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台与黑板报

      教育者 2006-4-1 23:39
傍晚时分,带小孩出去玩,进了本地的一所小学。天气已经昏暗,十步外不辨面容,校园寂静无声。我拉着孩子的手,在校园的小路上走着,视线又被路边一个个的"阅读台"所吸引。阅读台是我起的名称,不知道学校管它们叫什么。样子类似那种"一条腿"的演讲台,下面是一根半人高的石柱,上面是不大的书状的一块石板,用厚玻璃压着两页八开的诗文,默默在站立在花圃边上,似乎在等读者到来。

我不否认我很喜欢这个校园"景致"(机械点来说,是个"装置",但我的喜爱不允许我用这个词),几次到这所学校,我都忍不住看上好几眼,瞧一瞧学校的老师们(或者是学生自己?)给换上了什么文章。这个小学去年起开展"书香校园"阅读活动,我不曾参观过他们的图书馆,但只要看到这些阅读台,我就已经闻到郁郁的书香,混杂着花儿的香气、青草的清新,远远地就飘过来。

作为教师,那些用来点缀校园、供来宾鉴定的校园"盆景"是瞒不过咱的"法眼"的,可是我相信,这样的阅读台应当是比较有实效的。我想象中,由专门负责的教师或是学生,从报刊上甚至是从校园论坛中搜寻着可资推荐的美文,然后打印出来,每周更换。或者,一些同学的佳作,在这里得以同"更多的读者"见面。又或者,各科的老师通过这个窗台,介绍着学科的历史与趣事。这样的运转,既不费事,也就容易长久。渐渐地,你说孩子能不受到一些有益的浸染么?

其实,在许多学校,本也是有类似的设施的,那就是"黑板报"。只是可惜且又可怜的是,这个有着几十年光荣历史的名称,已经离开学生越来越远。它已经被称为阵地,被称为橱窗,是大人们必须要"占领"的,是必须要展示的。在上面,有的是迎风呼喊的标语口号,有的是贯彻精神的应时报道,却少了孩子们自己的声音,少了温柔与关爱。而黑板报的制作,也渐渐地成了班主任的负担,成了宣传委员的任务,成了教师业绩考核时的项目,成了校长巡视清点的货品。

既如此,那就让校园中少一些黑板报吧,且让那些阅读台如小花般散落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有了它们,校园会收获许多专注的目光,会生长出更多美好的心灵。

(2006年4月1日)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