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子招兵买马 朱三太子从未反清复明

      逸事 2004-7-23 3:8
假太子招兵买马 朱三太子从未反清复明

北京晚报

  “朱三太子案”的破获与复仇是电视连续剧《皇太子秘史》中的一条重要情节线。明朝覆灭后,前明思宗出宫前命人携出三个儿子,据说太子与定王慈灿都死了,因排行第三的永王慈焕一直没有找到,民间盛传慈焕尚存人间,便时常有人冒充“朱三太子”进行反清复明的活动,此即“朱三太子案”。康熙帝的继位,并没有使人们完全断绝对明代故国的怀 念之情,于是,拥立朱姓后裔,扯出旧明旗号,便成了人们“反清复明”的惯用手法,康熙年间搅扰了几十年的朱三太子案可以称为典型。
  1673年,清朝政府在京师破获了一起诈称“朱三太子”为名号的密谋事件,此人名叫杨起隆。当时吴三桂已在云南发动叛乱,以“质子”身份留在北京的吴三桂之子吴应熊亦有所动静,杨起隆就是借此动乱之机部署行动的。此举尚未实施,便被官府察觉,杨起隆仓猝应战,事败后逃亡不知所终。1679年,当清军对三藩的战争节节取得胜利时,在湖南新化县的一个寺庙中拿获一名叫“朱慈灿”的人,他自称明朝“太子”,招兵买马,颇为活跃;此后不久,大将军图海在陕西也逮捕了一个“朱三太子”,据说他就是八年前失踪的杨起隆。“朱慈灿”和杨起隆先后被押解到北京,清廷虽然认定他们都是假冒者,但还是把他们都杀了。在“朱三太子案”中闹得最凶的,是1708年清政府因得知“朱三太子”活动痕迹而掀起的一场追捕活动,为首者是张念一(张君玉)和张念二(张君锡),他们很早就在浙江一带密谋反清。当时改名为王姓的“朱三”(自供叫朱慈焕)正隐居在余姚县境内,张念一等人便以拥戴朱三太子为口号,重新亮出了复明的大旗。

  反清斗争的开展,使真正的朱三甚感恐惧。他先从余姚出走,躲到宁波某地。1706年7月,朱三又连同家眷迁至长兴县。11月,官府缉查严紧,他再次只身出走。不久,他的三个儿子(另有两个儿子先已出走)和一个孙子便在长兴被捕,妻女六人被迫上吊自杀。朱三出逃前后,改名换姓,流亡混迹,于1708年4月被清廷抓获。几十年来,朱三东躲西藏,四处漂泊,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从事过“反清复明”之类的活动,但因为“朱三太子”的名字本身就具有一种号召力量,从而构成了对清朝统治的威胁,所以,尽管康熙帝也明知冤屈于他,最后还是下令把他处死了。

  《皇太子秘史》在不违背大的历史背景的前提下,采用鲁迅先生所谓“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表现手法,对“朱三太子案”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并虚构了朱三太子的两个孙女紫瑛、如玉等艺术形象,其中一个性烈如火武功高强,一个柔美似水灵秀清新,她们分别与四阿哥、皇太子深陷入情网而无法自拔,同时如玉又被赋予报仇大任而做了康熙的妃子,因此上演了一出斩不断、理还乱、生死相许、缠绵悱恻的传奇故事。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