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糖 |
烂掉你牙齿的糖糖,最爱啃书、行走和海吃。
最爱两个艾米莉:狄金森和勃朗特;喜欢简.奥斯汀胜于夏洛蒂.勃朗特;推崇伍尔夫、博尔赫斯、加缪和茨威格的文字;迷恋里尔克、佩索阿、叶芝的诗;向往俄罗斯的白银时代和昔日的塞纳河左岸……
怀念属于童年记忆的西城楼阁,那些粉墙黛瓦和小桥流水;追忆属于青春故事的北城,那些梧桐、城墙、青山和校园;想念那些散落在天涯的“花儿”。而我们都在为了自己想要的小小幸福而努力……
肉食主义者,享乐主义者;走的地方不多,搜罗的食粮不少(物质和精神),对食物的要求不高;最重要的是有好的分享对象和开心的气氛,拉拉拉…… |
似水流年 |
|
|
你说的话 |
|
|
你的家家 |
|
| |
|
两部男人的电影(二)《弓》 [2005-9-15] tongflower 发表在 他世界
| 弓:爱的可能性
图片如下:
弓,你可以想象出多少象征意义吗?力与美,张与弛,暴力与柔情,生与死,甚或性爱与占有的隐喻。影片就是这一连串的想象的延伸,这一组组矛盾对立的象征意义的对抗和妥协。 这是一场惹人争议的爱情实验,一个18岁的少女,一个60岁的老人,无根无家,无信仰,超脱所有世俗意义上的桎梏与牵绊,漂流在海上,离群索居。你无法探究他们在一起的渊源,更无法较真故事情节的寻常逻辑。因为没有这种人为的绑束,很多存在可能性是无法探讨的。在此,一些对爱的可能干扰因素就被剔除了:比如身份、比如经济条件,比如家庭背景,他们只是简单的男人和女人。 弓,起先代表了一种最容易为人想象得到的关乎暴力的武器。这是弓最初表达的直接含义。这个老人,虏获了这个少女,养她到十八岁成年,再与她结婚。为了这个直接了当的目的,其他的一切,他全不在乎。他不崇尚国家的概念(桅杆上飘荡的残缺的国旗),不相信神灵命运(敢于向船身上的佛像射击),不在意传统伦理道德(两个人的爱情在传统意义上为不伦之恋),更不在乎舆论的贬斥(船上的游人的议论)。此时,弓是捍卫他实现自己的目标的武器,这件武器,暴力、血腥、排他。代表了男性征服与占有的欲望。那也是弓作为武器的存在的最初意义。 这时候,老人作为男性的一方完全占据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强势地位,少女的精神状态更是处于一种蒙昧的阶段,暴力,在此是针对外来干预和侵扰的,对少女而言意味着受保护,同时也意味着压制和禁锢。 弓的弦并不总是紧绷着的,刚性的存在着,他也有松弛的一面,柔情的一面,老人在向少女表达爱意的时候,总是拿弓当作二胡,弹奏美妙的乐曲,这是女孩在如孤岛般的船上惟一的娱乐和安慰。这是一重颠覆弓传统暴力含义的逆向思维。 然而,老人因“自私之爱”而营造的与外界绝缘的封闭实验终于开始面临天意和人性的挑战。你很快发现那些频繁来到船上钓鱼的游客是起很关键影响的,他们是参与了实验的反应物,那位和少女年龄相仿的青年,仿佛刻意安排了来考验和见证这段忘年之恋的。他,年轻、帅气,谁都不会否认他才是寻常观念中与她相匹配的人选。但他绝对不是作为一种肤浅的外在吸引而引入故事的中心的,而是作为唤醒少女独立精神的人性象征。 他的身上无疑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送给她的MP3播放着更丰富的音乐,启发她走出封闭单调的囚牢,睁眼看世界;他帮助女孩寻找亲生父母;他看到老人射箭时颤抖的双手,宁可放弃算命也要保护少女的性命;他松开了系在母鸡脚上绳索,又打公鸡的耳光,但最终却也给公鸡松绑了。 少女的觉醒是容易见得的:在违背已往顺从的种种抗争之后,她决定和青年一起逃跑。此时的老人何尝不在与自我斗争呢?他在日历上多打叉以推进结婚的日期,撕毁日历的狂怒,蛮横无理而又孩子气,最终,他将这种执拗发挥到极端的地步:将缆绳套自己的脖子上,而绳索的一端系住两个年轻人逃离的船,另一端连着木桩,而自己仿佛处于蓄势待发的箭的位置——弓的中央。在那里,他感受到的是如金基德所谓的“我希望自己直到死亡,都能活在一种紧绷的状态下,就像是一张弓”的状态。 到此,随着弓的第三重隐寓的推出,整个故事的情绪张力也仿佛一张紧崩的弓一样被拉至极点。弓意味着一种生命的尺度和弹性,不在生死的临界状态是无法体会这种极限之美的。 原以为,故事到此无非有两个走向,一是老人的徇情,少女获得了自由,回归了恒常;二是老人终于在力的中心达到了彻悟,回归了人性。没想到,故事却被推向了另一出人意料的神话式结局:少女被感动了,答应与老人结婚。随着一场华丽完美的仪式的铺陈,老人和弓化作了一体,化为欲望之弓,成为离弦之箭,与少女神交。 弓的第四重含义是“人弓合一”,被推至化境。弓,不就是作为一个“功能性”存在的男人的象征吗?大师所谓的一个离群索居的人是作为一个纯粹功能性存在的人的说法在本片中获得了印证。
我一直很费劲地在琢磨那个少女的自由选择背后的微妙情感,一直惶然于老人“自私之爱”的终极目标的实现为什么一定是夺走一个少女的童贞。百思不得其解的最后,只得归结为:这是一部男人的电影。
[附]:金基德导演作品
《弓》(2005)
《空房间》(2004)
《撒玛利亚女孩》(欲海慈航)(2004)
《春夏秋冬又一春》(2003)
《海岸线》(2002)
《坏小子》(2001)
《收信人不详》(打回头的情书)(2001)
《漂流欲室》(2000)
《真相》(2000)
《雀笼小客栈》(雏妓)(1998)
《野兽之都》(1997)
《鳄鱼藏尸日记》(199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