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人难于鉴宝,由《央视素质最低的主持人》所想到的

      记录者 2005-2-19 22:8
无标题文档

博客中国的论坛上看到一个贴子,题目是《央视素质最低的主持人》,标题中另有主持人的名字,不过由于无法确认,本着“疑罪从无”的精神,还是先隐去吧。 因为她所主持的《鉴宝》节目是我一向喜欢看的,所以就仔细看了整篇文章,看完之后,真是感慨。

先说说俺家里人对她的印象,以我爸为首的一派,觉得这人“知识很渊博,很有文化素质的”,而以我为代表的这帮人,觉得“她的声音没有音调的变化,一直是一个调;表情真的十分僵硬。一直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她能当主持人,她是不是有什么后台?”(以上引自博客中国网友的评论),不过,人不可貌相,对于其语音上的求全责备只是个人的一些职业因素影响而已,并不由此就对这人有什么猜想,直至看了这篇贴子……

如果真如贴子中所言,那么对此人的评价自然是要大打折扣的,人品,在对一个人的评价中,永远应该摆在第一位。(当然,人品的含义及要求程度可以再商量∶)譬如宋时的“苏黄米蔡”,蔡京的位置为蔡襄所代替;近代的周作人不是因了鲁迅的光,骂名也自会更盛一些,就是很好的殷鉴。只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评价,如何可以客观地给出呢?能够有《鉴宝》中的专家那样的识货人,来告诉我们真实答案么?

从前,很是相信网络上的消息与言论,只是,近来却渐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在一些报刊上看到对惠多时代的网络的怀念,皆以为那时的网友,素质较高。想来那是网络的童话时代,单纯而美丽,如共产主义。现在,却应了一句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虽不曾上什么当,但是多次看到一些只有枪手才做得出来的文章,不由就怀了警惕之心来看网络贴子了。

回忆对识人之难的看法形成,最初是由于小时看的一篇故事,孔子周游列国,绝粮于陈蔡,弟子(颜回?)为其乞食而归,孔子正睡春秋大觉,弟子乃作炊,孔子方醒,却见弟子自己先勺了一碗,吃上了。孔子这个伤感呀,没想到呀没想到,我最喜欢的弟子居然毫无礼仪、自私自利、只顾已不顾人。想了一计,装作又睡一阵子,醒来对弟子说,我在梦中见到祖先了,现在,我想用这些食物来供奉他们。弟子忙说,万万不可,老师,刚才我在煮饭时扬起的尘土溅入饭中了,为了不浪费,我就把它们舀出来先吃了,现在饭虽然还是干净的,但用来供奉祖先却不太合适了。孔子听了不由感慨地说,如果我就相信自己刚才看到的情况,那就必然冤枉了你呀。我原先以为可以相信自己的眼睛,现在看来,就连亲眼看到的,也未必是事物的真相,要认识一个人,真的很难呀!只要想到这个故事,所谓的“百闻不如一见”、“耳闻为虚,眼见为实”都成了形而上学的片面方法,现代科技发展,Phototshop技术高超的人士,更可以在你面前展现出你所能想到的和你所想不到的任何画面,孔子的话,在几千年之后,更加地警醒世人。

但在想出更合适的办法之前,听到与看到还是比较好的一个办法,所以我觉得这个贴子的作者,如果能够用DC或是可拍照手机来几张现场的照片,或是用DV拍摄下来一段影像,再或是用数码录音设备如MP3之类录下现场的声音,也许对我们明白事情真相是更有帮助一些。公众监督的眼睛、目光、耳朵是让那些所谓公众人物收敛言行的最好工具。(同时我反对建立如英国那样无处不在的公共场所监视系统)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能够在屏幕上看到那些“美国警察暴打黑人”之类的新闻,美国社会普及化的手持摄像机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公众人物是社会的一个标本,对他们的言行,我们自然有着不一样的要求。正如我和一位网友在谈论到杨振宁与翁帆的婚姻时所说“公众人物,永远是一出剧目”,我们在看着他们。

话讲杂了,归纳一下:曰识人难于鉴宝,又曰公众人物应当自醒。

P.S.

此文同时发在博客中国论坛中青在线青年话题上。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