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的概念和缘起
琴作为乐器的总称,是人们用以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艺术工具。或者,换一种说法,所谓琴也就是乐器,是一种能奏出音乐的工具。关于琴的缘起,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乐器的历史也随同人类历史发展一样,有着自身存在、发展的规律。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的文化古国,其乐器的最初形式,由于没有详尽的文字记载,只能依靠出土文物以及遗留下来的极少的文字记载,从而得以某种程度上的认识。
在原始时期,伴随着智慧的发展,人类开始使用了工具,而大量工具的使用,又启发了人们的智慧。这种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使得人类的祖先就在生产劳动中萌发了乐器这一最初的创造。例如:人们喝水时利用某种果壳饮水直接用嘴饮水更为方便,于是就造出了瓶、碗等器皿。
与此相仿,人类不仅利用嗓音歌唱,而且在竹管上凿出孔或者张弦抚弄以奏出奇妙的声音来伴奏游戏,于是就产生了乐器。
“音”在商代甲古文中和言语的“言”是一个字,言在甲古文中是单管乐器的象形字,下边是口,上边是一支竖立的古代箫管,用嘴吹箫管而发音,这就是言的本意,这正反映出远古时代原始人类的音乐(歌唱)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
“乐”字在甲古文中其形如木上张弦,也是琴瑟之类的弦乐器的象形。音和乐两字的含意相近,在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大乐篇》中便已经连用:“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
古代中国的帝尧时代就有了《击壤歌》,其歌词大意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掘井而饮,耕田而食”。这里的“壤”就是指大地。人们在没有乐器出现的时候,大地被当作了可以发声的乐器,在生产劳动中一边击地,一边唱歌。不难推测,这种劳作下的“击壤”实际上已起到了伴奏的作用。同时,“击壤歌”也说明了乐器的缘起与人类的生产劳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生产劳动创造了乐器。
中国古代的乐器,最早的可以说是土鼓。《礼记*明堂经》记载:“土鼓,蒉桴,伊耆氏之乐也。”“夏后氏之足鼓。”以上记载说明了最初土鼓的形式。
磬,是古代石制的一种打击乐器。甲古文中专场磬字左半像悬石,右半像手执槌敲击。
磬起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劳动工具,形制在后代有多种变化,以致从石制进一步有了玉制、铜制的磬。
钟,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遗物。商代以来的钟为铜制,多为大、小三枚组合起来的编钟,成为按一定音列组成的乐器。
埙,是古代的一种泥土制作的吹奏乐器,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埙为陶制,是橄榄形、圆形、椭圆形、鱼形、平底卵形。有一音孔、二音孔、三音孔、五音孔等多种。后代的埙主要用于宫廷雅乐,民间也有流传。
关于弦乐器,由于没有有关文献的记载或文物的证明,只有存疑。
当代世界上已有乐器几万种,但意的说来,原始社会乐器的创造与发展是当今乐器迅猛发展的根缘。而原始乐器的发展也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即:形式上由不定型到定型;种类上由少到多;音律上由不定音到固定音;由不相联属的单音到有一定高低关系的音列。若把乐器分类,大致可分为: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打击乐器。
一、管乐器
笙
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殷代(公元前1401--前1122年)的甲骨文中已有“和”(小笙)的名称。春秋战国时期,笙已非常流行,它与竽并存,在当时不仅是为声乐伴奏的主要乐器,而且也有合奏、独奏的形式。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竽、笙仍并存应用,但竽一般只用于雅乐,逐渐失去在历史上的重经作用,而笙却在隋唐的燕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清乐、西凉乐、高丽乐、龟兹乐中均被采用。当时笙的形制主要有十九筑、十七簧、十三簧。唐代又有了十七簧的义管笙,在十七簧之外,另备两根义管,需要时,再把它临时装上去。早期的笙为竹制,后来改为铜制。明清时期,民间流传的有方、圆、大、小各种不同的笙的形制。
