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㈠

      读书人 2005-7-15 23:38
为着“认识”这个教育时代而去。

序言中列出的五个问题,值得缩简摘录:

一、在我们运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之类的常用语时,是否真的领会了当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

二、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力量跳出这些程式化教学?

三、是否思考过现在的诸多教学方法是以什么教育理念为基础的?

四、我们在借鉴西方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是否感觉到了与我国实际的距离?如何使之“本土化”?

五、教育的功能已然向着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转变,除了热情,是否对怎样教和怎样学,教什么和学什么感到了困惑?

为着以上的问题,阅读此书。我想当我读完这本书,必定依然找不到答案,不过,我会更明白我所身处的教育时代。

[方括号内为原文摘录]

1.1终身教育思潮

[英国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提出“如果我们问,一个人什么时候可以完成教育?惟一正确的答案是:其生命终止时才会完成。”1929年。由此成为终身教育思想的重要奠基者。]

[1965年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郞格朗《论终身教育》报告书:“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期和青年期,它应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地进行。教育应当借助这种方式,满足个人及社会的永恒要求。”从此终身教育得以概念化与体系化。]

[终身教育思潮形成的社会因素有:科技进步、人口问题、民主推动、信息化社会。]

[《学会生存》肯定了学校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从而避免了由于强调终身教育而对学校教育的淡化。终身教育不是一种规范、严格的教育体系,而是教育发展的原则和指导性观念。]

[《学习--内在的财富》指出“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应当注意这时的“不断”一词。

1.2学习化社会

本章始即比较了与前个概念的区别:前者侧重时间角度,后者侧重空间角度;前者解决教育社会化问题,后者解决社会教育化问题;前者从个体出发,后者从社会整体出发;两者融合而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潮。

美国赫钦斯例举[古代雅典为一个全民学习之邦。由此出发,……建立一个学习化社会是可能的。]这个例子相当有趣,可惜书中语焉不详,如有进一步的资料收集,可以进行比较性的研究。

如何实现整个教育发展的一体化?从横的方面,[打破学校的封闭式办学模式,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分解传统的由学校完全承担教育职责的做法,赋予家庭和社会以相对于传统而言更大的教育责任,使人的发展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纵的角度,要求学前、学校与学校后教育三者间建立相互联系,形成一贯的纵向教育系统。

学习化社会使学习成为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产生了对学习者主动学习的要求,从而赋予了学习者主体性地位。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教育正在越出历史悠久的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它正逐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展开到它的真正领域--整个人的各个方面。……在这一领域内,教学活动应让位于学习活动。虽然一个人正在不断地受教育,但他越来越不成为对象,而越来越成为主体了。”]

[学习化社会由于突出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作用发挥,成为衡量和评价教学的重要指标,在此种背景下要求改变各方的角色定位,而实现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平等性合作。……要求教育者改变传统教授者的角色,而以引导者的身份进行教育。]

总的看来,目前我国对传统教育进行的反思以及对教学过程的诸多改革,可以从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及终身学习思cao中找到最初最大的源泉。

二○○五年七月十五日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