。八九岁时,我父亲到任驻墨西哥使馆公使,兼理古巴事务。我得了猩红热,初愈不宜远行,母亲为了我留在上海。我十岁从南方回到北京,然后二十多年一直没动。
父亲驻墨西哥两年,回国后的职称为“待命公使”,随时有可能出使。考虑到要带我们出国,就把我送到干面胡同的外国学校念书。那是一家美侨学校。这样,我从小就学了英语,讲得很流利,用英文演讲没有问题,别人还以为我是在外国长大的。
李:你父亲又出去过吗?
王:父亲后来到北洋政府,孙宝琦执政时担任国务院秘书长,就没有再出国。
李:听说你母亲娘家也是望族。
王:母亲一家有钱。外公在南浔镇。发了财的是他的父亲,做蚕丝生意。外公没有出过国,但很有西洋新派思想,办电灯厂,投资开西医医院,把几个舅舅和我母亲一起送出国,到英国留学,那还是十九世纪末。
李:你们王家在福州影响大吗?
王:高祖王庆云在《清史稿》中有传。他编撰过一本书,《石渠余纪》,讲清初至道光时期的财政,是研究清史必读之书。太平天国时期,他负责理财,还担任过陕西总督。祖上于明代到了福建,是福州的大家族之一,当时有名的家族是沈、郑、林、王等。
祖父的哥哥、我的伯祖王仁堪是丁丑科状元(光绪三年,1877年),任镇江知府,是有名的清官。他曾上条陈劝阻慈禧修颐和园。调任苏州知府,一年即去世。父亲的弟弟王允恭参加同盟会,与黄兴一起参加了辛亥革命,后在驻苏联使馆担任过武官。后来死在南京。
李:看来你没有继承你们家从政的传统。
王:(笑)父亲不让我进官场,认为没有意思蝗缪б幻偶际酢?
李:你小时候家里对你管得严吗?
王:父亲他让我学医。我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全玩了。从小学英语,讲得流利,但写不好,名著也读得少,比起同学来要差,我不用功呗!但每天从学校回家后,家里给我请最好的古汉语老师,学什么经学、史学、小学、音韵等,我学不进去,只喜欢古诗词,连历史我也没好好学。医学预科念了两年,功课多门都不及格,本来应该是三年后进协和医院,结果被刷了出来。燕京大学规定,如有两门不及格就退学,但其他课如有分就可以继续念。这样,第三年又转文学院,当时同学有后来的《文心雕龙》专家杨明照,史学家王钟翰等。老师有郭绍虞、容庚、邓之诚、王力、陆侃如等。
李:都说你是大玩家,金鱼、蟋蟀、鸽哨、葫芦、竹刻、鹰、犬、古董,太多了。人说玩物丧志,但你没有丧志,还成了大学问家。
王:1939年母亲去世,对我打击很大,觉得家里这么重视我的学习,我愧对他们。于是,我开始研究画论。燕京大学没有美术系,我在文学院做的算是跨学科题目,学校同意了。三年获得硕士。我一直到进研究院才开始念书。
燕京有一个哈佛燕京学社,每年派学生去哈佛念博士,齐思和、周一良、翁独健等都是这样去的。1941年我快毕业时,课分不错。讨论时,有人提议要我去,因为燕京没有艺术系,难得有一个学生研究艺术,可以派他去。历史系主任洪业(煨莲)先生是福建人,他也是哈佛燕京学社负责人,和我们家很熟。他说我精力过人,但不务正业,这两年稍微好一点儿。如果真正用功,以后会有成就。他认为我是个未知数。奖学金有限,不能押在一个未知数上。后来有一天他碰到我,说:“你留学的事让我否了。你好自为之。”我回家后告诉父母,他们说洪先生很正确,要是我们也会如此。
1980年,是解放后我第一次有机会出国。当时文物局在美国办展览。到波士顿,我见到费正清的夫人费慰梅。我说要见洪先生。费夫人开车送我去。当时我还没有多少成果,只带了一本油印的《髹饰录解说》给洪先生看。他很高兴,又讲起当年否定送我赴美留学的事。他还哈哈大笑,说:我没说错吧,只要努力还会有成就的。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他。
李:他说得的确不错。《画论》写完了吗?