笙的构造是,将铜制的簧片装在若干竹管下端,这些竹管插在一个匏制、木制或铜制的带有吹孔的斗子上。吹时用指按着竹管下端所开的孔,使簧片与管中气柱发生共鸣而发出乐音。演奏时,除单音外、大都用二音、三音或四音配成和音。
解放后,对笙进行了改造,目前,已普遍使用的有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三十六簧以及小排笙、排笙(键盘笙)等多种形制。笙的吹奏技术也有较大发展,除了用于伴奏、合奏外,已发展成为独奏乐器。
芦笙
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西汉初即已出现。
芦笙大小不一,管的数目也不尽相同,单管、双管以至五管、六管、八管、十管都有,但较常用的是六管芦笙。六管芦笙是用六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分成两排插入木制的笙斗中,每管的根部各装一个铜质簧片;管的下端各开一个小孔,吹奏时手指按孔发音。有的芦笙,在竹管上端套上竹篾折成的三角形喇叭或套上稍大的竹筒,起共鸣作用。
芦笙多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贵州苗族地区,有大小不同的四种芦笙组成的乐队,并且有一整套传统的芦笙曲。
解放后,对芦笙进行了多次改革,先后有十五管、二十管、二十六管、三十六管的芦笙出现。有的将木制笙斗改为金属笙斗,有的加上音键,扩大了音域,能吹奏十二个半音,解决了转调的问题,可以演奏较复杂的乐曲。
排笙
是解放后根据芦笙的原理改革发展而成的。有三十个管,用键盘弹奏,用脚踏风箱吹气,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成为乐队中的低音管乐器。
葫芦丝
流行于云南地区傣、彝、阿昌等民族的乐器。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葫芦丝音色柔和,常用于独奏和合奏。
笛
亦称横笛。西汉以后,逐步流行于全国各地,为民间最常用的乐器之一。笛为竹制,上开吹孔和膜孔各一,按指孔六个,音色清脆,音域较宽,能吹出两组多一点的音。常见的笛有两种,一种为曲笛(过去用于伴奏昆曲或用于合奏);一种为梆笛(过去用于伴奏梆子戏)。梆笛短于曲笛,音高一般相差四度。
解放后,对笛进行了多次改革,先后制出了成套的十二调的笛,并在曲笛的基础上改制了加键笛,保留原有的六个音孔,用键子控制新增的半音,便于临时升降半音及转调。
笛子音色清脆、明亮,音量较大,技巧丰富,表现力很强,是我国吹奏乐器中一件重要的乐器。笛子可演奏各种不同的风格、情绪的乐曲,可独奏、重奏与合奏。在西洋乐队中,有时作为色彩乐器,可获得独特的效果。
管子
流行于我国北方,古称筚篥或(咸下加角)篥。管子为木制,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口插一苇制的哨子。管子的音色高亢,在北方管乐队中常常用以领奏。
解放后,管子的制造和吹奏技术都有了发展。经过改革的管,音域扩展为二组又六个音,加键管都能演奏十二个半音,在合奏和独奏中发挥更大的效能。目前在乐队中经常使用的有中音管、低音管和加键管。
巴乌
为云南地区彝、苗、哈尼等少数民族使用的单簧吹管乐器。
巴乌用竹管制成,有八个按孔(前七后一),吹口处装一尖舌形铜质簧片。演奏时横吹上端,振动簧片发音。巴乌音量较小,音域较窄,但音色柔美,常用于伴奏舞蹈、独奏等。巴乌是一件极富民族色彩的乐器,常用演奏抒情的、宽广的音调,亦可演奏技巧性强的华彩乐段。合奏时巴乌音色易和其它乐器融合在一起。
埙
吹奏乐器,至少已有七千多年历史。原始社会的埙,器形多样,用细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距今约六千年。秦汉以后,埙主要用于历代宫廷雅乐。今人改进研制的九孔陶埙。
以古制六孔埙为基础,扩展其肩部和内胎,以增大音量,音孔增至八个:前六后二,加上吹孔、共为九孔。为便于运指演奏,尽量减少复杂的叉口指法,其音孔按相似于笛子的音孔顺序排列。专业演奏者可吹出二十六个音,包括两个八度内的全部半音和一个泛音。在指法上有颤音、打音、抹音等技巧。九孔紫砂陶埙已在今日中国民族乐队中普遍使用。
唢呐
唢呐又称喇叭,小唢呐又称海笛。两晋时期(公元265--420年)已流行于新疆地区。清代唢呐在回部乐中使用,称为苏乐奈。它是民间运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除了用于合奏、独奏外,也用于戏曲、歌舞等伴奏。
唢呐,在木制的锥形管子上开八孔(前七后一),木管上端装一铜管,铜管上端套一苇制哨子,木管下端装一喇叭形铜质扩音器。音色高亢明亮,有的民间艺人能控制气息,吹出柔美的声音。
经过改革的唢呐有高、中、低三种,有的还加了音键,扩大了音域。
运用唢呐的地区和范围很广,它可以作为独奏乐器使用。在民音吹打乐或地方戏曲乐队中,唢呐经常作为领奏乐器使用。唢呐音量宏大,声音粗犷,宜于表现欢快、热烈、雄壮的乐曲,可以演奏技巧性很高的华彩乐段,还可模仿飞禽和昆虫的鸣叫声。
箫
现在的箫在汉魏六朝时代称为逐(加竹头)
逐(加竹头)从我国西北羌族地区传到中原地区,最初只有四个按孔,西汉京房(公元前77年--前37年)在背面加一孔,才有了五个按孔。晋代乐工列和在公元前247年左右所吹的笛(箫),已有六个按孔,与今天的箫差不多。
