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大会后的一些思考

      数学教师 2005-1-31 23:29
期末放假之前,必定要有的最后一个程序就是,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听校长总结一学期得失。结束后,领钱回家,坐在那儿听校长致词,有假期可期待,有奖金待摘取,而所有的材料已经上交,心情总是会轻松不少的,在听学期的工作总结,就自然有时间琢磨了。

这学期在量化评估和工作量折算上有一些新的规定开始执行,期末,这些规定的成败就自然转化成分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我想:

1、规章制度的合理与不宜是见仁见智的,无论你的规定过严过宽都有人不会满意,所以管理者的要点在于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正符合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庸,不过我以为,中庸不一定是取1/2,也就是说,平均主义≠中庸主义,数学上有个最好的例子,一条线段最佳最美的分割点,不是中点,而是距一端0.618处,称为“黄金分割点”,社会组织学上的事儿,当然不会象数学那么条理严谨,找到这个平衡点,最佳点,要领在于领导艺术了,不过我想多听听众人的意见,让各种利益角力,最后得到的稳定点,应当会是比较中庸的吧?如美国参众议院中,总是有各个院外的利益集团在游说,但是最后通过的法案,不能最好也不至于太差。

2、对已经制定推出的规章的遵守反映了一个国家国民的守法意识,或者说是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前些天在沙拉斯餐厅中无意翻到一份报纸,上面讲了德国街头的一个半玩笑的社会学性质的试验,给电话亭贴上男、女的标志,而德国人就果真按性别在电话亭前排起了队,虽然“女”电话亭中空无一人,“男”电话亭这儿排队的先生们也不到那儿去“破坏规则”。我想不是德国人的智力太差,即便他们怀疑为什么有这种不太合理的规定,但是在规定面前,他们仍然会遵从。而学校期初制订的方案,有些在如今看来不太合理或是不太严谨,这时我想大家最应当做到的,还是遵从而不轻易破坏,不过,也要留给那些受到影响的人寻求“救济”的机会,一味守规而导致“显失公平”的情况发生,也不是我们所乐见的。

这些想法当时记在本子上,放假已经两天了,参加本科学习,居然腾不出空来,现在总算逮个机会,记在这儿吧。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