王:《画论》是一生中最难写的一个题目,涉及哲学、历史、艺术许多学科。研究院毕业时只写到宋代。离开学校后,父亲鼓励我把书写完。1941、1942年两年,靠父亲养着把全稿写完。后来又害怕说是唯心主义,至今未出版。
李:现在应该会有机会出版了。
王:1943年《画论》完成后,父亲让我找工作。我不是进步学生,就绕道河南、陕西到了西南。我到南方去,行程一两个月。我到成都燕京大学分校,校长是梅贻琦,他留我当中国文学助教。我不愿意,到了重庆,在故宫的办事处见到了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马先生与我父亲是小学同学,他在故宫接待外宾时,还请我父亲来任翻译。马先生是看着我长大的。马衡给我一个秘书职位。南迁的文物,分别放在乐山、安顺、峨眉山的山洞里。我提出看文物,但战时不能看,我就不愿意当这秘书。我想到历史语言研究所,当时所长是傅斯年。梁思成带我去见他。傅斯年对我说,燕京大学毕业的学生,不配到我们这儿来。
李:没想到傅斯年有这种偏见,你还被拒绝过。在这之前你和梁思成熟吗?
王:我哥哥在清华大学与梁思成是同班同学,一个宿舍住。他在燕京大学历史系教过书。梁思成的姐姐是我母亲好友,我和梁先生的妹妹、外甥都很熟。梁先生收留我参加营造学社,呆了两年。从1943年到1944年。
李:营造学社主要从事建筑考古,这与你的研究有关系吗?
王:还是有关系。当时李庄集中了不少高级知识分子,同济大学、营造学社都在那里。我到了李庄,研究古代建筑,也就与之有了关系。梁思成当时在李庄和重庆之间来回跑,抗战后期,他曾油印了一本小册子,把中国应该保护的文物列出来,送交政府和盟军在重庆的指挥部,里面还有他认为应该避免轰炸的日本文物地点。我自己还保留了这本小册子。
2000年9月24日下午
李:从苗子、郁风他们那里听到不少你的故事。说你对五十年代在故宫受到的打击感到最窝火。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王:1952年开展反贪污、反浪费之类的“三反五反”运动,当时我在故宫工作。结果我被关押到东岳庙。搞逼供信,穷追猛打,疲劳轰炸。
李:是什么罪名?
王:我经手的文物回收多,功劳反倒成了罪过,还怀疑我。
李:到底怎么逼供信?
王:有一个李连镗,喜欢收集小丝绣,譬如绣像,经版,都是锦缎的。还有各种荷包,当时这些东西很便宜。在故宫他买时也给我看过。故宫逼他没办法了,他只好交代是偷来的。我那时对党充满崇高敬意,心想毛主席说要实事求是,他们胡说,我就应该纠正。你看我天真到这种程度!看姓李的这样说,我就向组织汇报,说李的那些东西都是买的,不是偷的,因为故宫藏品中没有这种东西,而且在他买后都给我看过。结果还说我是破坏运动,单独开大会批判,甚至还摆出要枪毙我的阵势。
李:真是荒唐得很。这种事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相信有,还以为是编的。你被关了多久?
王:在东岳庙我被关押了四个月,然后又关到公安局看守所,上铐子。在那里我被关了十个月。朱家溍被关了一年半。
李:查出你什么问题没有?
王:根本没有。他们把北京所有的古玩铺查了,没有找到我的问题,家里的东西全抄走,后来才退还。我终于被放了,因为我确实清白无辜。但至今没有任何结论和说法。
李:放出来回故宫了?