唐代有一种称为尺八的吹管乐器,形制与今天的箫相似,仍用于伴奏、合奏和独奏。
现在的箫一般为竹制吹管乐器,直吹,按孔为前五后一,上端开一吹孔,音色圆润、柔和。
总结
我国的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根据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的有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
第二类,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的有唢呐、海笛、管子、双管和喉管等。
第三类,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的有笙、抱笙、排笙、巴乌等。
由于发音原理不同,所以乐器的种类和音色极为丰富多采,个性极强。并且由于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不同以及地区、民族、时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乐中的吹奏乐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极其丰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与流派。
二、弹拨乐器
筝
筝,公元前237年前,已流行于秦国(今陕西省),故又称秦筝,但同时其他地区亦有使用。历代所用的筝有十二弦、十三弦等多种。
筝的音箱是木质长方形,弦张在面板上。过去各地流行的筝,或用丝弦、或用铜丝弦,弦数十二、十三、十五或十六不等,每弦一个柱,用以调节弦长,固定音高,一般是按五声音阶定定弦。
解放后,筝有了很大的改革,改用钢丝弦(也有因乐曲的需要仍用丝弦的);增加了弦数,现已有十九弦、二十一弦等多种。改革后的筝,音域扩大,音量增加,表现力丰富。
筝多用于独奏或重奏。在乐队中则多作为色彩乐器或作为弹奏乐器组的一个声部来使用。 筝音量较小,若在乐队中使用,应注意音量平衡。
琵琶
琵琶,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弹奏。
现在的琵琶,吸取曲项琵琶的形式,结合秦琵琶的优点改革而成。原先外来的曲项琵琶是木质梨形音箱,曲劲,四弦,四柱(即相位,没有品位),用拨子弹奏。经过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进行改革,吸取了阮多柱、手弹等优点,发展为十四个柱,由横弹改为手弹。在形制、音域、音色及演奏效果上,已与原先的曲项琵琶大不一样。解放后,琵琶又有了更大的发展,由丝弦改为钢丝弦,或尼龙缠钢丝弦;增加为三十六个柱(六相二十五品),有十二个半音,可转十二个调;扩大了音域各音量,音色明亮;并改用人工指甲替代手指甲来演奏。所有这些改革,均极大地提高了琵琶的表现力。
琵琶可用作独奏、重奏、合奏及伴奏。琵琶表现力丰富,既可演奏慷慨激昂、威武悲壮的武曲,又能演奏柔美、抒情幽雅的文曲;可演奏技巧复杂的华彩性乐段,又可演奏宽广、深情的抒情性旋律。
伽倻琴
伽倻琴,朝鲜族弹拨乐器。形制上与古筝相似。
伽倻琴身为木制长方形音箱,张十二根弦(也有十三根弦的),每弦有柱,可移动以调节音高。演奏时将琴放在地上,一端放在左膝上,也有放在桌上的。常用于独奏的伴奏歌唱。
伽倻琴音色清雅、悠扬,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但由于音量较小,若在乐队中使用,则需注意音量的平衡。
扬琴
扬琴,相传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传入中国,最初流行于广东一带,现已流行全国。常用于戏曲、曲艺的伴奏,也用于合奏及独奏。
扬琴为木质梯形的音箱,上张若干根钢丝弦,演奏时用竹槌敲击发声,音色清亮,演奏技巧灵活,音域宽大,表现力丰富,可以奏出两组以上的音。
解放后,扬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加大了琴身,增加了弦数,扩大了音量和音域,可以转调,可独奏、伴奏与合奏。
琴
琴,又名七弦琴,现在又称古琴。琴的名称最早见于春秋末期的《诗经》。琴的出现,当然远在《诗经》成书之前。
琴身是个狭长的木质音箱,上加厚漆,有七根弦。琴宽的一端为头部,下面有七个右以调音的小轴,叫做轸,腰部下面有两个系弦的足,琴面外侧有十三个圆形的标志,叫做徽。一般用贝壳、金、玉或磁等物质制成,它用以标明泛音位置,同时据以规定徽分或按音位置。
它的定弦,根据调性和曲调的不同,有多样的变化,多以五声音阶定弦。
古琴音色富于变化,技巧丰富,既可演奏旋律,也可演奏琶音、双音与和弦,有很强的表现力。常用于独奏、小型合奏(如琴箫合奏)以及歌唱的伴奏。古琴音量极小,在演奏时一般都加扩音器。古琴一般宜于表现古雅、抒情、深刻、细腻而节拍比较缓慢的作品。
热瓦普
热瓦普是维吾尔族和塔吉克族弹弦乐器。流传在塔吉克族的叫拉布卜。十四至十五世纪已出现。清代列入四部乐。
