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㈢

      读书人 2005-7-19 11:18


2.3合作教育:塑造新型的师生人际关系

合作教育,是以师生人际关系为视野的教育思潮。

[20世纪40年代末,克兰诺和梅隆用4年的时间对英国的4300名小学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研究结果证明:师生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老师与学生社交方面发展的期望对他们日后的学习成绩影响最大,远远超过老师对学生学习成绩期望所产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学习潜能的期望所产生的影响则牌将要地位。]这项研究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动摇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结论。[美国伯德惠斯特尔研究表明:词语仅仅表达了我们思想中30%~35%的部分,而传统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基本上以词语交流的教学为主,如果从耸关系、从情感领域对教学活动重新考察,会别有一番洞天。]但我认为,两者之间也不是完全对立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所影响的,并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态度,同时也极大影响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形式与层次。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恐怕是,单纯的教学内容的教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真正的学习过程,在师生的交往中。

前苏联1984年颁布《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引起了教育界的批评,这是不是类似于国内目前对新课程标准的质疑与反思?而1986年《教师报》邀请诸多志同道合的实验教师在莫斯科郊区数次会晤的结果,诞生了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派,这是不是也可以成为目前国内一些教师、学人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新教育、新语文、深度、第一线……)所可以或可能达到的一种高度?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人际关系3要素:真诚、接受、理解。

合作教育思潮的基本主张:在师生关系上摒弃权力与服从;主张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而非单纯接受知识或发展能力;认为教师是关键;提出具体多样的合作方法与过程。

美国斯莱文提出的教师指导下学生合作学习的5要素为:积极的互相依靠;面对面的学习交往;个人责任感;一定的交往技能;学生小组的自我管理。

关于评价的一些思考:[对于思维能力和学生成绩尚处于低水平的学生来说,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别的,而恰恰是自尊心。]所以,要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真正意义,提倡进行实质性评价。[实质性评价,就是把学生的学习认识过程的进程或结果同既定的学习任务所要达到的目标相对比,以便确认学习——认识活动进程的水平,使学生方向明确地接受一步的学习任务。]评价,成为一种激励与指南。

合作,体现在学习小组中,体现在师生、生生互动中。

2.4范畴教育: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

范畴教育理论的提出来源于联邦德国对战后百科全书式的教育改革的反思。

[“范畴”是教育学上的一个术语,表示基本的结构关系,包括学习主体和客体(有时也表示教学的成分和内容)。]

范畴教育,据称是对百年来摇荡于知识和能力两端的教育观的真正统一。若如是,则对中国的教育是相当具现实意义的。

范畴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青年“积极地适应世界”,既要有能力,也要有知识,于是,在教育目标上首先完成了形式(偏重能力)教育与实质(偏重知识)教育的统一。

在克拉夫基看来,[教育过程是通过本身经验或理解别的经验获得客观(实质的—知识的)和主观(形式的—能力的)两方面统一的过程。]但是,教育过程并不自然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有赖于教育者的预先设置。最后,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这样两个方面统一的一种范畴。

克拉夫基认为,[备课关键是进行教学论的分析,而教学论的分析首先应当是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在他这里,对内容的要求是突出而独特的。[一定的教学方法从属于一定的教学内容。]

克拉夫基对教育中的内容有着明确的选择性的要求,要求摒弃这些内容:不具有代表性而显得零碎个别的;只对未来有意义而现在无法体会的;无法对学生说明过去的过去内容;与学生的实在无关的;所有不能允许学生获得基本知识、获取主要能力的。

克拉夫基认为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可从以下5个基本问题出发:1、内容含有哪些知识技能,对今后学习的意义;2、本班学生对内容的现有认识;3、课题对学生未来成长的意义;4、内容自身的联系与层次等;5、内容有哪些属性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挂接学生的已有知识技能体系。

二○○五年七月十九日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