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肖邦那轻柔地把忧伤渗入你骨髓的茫乱,也没有莫扎特那如微风轻拂水面般的平静和安详,约瑟夫·海顿几乎用一个模子克隆了他的所有纯钢琴作品:既有宫廷音乐那严谨的结构和华丽的旋律,又带有浪漫派音乐尤其是舒伯特音乐的影子。而他所运用的,只不过是从维瓦尔第时代传下来的钢琴作曲形式,极少有装饰音,没有浪漫派钢琴所必须的颤音。
在够得上大师级别的音乐家中,海顿无疑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位。弹钢琴的人要么偏爱肖邦,要么完全走另一个方向只弹贝多芬们;指挥大师永远珍爱的则是马勒和理查.施特劳斯,却极少将指挥棒对准海顿—事实上,他才是交响乐之父,不仅作品数量惊人,而且质量上乘,《惊愕》,《奇迹》和《牛津》均是顶尖之作。海顿和巴赫一样,是一名宫廷乐师。因此,在拥有稳定的收入和还算显赫的地位下,他能安心于自己的创造,而不用像他的某些后辈一样,用即兴创作的《摇篮曲》去换取一碗土豆汤充饥。我们现在从CD封面和教科书上见到的海顿,都是一个相同的形象:长而卷曲的假发,庄严而略显呆滞的眼神。这双眼睛,当然不如德拉克洛瓦画笔下的肖邦那双愤怒的眼睛一样让人动心,也不如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的那双还带有童趣的眼睛一样清纯。于是,这双老而迟滞的眼睛,加上他毫不具有传奇色彩的宫廷乐师经历,大大地降低了他的魅力。或许,我们只是在他的那首闻名的小夜曲里,或者在奥地利的国歌声中,有机会与海顿的乐声作片刻的偎依。
但他的音乐,尤其是他的纯钢琴音乐,依旧散发着春风般的吸引力。我们能从中听出老人内心深处的一丝活泼,一丝轻松,一丝幽默。第49号奏鸣曲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曲。
海顿的钢琴奏鸣曲严格按照巴洛克音乐的乐式分为三个乐章(浪漫主义奏鸣曲是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活泼但并不过分的快板。这是一个非常传统、非常古典的乐章,很难分辨出究竟是他写的还是巴赫写的。当然也就无法寻找浪漫派音乐的影子了。但从第二乐章的慢板开始,海顿开始了他那与众不同的音乐风格:它们不像巴赫的音乐那样动听-能一下子抓住人的心弦,有很深的哲理蕴含在里面,却有着无数只有19世纪音乐才具有的元素在那里。但这种19世纪的预示性情感特质犹如一阵风,假如一把抓过去,也只是若有若无的样子。里面也有轻泛泛的忧伤感,一如肖邦那似太空般的愁绪,虽然转瞬即逝;也有舒曼般的晶莹的音色,像珍珠和凝脂一样,却不奢华;它的节奏是贝多芬式的;中间部分采用的的回旋曲格式,是第二乐章的主体,完全巴洛克式的。
结尾的乐章是小步舞曲,非常的短。这是欢快的一个乐章,像一个小孩在充满泉水声的城市广场嬉戏。欢快活泼的音乐总能使人产生无限的联想:绿色的牧场,牧场上的牛和羊,远方的冰雪覆盖的山峰,以及山峰上面的蓝天白云—打住,海顿的音乐总是循序渐进的,他可还没学会李斯特那跳跃旋律的本领,在飞上天空之前,怎能不看看他音乐中的大海呢?这一瞬间异常销魂,代表了音乐的最高理想:圣洁,平静,没有一点点的污染。而后,旋律才如一只没有拴住翅膀的向上飞的鸟儿,一飞冲天。在一种穿越云霄的感觉过后,音乐也就结束了。
20世纪的钢琴家巨匠中,霍洛维茨的海顿比较出色,但数量有限。他在纽约录制的『THE LAST RECORDING』中,就收录了这首第49号奏鸣曲。而在年轻的钢琴家中,那位不拘一格穿牛崽裤上台演奏的南斯拉夫人波哥莱里奇独爱海顿,录制了不少海顿的作品。市面上能见到的海顿的钢琴版本,大部分都是他的作品。这大概又是他的另一个“不拘一格”吧!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