热瓦普音箱半球形,木质,蒙以蟒皮,张五根金属弦,多个音品(改革的热瓦普音品可多至二十六个)。
热瓦普的音色响亮,多用于合奏与伴奏,亦可作为独奏乐器使用。独奏乐曲为木卡姆或民歌的曲调,现已有不少新的独奏作品出现。
冬不拉
冬不拉,哈萨克族弹弦乐器。木质音箱,音箱有扁平和瓢形两种,琴杆上有九个缠皮线的品位,张两根弦。可奏出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和八度的和音。音量较小,一般用于自弹自唱、独奏与合奏等。
解放后,对冬不拉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品位,改用钢丝弦,扩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
制成高低不同的冬不拉、二弦十三或十四品的中音冬不拉、二弦十七品的次中音冬不拉和十品的低音冬不拉等。高、中音冬不拉的音色明亮、清脆、技巧灵活,是新疆地区弹唱音乐的重要伴奏乐器。
阮
阮,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前87年),我国人民参考了筝、筑、箜篌等乐器创制而成的弹拨乐器。
阮,圆形音箱,直杆,四根弦,有十二个柱位,每个柱位横贯于高低不同的四根弦之音,为四弦所共用。阮在过去称为琵琶,后人称秦琵琶或月琴。
解放后,对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形制上有小阮、中阮、大阮、低阮四种,品位增加到二十四个,扩大了音量,音色更为柔美。在器乐合奏及伴奏里,阮成为重要的弹拨乐器之一。
一般常用的有大阮和中阮两种。
柳琴
柳琴,因它形状像柳叶,所以叫柳琴或柳叶琴。是苏北鲁南一带的柳琴戏及安徽泗洲戏的主要伴奏乐器。
原来的柳琴是二弦,七品,丝弦,用拨弹奏。解放兵团,对柳琴进行了多次改革,制成了高音柳琴,将二弦七品必为四弦二十四品,依半音排列,扩大了音域。便于转调;又改丝弦为尼龙缠弦,增大了音量,使音色更加优美。高音柳琴丰富了民族乐队弹拨乐组的高音部。
三弦
三弦,又名弦子。汉族和某些少数民族都有三弦。汉族的三弦有椭圆开头木质、两面蒙皮的扁平鼓头(即音箱),它以琴杆为指板,无品位。
约在十九世纪中期,直隶(现在的河北省)高阳县木板大鼓说唱艺人马三峰,又根据小三弦的形式,创造了大三弦,受到当地北方说唱艺人们的欢迎。从此以后,大小两种三弦,同时流行。特别在伴奏说唱音乐方面,形成南北不同的风格。
弹布尔
弹布尔,维吾尔族弹弦乐器。十五世纪已出现。清代列入廓尔喀乐,但与今天流传的弹布尔略有差异。相传十四至十五世纪,已有演奏弹布尔的著名民间艺人。
弹布尔音箱木制瓢形,琴杆较长,上张钢丝弦五根,两根外弦为一组,中间一根弦。指板上有缠丝弦的品位,通常有十六个,外弦奏主旋律,中弦和内弦用于伴奏。通常用于独奏、合奏。
月琴
月琴是由阮衍变而成,在民间流传很广,常用于戏曲、曲艺伴奏及独奏、器乐合奏。与京剧、京二胡一起称为三大件。
月琴的音箱,一般是木质圆形,也有八角形的,张四根丝弦,分成两组,每组两面三刀弦的音高相同,七品。音色清亮。通常是五度定弦,用拨弹奏。
解放后,对月琴进行了改革。有一种改革后的月琴,加宽了琴颈;品位增多至二十四品,按半音排列,便于转调;弦改为钢丝尼龙缠弦。音色清脆、柔和。月琴可用于独奏、伴奏及合奏。
总结
我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如:筝(古筝和转调筝)、古琴、伽倻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
弹奏乐器音色明亮、清脆。右手有戴假指甲与拨子两种弹奏方法。右手技巧得到较充分发挥,如弹、挑、滚、轮、勾、抹、扣、划、拂、分、摭、拍、提、摘等。右手技巧的丰富,又促进了左手的按、吟、擞、煞、绞、推、挽、伏、纵、起等技巧的发展。
弹奏乐器除独弦琴外,大都节奏性强,但余音短促,须以滚奏或轮奏长音。弹拨乐器一般力度变化不大。在乐队中除古琴音量较弱,其它乐器声音穿透力均较强。
弹拨乐器除独弦琴外,多以码(或称柱)划分音高,竖式用相、品划分音高,分为无相、无品两种。除按五声音阶排列的普通筝和伽倻琴外,一般都便于转调。
各类弹奏乐器演奏泛音有很好的效果。除独弦琴外,皆可演奏双音、和弦,琵音和音程跳跃。
我国弹奏乐器的演奏流派、风格繁多,演奏技巧的名称和符号也不尽一致。
三、拉弦乐乐器
二胡
二胡也曾称为胡琴或南胡,由胡琴发展而成。
琴筒用木或竹制成,一端蒙着蛇皮,张二根弦。竹弓,张马列尾,夹于二弦之间拉奏。
二胡不但用于声乐的伴奏和器乐合奏,在二十年代就已发展成独奏乐器。解放后,对二胡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将丝弦改为钢丝弦,扩大了音量。
二胡音色柔和优美,表现力丰富,擅长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亦可演奏技巧很高的华彩性乐段。
板胡
板胡,又名椰胡、秦胡、胡呼、大弦、瓢等。它是伴随戏曲梆子腔的出现,在胡琴的基础上产生的乐器。大约在明末清初,随着梆子腔的兴起而流行,后为多种地方戏和曲艺采用,如:河北梆子、评剧、吕剧、豫剧、晋剧、秦腔、蒲剧、兰州鼓子、道情等。