王:没有。放回来后,到文物局去报到,不要我,说是要我到劳动局自谋生路,故宫不能回了。这简直是我的奇耻大辱!不仅仅是我,朱家溍也要自谋生路,离开了故宫。
这次变故对我是很大的打击,情绪也受到最大的影响。1948年我获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到美国考察,我在国外时几所大学请我去当副教授,我没有考虑,还动员一个堂弟学习文物保护。他学习的是化学,我动员他也回来搞文物保护。我满腔热忱为故宫工作,可是“三反五反”却给我这样的打击,那么不讲情理。从此,我自己干自己的。想想从抗战胜利后,我在故宫,不搞研究,而去修库房,做柜子,设计制订登记办法,整理卡片和资料分类等基础工作,一心想搞成一个现代的博物馆,没有半点私心,但结果是这个下场,很丧气,万念俱灰。正好我在关押期间患了肋膜炎,就在家养病。后来音乐研究所的杨荫浏要我到他那里去,我不识五线谱和工尺谱,他就要我负责办古代音乐史陈列,编古代音乐书目,研究陈旸《乐书》,古琴文献等。就这样我开始了古代音乐的研究。吴景超任院长后才把朱家请回故宫。吴曾多次要我回故宫,一直找到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等。但音乐研究所不肯放,我也有情绪,没有回去。吴聘我任故宫顾问。后来反右我划了右派,故宫自然不再调我回去了。
李:古琴也是那时开始收藏的?
王:对。我过去就爱小文物、标本、参考品,但有研究价值的东西,被释放回来后,我反而买得更多了。当然,受经济能力的限制,只买小的,破烂家具等。值钱的文物我当然买不起。1957年,大鸣大放,我提意见,意见是没有证据,不该关我十个月。结果又成了右派,出去劳动,没有不歧视的。到1962年我摘帽子那天调我归队,回文物单位工作。于是,我离开十年后又回到文物局,征求我的意见是否回故宫。我不去,便去了文物研究所。我要出一本书,《明代鸽经》鸽子图与文字对照,考证,是填补空白的书,我是认认真真去做。请朱桂老(朱启钤老先生)写序,先印了一本油印本,中华书局要给我出版,我向文物局局长王冶秋请示,他不同意在中华书局出版,说这书属于我们文物局范畴。这一拖就拖到了八十年代才出。
李:你还真是“大器晚成”!三十年代开始做研究,到八十年代才开始出书。但每出一本都引起反响,被认为是填补空白的专著。
王:我没有想那么多。我写与民俗有关的事项,包括过去玩的东西。我不喜欢一小段一小段地写,要写,我要深入其境才写,才有意思。我有生活。
李:你说过你做研究重视材料。怎么去找?
王:有些材料不是想找就可以找到的,是平时积累的。你看葫芦是中国的特例,外国没有。我和外国植物学家谈过,他不相信生物的果子会在模子里长大,还有花纹图案。其实清代宫廷里大量种植,是中国的特创。一直到六十年代,我就很发愁,没人种葫芦了。你想,那时候,连养鸡、种菜都不允许,谁还种葫芦?下一代就不知道了。我生怕这门工艺绝种。六十年代我写一篇文章给《文物》杂志,题目叫《说匏器》,编辑部不敢用,退稿。
李:为什么?
王:怕挨批。我把这篇文章一直留到1979年,故宫的院刊复刊,我才拿去发表在第一期。从此,匏器重生!现在到处都有种的,成为一种重要的工艺品。
李:“文革”期间你的景况怎么样?
王:四清、文革,什么事也做不了。一直受歧视。“文革”中我去干校前肺病犯了,有空洞,工宣队一定要我去。结果在那儿养好了,也算命大。我在那里放牛,种地,种菜,下湖,种水稻,一共有三年半。1973年回京。我看得开,同时我坚决要养好身体,因为有许多积累的材料还未写出来。干校时,我写过一首小诗,名之曰:菜花精神。诗曰:风雨摧园蔬,根出茎半死。昂首犹作花,誓结丰硕子!这是我的座右铭。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