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糖的小屋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 无缘无故在世上走, 走向我。

首页 >>
关于糖糖

烂掉你牙齿的糖糖,最爱啃书行走海吃

最爱两个艾米莉:狄金森和勃朗特;喜欢简.奥斯汀胜于夏洛蒂.勃朗特;推崇伍尔夫、博尔赫斯、加缪和茨威格的文字;迷恋里尔克、佩索阿、叶芝的诗;向往俄罗斯的白银时代和昔日的塞纳河左岸……

怀念属于童年记忆的西城楼阁,那些粉墙黛瓦和小桥流水;追忆属于青春故事的北城,那些梧桐、城墙、青山和校园;想念那些散落在天涯的“花儿”。而我们都在为了自己想要的小小幸福而努力……

肉食主义者,享乐主义者;走的地方不多,搜罗的食粮不少(物质和精神),对食物的要求不高;最重要的是有好的分享对象和开心的气氛,拉拉拉……

 似水流年
 你说的话
  你的家家

怀抱着不为人知的温暖——四月的青春物语


我说你是人间四月天, 笑声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前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在这个季节,翻出《四月物语》来看,实在是冲着岩井俊二这个导演的,自然是因为对这部片子产生如《情书》一样的期待,过后,的确没有失望,虽然没有超越《情书》那种“逼人窒息,催人泪下”的唯美,但依旧那么清新,那么纯粹,那么动人。
四月,乍暖还寒的时令,阳光那么温暖那么灿烂;四月,徐志摩与林徽因的隐隐烁烁的爱情;四月,APRIL,很多美丽女子都曾用过的名字;四月,仿佛总给人浪漫、美好、充满希望的感觉,仿佛朦胧青涩的青春时代……《四月物语》就是在这样的季节中舒缓地展开,柔情得如同一首散文诗。
四月的东京,樱花漫舞,铺满花瓣的街道如同附着了厚厚的积雪;四月的东京,没有城市的繁华、喧嚣和脂粉气;四月的东京,是淡然、素净、怡人的……这是女主角榆野眼中看到的东京,就如同她的内心一样的纯净,这个从北海岛千里迢迢来到东京来读书的女学生,你看不出她有什么出众的地方。
她仿佛就是初入大学的你,在火车车窗里依依惜别自己的家人,只身前往陌生的异乡求学。她起先害羞、腼腆,对新环境表现出不自然和不适应:她在搬家具的时候插不上手的无所适从;被小心谨慎的邻居挡在门外;木木地坐在开学典礼上听着校长激昂的动员词;向同学自我介绍被人追问时,顿住了不晓得怎么回答的尴尬;很笨拙地拒绝新同学的盛情邀请;在电影院遭人尾随时狼狈地逃跑……
你禁不住钦佩岩井,竟对这些不留痕迹的生活细节把握得那么精确。就好象他在一次访谈中告诉人们的那样:他喜欢的就是这种见微知著的彻底和极端,仿佛走进一个摆满椅子的房间,而偏偏去搜罗一些角落里的东西。他就是这样做的。
但是,半个小时以后,你渐渐对岩井慢条斯理的生活流式叙事失去了耐心,是的,这个女生一个人安静地生活,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逛书店,一个人骑单车飞驰在大街小巷,一个人坐在长椅上读书,一个人做菜……等等,天哪!这家伙究竟想说明什么问题?这种“文以载道”的传统思维逻辑终于被激起,开始骚动不安、挑战质疑起来……这时候,伴随着一场滂沱大雨,谜底终于揭晓了。
山崎,这个在武藏野书店里忙碌的男孩子,终于在一瞬间认出了榆野:“你是否XX高中的学妹?”榆野捧着新书,浅浅的,羞涩的颔首微笑。就好象《情书》里的阿树在看到书签背后她自己的素描画一样的心潮澎湃,所有暗含在叙述中的蛛丝马迹终于连成一条完整而清晰的线索,所有推波助澜的精心布置都是为了成全主人公和观众恍然大悟的那一瞬间。
你这在体悟到榆野安静、娴雅的背后暗藏的心事,如同怀抱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暖暖的在心间荡漾,以至于她对平淡无奇的生活表现出如此的投入和热情,她一直很努力地拥抱融入东京的每一个角落,带着点笨笨的劲道,即便与他的重逢,那么接近梦想的边陲,依旧保持平静、内敛和隐忍的气质。宁可奔跑在雨中折回书店借一把破损的雨伞,方才在雨声中大声喊出自己的心事:因为山崎因为武藏野,才创造了今天的爱情奇迹,考上梦寐以求的大学。
四月的大雨打落了满树的樱花,淋湿了榆野的凌乱的长发,淹没了青涩的爱情表白,浸透了整个迷蒙的青春岁月……
当榆野站在雨中和山崎相视而笑的一瞬间,还需要什么多余的言辞来解说吗?也许怀抱着爱而决意不为人了解,才是温暖的。这就是岩井对青春爱情的诠释。就仿佛樱花,在最绚烂的时刻凋零,不染尘埃的圣洁。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
Powered by 5D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