板胡的音箱用椰壳或木制,面板用薄桐木板。琴杆用较硬的乌木或红木,张二根弦、马尾竹弓。
板胡发音高亢、响亮,声音穿透力强,技巧灵活,可独奏、重奏与合奏。
革胡
革胡是解放后在二胡的基础上,吸取其他拉弦乐器的特点创制的一种音量较大、音域较宽的低音拉弦乐器,主要用于合奏。
艾捷克
艾捷克,又名哈尔扎克,维吾尔族拉弦乐器。清代列入加部乐。
艾捷克音箱木制半球形,一面蒙羊皮。解放后,对艾捷克进行了改革,琴弦改用四根金属弦,音量增大。此外,在音箱底部的铁柱上安一月牙形琴座,便于固定在膝上演奏。艾捷克现有两种:一种仍保留共鸣弦,一种是没有共鸣弦的,常用的是后一种。
艾捷克的音色柔和、优美,富有民族特色,是维吾尔族民族乐队重要的拉奏乐器,可用于独奏、伴奏及合奏。
马头琴
马头琴,蒙古语称莫林胡尔,是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相传公元十二世纪已在蒙古族中流传。
音箱为松木制成,呈梯形,两面蒙以马皮或羊皮,琴杆细长,用榆木或紫檀木制。两根弦,用马尾制成。弓弦也是马尾制成,演奏时弓子不夹在弦中。
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乐器。马列头琴音量大而富有人声美,表现力很丰富。
独奏时,可演奏高昂、激越、宽广、悠扬等各种格调的旋律,亦可演奏技巧性很高的华彩乐段。马头琴又可以作为乐队的中音或低音乐器。
京胡
京胡,最初也称胡琴,是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清乾隆末年(1785年左右)随着京剧的形成,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
京胡的琴筒竹制,蒙以蛇皮(现在有用尼龙织品你替蛇皮的),琴杆竹制。
京胡音色响亮、高亢,声音穿透力很强,一般只用于京剧伴奏。
中胡
解放前后,我国一些民族乐队为了加强中音部的表现力,在二胡的基础上创制了中胡。
现在已成为民族乐队中广泛使用的乐器。它不但有于合奏、伴奏,而且也用于独奏。
中胡音色丰满、宽厚,在民族乐队中是重要的中音乐器,常担负中音声部的演奏。
高胡
高胡,就是广东音乐中的粤胡,在广东也称为二胡。约在二十年代根据二胡改革而成。
琴筒比二胡小,定音比二胡高四至五度,所以叫它高胡。外弦用钢丝弦、内弦用钢丝缠弦(也有用钢丝的)。解放后,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现已成为民族乐队中的高音拉弦乐器。
高胡的音质清亮、透明、声音穿透力强,很有特点。高胡既可演奏缓慢、抒情、华丽的旋律,又能演奏活泼、轻快的技巧性手段。可用于独奏、重奏与合奏。
总结
拉弦乐器主要指胡琴类乐器。其历史虽然比其它民族乐器较短,但由于发音优美,有极丰富的表现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水平,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拉弦乐器被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与伴奏。
拉弦乐器大多为两弦少数用四弦如:四胡、革胡、艾捷克等。大多数琴筒蒙的蛇皮、蟒皮、羊皮等;少数用木板如:椰胡、板胡等。少数是扁形或扁圆形如:马头琴、坠胡、板胡等,其音色有的优雅、柔和有的清晰、明亮;有的刚劲、欢快、富于歌唱性。
琴作为乐器的总称,是人们用以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艺术工具。或者,换一种说法,所谓琴也就是乐器,是一种能奏出音乐的工具。关于琴的缘起,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乐器的历史也随同人类历史发展一样,有着自身存在、发展的规律。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的文化古国,其乐器的最初形式,由于没有详尽的文字记载,只能依靠出土文物以及遗留下来的极少的文字记载,从而得以某种程度上的认识。
在原始时期,伴随着智慧的发展,人类开始使用了工具,而大量工具的使用,又启发了人们的智慧。这种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使得人类的祖先就在生产劳动中萌发了乐器这一最初的创造。例如:人们喝水时利用某种果壳饮水直接用嘴饮水更为方便,于是就造出了瓶、碗等器皿。
与此相仿,人类不仅利用嗓音歌唱,而且在竹管上凿出孔或者张弦抚弄以奏出奇妙的声音来伴奏游戏,于是就产生了乐器。
“音”在商代甲古文中和言语的“言”是一个字,言在甲古文中是单管乐器的象形字,下边是口,上边是一支竖立的古代箫管,用嘴吹箫管而发音,这就是言的本意,这正反映出远古时代原始人类的音乐(歌唱)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
“乐”字在甲古文中其形如木上张弦,也是琴瑟之类的弦乐器的象形。音和乐两字的含意相近,在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大乐篇》中便已经连用:“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
