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与打字:未来之争、潮流之辨

      记录者 2004-12-28 8:47
今天一早被老爸从被窝中叫起来,看到福建四套的早新闻节目,边刷牙边听了一会儿。除了这几天的头条,东南亚海啸造成巨大伤亡之外,最吸引我的新闻,就是《福州市小学生写字要考级》了。

以我的不良习惯,我很是怀疑这个政策后面的利益驱动,毫无疑问,如果这项措施得以成为正式的官方要求,必然就要产生一个新的“教育经济”市场,不少的孩子将奔走于写字学校或是书法老师家之间,后面跟着的是眼巴巴的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但是转念一想,如此怀疑我们的官员们,未免不符合“疑罪从无”的法律精神,所以,还是先不要谈论此事的利益因素,就事论事地来看看未来,我们到底需要的是写字还是打字,或者说,看看现在我们应当指引孩子们如何消费他们的学习时光,毕竟,少年的时光是宝贵而不可重复的,已经不再有的我们,不能也没有权利把孩子们引到一条弯路上去。

其实问题很简单,也不新鲜,核心就是在电脑打字已经逐渐流行的今天,是不是还需要在写字上下功夫?明显的一点是,我应当是“打字”方的拥护派,甚至于本文的诸位看官,大抵也是喜欢打字的多,要不您在电脑上就是个新手。那么我们能不能抛开自己的成见,来客观地思考一下呢?

作为教师,准确地说是小学数学教师,我想借用一个例子来作喻,那就是在小学课程中“算盘与计算器”的进进出出。记得十年多之前刚刚踏上讲坛,正好是教小学三年级,课程之中就有“算盘”的使用及口诀之类的。我可傻了眼,虽说俺当初当小学生时,也承蒙老师教诲过“一上一、二上二、三上五去二”,可过了多年,竟然是毫无印象了,当然,最后我还是“自学成才”了,呵呵。然后就注意起教材中对“算盘”的内容安排来,几年下来,看着这部分内容删删添添,最后终于在新世纪到来之前,离开了小学教材,进博物馆去了。可以想象,在这删添之间,主管部门的专家领导们经过了怎样的痛苦煎熬呀,祖宗遗物,不敢也不愿轻弃,可在实际之中,而是无从使用,更是日趋没落,教的别扭,学的委屈。有一句话说,中国人象是土豆,最好的部分埋在地底下。这算盘,大概也是埋在地底下的东西之一吧,只是总还有人不舍得埋葬,不时地要把它挖出来供奉就是了。还多亏了IT技术的摩尔定律起作用,在后头赶着,这算盘是不走也不成的。

那么,既然旧爱已经走了,新欢应当可以上场了吧,不,专家们更喜欢通过笔算来锻炼孩子们大脑的时钟频率,可怜呀,不知道大脑CPU的浮点运算是否有提高,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从而使小学数学课程显得过时而陈旧倒是真的。大概是扛不住了吧,这几年来,教材中也逐渐地引入了计算器,只是就那么几节课,而老师们在处理时,总是遮遮掩掩,快赶上《生理卫生》课的样儿了,一过了这几节课,就要学生赶紧把计算器给收起来,理由很充分,考试时允许带么?不允许,那么,还是练好笔算要紧。(昏倒)不过,毕竟还是进来了,相信在将来,计算器最终必然成为孩子们书包中必带的一样文具,我们中国的孩子,带不起笔记本电脑,带个计算器,还不成么?

小学教材中的“算盘与计算器”之争,过程大致就是如此,我想起了一句诗: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对于算盘,是“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对于计算器,是“我是电,我是光,我是惟一的神话”呀。

现在回到开始时所说的“写字与打字”之争,就很清楚了,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写字,是现在进行时,而打字,则是将来时,在一些国家,甚至已经是现在时。我们要选择什么呢?当然,任何选择都不是绝对性的一刀切,不是扫黄打非般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赞成大练特练写字的人,无法阻遏电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而喜爱打字的人,也无法在生活中用打字来解决一切。关键还是一开始说的,现在我们应当指引孩子们如何消费他们的学习时光?

其实,对于善良人的担心,打字风行之后,必然造成书写品质的下降,是不可否认的。正如现今的书法作品不复有唐宋的自然率真一样(遑论魏晋),习惯打字的手,多半将生疏了握笔的感觉。一则报道很切实,美国如今的中学生,英文手写质量较之二十年前的学生,下降明显。(具体数据,待查),那么,他们的现在,是不是就是我们的未来了?我想是的。

说到美国,还是想到前阵子的美国防长拉姆斯菲尔德遭遇的“签字门”事件了,拉氏今年时运不济,就连给阵亡美军士兵家属的慰问信,也被人揭发出来,是用机器代签的,这打字代替写字,也代替得太过头了些,我不赞成。行文到此,我还是非常羡慕拉兄的,毕竟他的领导不曾说些什么,布什这粗犷的牛仔,竟然也如此地体贴人心,温柔可人,呵呵,或者说是深明历史之潮流,领时代之先。

而在我身边,学校却刚刚推出一个规定,期末给学生的评语不能使用电脑打字,违者扣分(期末考核分)。当然,写评语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这一点大家是一致认可的。不过具体情况是,评语不单要写在学生的成绩册中,还要在学籍管理卡片上照抄一遍,另外期末还要上交“优秀评语”(自以为是优秀的:(),少不了又要抄一遍,而使用电脑,能够很大地提高效率,并且排版清楚之下,可以在同样的版面上填入更多的内容,当然为了避免太冷冰冰,给学生及家长看的可以要求手写,只是必然牺牲了一部分的效率与实质。

其实,整个问题,就是一种引导,不同的规定,必然把大家导向不同的结果,我想我完全可以很好地适应这种要求,在我先行的这两三年里,我并不曾用什么“评语软件”来替我写评语,我也不认为现在的AI已经高到了可以代替人类思考的地步,如果把我历年所写的评语一份份摊开对比,是决不会发现雷同或是“通用”的,那么现在我的选择只有,相信自己的先进性,更相信自己一直做到了人性化,执行新的决定而同时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大脑。

时间将会证明许多原本不是问题却成了问题的问题。

最后,如果你坚持看到了这里,我要感谢您(呵呵,看我都换了称呼了)的耐心,如果,您有了孩子,您会怎样要求他呢?会怎样塑造他呢?毕竟,他是我们国家与社会的未来。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