古代中国的帝尧时代就有了《击壤歌》,其歌词大意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掘井而饮,耕田而食”。这里的“壤”就是指大地。人们在没有乐器出现的时候,大地被当作了可以发声的乐器,在生产劳动中一边击地,一边唱歌。不难推测,这种劳作下的“击壤”实际上已起到了伴奏的作用。同时,“击壤歌”也说明了乐器的缘起与人类的生产劳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生产劳动创造了乐器。
中国古代的乐器,最早的可以说是土鼓。《礼记*明堂经》记载:“土鼓,蒉桴,伊耆氏之乐也。”“夏后氏之足鼓。”以上记载说明了最初土鼓的形式。
磬,是古代石制的一种打击乐器。甲古文中专场磬字左半像悬石,右半像手执槌敲击。
磬起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劳动工具,形制在后代有多种变化,以致从石制进一步有了玉制、铜制的磬。
钟,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遗物。商代以来的钟为铜制,多为大、小三枚组合起来的编钟,成为按一定音列组成的乐器。
埙,是古代的一种泥土制作的吹奏乐器,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埙为陶制,是橄榄形、圆形、椭圆形、鱼形、平底卵形。有一音孔、二音孔、三音孔、五音孔等多种。后代的埙主要用于宫廷雅乐,民间也有流传。
关于弦乐器,由于没有有关文献的记载或文物的证明,只有存疑。
当代世界上已有乐器几万种,但意的说来,原始社会乐器的创造与发展是当今乐器迅猛发展的根缘。而原始乐器的发展也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即:形式上由不定型到定型;种类上由少到多;音律上由不定音到固定音;由不相联属的单音到有一定高低关系的音列。若把乐器分类,大致可分为: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打击乐器。
一、管乐器
笙
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殷代(公元前1401--前1122年)的甲骨文中已有“和”(小笙)的名称。春秋战国时期,笙已非常流行,它与竽并存,在当时不仅是为声乐伴奏的主要乐器,而且也有合奏、独奏的形式。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竽、笙仍并存应用,但竽一般只用于雅乐,逐渐失去在历史上的重经作用,而笙却在隋唐的燕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清乐、西凉乐、高丽乐、龟兹乐中均被采用。当时笙的形制主要有十九筑、十七簧、十三簧。唐代又有了十七簧的义管笙,在十七簧之外,另备两根义管,需要时,再把它临时装上去。早期的笙为竹制,后来改为铜制。明清时期,民间流传的有方、圆、大、小各种不同的笙的形制。
笙的构造是,将铜制的簧片装在若干竹管下端,这些竹管插在一个匏制、木制或铜制的带有吹孔的斗子上。吹时用指按着竹管下端所开的孔,使簧片与管中气柱发生共鸣而发出乐音。演奏时,除单音外、大都用二音、三音或四音配成和音。
解放后,对笙进行了改造,目前,已普遍使用的有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三十六簧以及小排笙、排笙(键盘笙)等多种形制。笙的吹奏技术也有较大发展,除了用于伴奏、合奏外,已发展成为独奏乐器。
芦笙
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西汉初即已出现。
芦笙大小不一,管的数目也不尽相同,单管、双管以至五管、六管、八管、十管都有,但较常用的是六管芦笙。六管芦笙是用六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分成两排插入木制的笙斗中,每管的根部各装一个铜质簧片;管的下端各开一个小孔,吹奏时手指按孔发音。有的芦笙,在竹管上端套上竹篾折成的三角形喇叭或套上稍大的竹筒,起共鸣作用。
芦笙多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贵州苗族地区,有大小不同的四种芦笙组成的乐队,并且有一整套传统的芦笙曲。
解放后,对芦笙进行了多次改革,先后有十五管、二十管、二十六管、三十六管的芦笙出现。有的将木制笙斗改为金属笙斗,有的加上音键,扩大了音域,能吹奏十二个半音,解决了转调的问题,可以演奏较复杂的乐曲。
排笙
是解放后根据芦笙的原理改革发展而成的。有三十个管,用键盘弹奏,用脚踏风箱吹气,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成为乐队中的低音管乐器。
葫芦丝
流行于云南地区傣、彝、阿昌等民族的乐器。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葫芦丝音色柔和,常用于独奏和合奏。
笛
亦称横笛。西汉以后,逐步流行于全国各地,为民间最常用的乐器之一。笛为竹制,上开吹孔和膜孔各一,按指孔六个,音色清脆,音域较宽,能吹出两组多一点的音。常见的笛有两种,一种为曲笛(过去用于伴奏昆曲或用于合奏);一种为梆笛(过去用于伴奏梆子戏)。梆笛短于曲笛,音高一般相差四度。
解放后,对笛进行了多次改革,先后制出了成套的十二调的笛,并在曲笛的基础上改制了加键笛,保留原有的六个音孔,用键子控制新增的半音,便于临时升降半音及转调。
笛子音色清脆、明亮,音量较大,技巧丰富,表现力很强,是我国吹奏乐器中一件重要的乐器。笛子可演奏各种不同的风格、情绪的乐曲,可独奏、重奏与合奏。在西洋乐队中,有时作为色彩乐器,可获得独特的效果。
管子
流行于我国北方,古称筚篥或(咸下加角)篥。管子为木制,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口插一苇制的哨子。管子的音色高亢,在北方管乐队中常常用以领奏。
解放后,管子的制造和吹奏技术都有了发展。经过改革的管,音域扩展为二组又六个音,加键管都能演奏十二个半音,在合奏和独奏中发挥更大的效能。目前在乐队中经常使用的有中音管、低音管和加键管。
巴乌
为云南地区彝、苗、哈尼等少数民族使用的单簧吹管乐器。
巴乌用竹管制成,有八个按孔(前七后一),吹口处装一尖舌形铜质簧片。演奏时横吹上端,振动簧片发音。巴乌音量较小,音域较窄,但音色柔美,常用于伴奏舞蹈、独奏等。巴乌是一件极富民族色彩的乐器,常用演奏抒情的、宽广的音调,亦可演奏技巧性强的华彩乐段。合奏时巴乌音色易和其它乐器融合在一起。
埙
吹奏乐器,至少已有七千多年历史。原始社会的埙,器形多样,用细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距今约六千年。秦汉以后,埙主要用于历代宫廷雅乐。今人改进研制的九孔陶埙。
以古制六孔埙为基础,扩展其肩部和内胎,以增大音量,音孔增至八个:前六后二,加上吹孔、共为九孔。为便于运指演奏,尽量减少复杂的叉口指法,其音孔按相似于笛子的音孔顺序排列。专业演奏者可吹出二十六个音,包括两个八度内的全部半音和一个泛音。在指法上有颤音、打音、抹音等技巧。九孔紫砂陶埙已在今日中国民族乐队中普遍使用。
唢呐
唢呐又称喇叭,小唢呐又称海笛。两晋时期(公元265--420年)已流行于新疆地区。清代唢呐在回部乐中使用,称为苏乐奈。它是民间运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除了用于合奏、独奏外,也用于戏曲、歌舞等伴奏。
唢呐,在木制的锥形管子上开八孔(前七后一),木管上端装一铜管,铜管上端套一苇制哨子,木管下端装一喇叭形铜质扩音器。音色高亢明亮,有的民间艺人能控制气息,吹出柔美的声音。
经过改革的唢呐有高、中、低三种,有的还加了音键,扩大了音域。
运用唢呐的地区和范围很广,它可以作为独奏乐器使用。在民音吹打乐或地方戏曲乐队中,唢呐经常作为领奏乐器使用。唢呐音量宏大,声音粗犷,宜于表现欢快、热烈、雄壮的乐曲,可以演奏技巧性很高的华彩乐段,还可模仿飞禽和昆虫的鸣叫声。
箫
现在的箫在汉魏六朝时代称为逐(加竹头)
逐(加竹头)从我国西北羌族地区传到中原地区,最初只有四个按孔,西汉京房(公元前77年--前37年)在背面加一孔,才有了五个按孔。晋代乐工列和在公元前247年左右所吹的笛(箫),已有六个按孔,与今天的箫差不多。
唐代有一种称为尺八的吹管乐器,形制与今天的箫相似,仍用于伴奏、合奏和独奏。
现在的箫一般为竹制吹管乐器,直吹,按孔为前五后一,上端开一吹孔,音色圆润、柔和。
总结
我国的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根据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的有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
第二类,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的有唢呐、海笛、管子、双管和喉管等。
第三类,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的有笙、抱笙、排笙、巴乌等。
由于发音原理不同,所以乐器的种类和音色极为丰富多采,个性极强。并且由于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不同以及地区、民族、时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乐中的吹奏乐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极其丰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与流派。
二、弹拨乐器
筝
筝,公元前237年前,已流行于秦国(今陕西省),故又称秦筝,但同时其他地区亦有使用。历代所用的筝有十二弦、十三弦等多种。
筝的音箱是木质长方形,弦张在面板上。过去各地流行的筝,或用丝弦、或用铜丝弦,弦数十二、十三、十五或十六不等,每弦一个柱,用以调节弦长,固定音高,一般是按五声音阶定定弦。
解放后,筝有了很大的改革,改用钢丝弦(也有因乐曲的需要仍用丝弦的);增加了弦数,现已有十九弦、二十一弦等多种。改革后的筝,音域扩大,音量增加,表现力丰富。
筝多用于独奏或重奏。在乐队中则多作为色彩乐器或作为弹奏乐器组的一个声部来使用。 筝音量较小,若在乐队中使用,应注意音量平衡。
琵琶
琵琶,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弹奏。
现在的琵琶,吸取曲项琵琶的形式,结合秦琵琶的优点改革而成。原先外来的曲项琵琶是木质梨形音箱,曲劲,四弦,四柱(即相位,没有品位),用拨子弹奏。经过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进行改革,吸取了阮多柱、手弹等优点,发展为十四个柱,由横弹改为手弹。在形制、音域、音色及演奏效果上,已与原先的曲项琵琶大不一样。解放后,琵琶又有了更大的发展,由丝弦改为钢丝弦,或尼龙缠钢丝弦;增加为三十六个柱(六相二十五品),有十二个半音,可转十二个调;扩大了音域各音量,音色明亮;并改用人工指甲替代手指甲来演奏。所有这些改革,均极大地提高了琵琶的表现力。
琵琶可用作独奏、重奏、合奏及伴奏。琵琶表现力丰富,既可演奏慷慨激昂、威武悲壮的武曲,又能演奏柔美、抒情幽雅的文曲;可演奏技巧复杂的华彩性乐段,又可演奏宽广、深情的抒情性旋律。
伽倻琴
伽倻琴,朝鲜族弹拨乐器。形制上与古筝相似。
伽倻琴身为木制长方形音箱,张十二根弦(也有十三根弦的),每弦有柱,可移动以调节音高。演奏时将琴放在地上,一端放在左膝上,也有放在桌上的。常用于独奏的伴奏歌唱。
伽倻琴音色清雅、悠扬,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但由于音量较小,若在乐队中使用,则需注意音量的平衡。
扬琴
扬琴,相传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传入中国,最初流行于广东一带,现已流行全国。常用于戏曲、曲艺的伴奏,也用于合奏及独奏。
扬琴为木质梯形的音箱,上张若干根钢丝弦,演奏时用竹槌敲击发声,音色清亮,演奏技巧灵活,音域宽大,表现力丰富,可以奏出两组以上的音。
解放后,扬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加大了琴身,增加了弦数,扩大了音量和音域,可以转调,可独奏、伴奏与合奏。
琴
琴,又名七弦琴,现在又称古琴。琴的名称最早见于春秋末期的《诗经》。琴的出现,当然远在《诗经》成书之前。
琴身是个狭长的木质音箱,上加厚漆,有七根弦。琴宽的一端为头部,下面有七个右以调音的小轴,叫做轸,腰部下面有两个系弦的足,琴面外侧有十三个圆形的标志,叫做徽。一般用贝壳、金、玉或磁等物质制成,它用以标明泛音位置,同时据以规定徽分或按音位置。
它的定弦,根据调性和曲调的不同,有多样的变化,多以五声音阶定弦。
古琴音色富于变化,技巧丰富,既可演奏旋律,也可演奏琶音、双音与和弦,有很强的表现力。常用于独奏、小型合奏(如琴箫合奏)以及歌唱的伴奏。古琴音量极小,在演奏时一般都加扩音器。古琴一般宜于表现古雅、抒情、深刻、细腻而节拍比较缓慢的作品。
热瓦普
热瓦普是维吾尔族和塔吉克族弹弦乐器。流传在塔吉克族的叫拉布卜。十四至十五世纪已出现。清代列入四部乐。
热瓦普音箱半球形,木质,蒙以蟒皮,张五根金属弦,多个音品(改革的热瓦普音品可多至二十六个)。
热瓦普的音色响亮,多用于合奏与伴奏,亦可作为独奏乐器使用。独奏乐曲为木卡姆或民歌的曲调,现已有不少新的独奏作品出现。
冬不拉
冬不拉,哈萨克族弹弦乐器。木质音箱,音箱有扁平和瓢形两种,琴杆上有九个缠皮线的品位,张两根弦。可奏出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和八度的和音。音量较小,一般用于自弹自唱、独奏与合奏等。
解放后,对冬不拉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品位,改用钢丝弦,扩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
制成高低不同的冬不拉、二弦十三或十四品的中音冬不拉、二弦十七品的次中音冬不拉和十品的低音冬不拉等。高、中音冬不拉的音色明亮、清脆、技巧灵活,是新疆地区弹唱音乐的重要伴奏乐器。
阮
阮,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前87年),我国人民参考了筝、筑、箜篌等乐器创制而成的弹拨乐器。
阮,圆形音箱,直杆,四根弦,有十二个柱位,每个柱位横贯于高低不同的四根弦之音,为四弦所共用。阮在过去称为琵琶,后人称秦琵琶或月琴。
解放后,对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形制上有小阮、中阮、大阮、低阮四种,品位增加到二十四个,扩大了音量,音色更为柔美。在器乐合奏及伴奏里,阮成为重要的弹拨乐器之一。
一般常用的有大阮和中阮两种。
柳琴
柳琴,因它形状像柳叶,所以叫柳琴或柳叶琴。是苏北鲁南一带的柳琴戏及安徽泗洲戏的主要伴奏乐器。
原来的柳琴是二弦,七品,丝弦,用拨弹奏。解放兵团,对柳琴进行了多次改革,制成了高音柳琴,将二弦七品必为四弦二十四品,依半音排列,扩大了音域。便于转调;又改丝弦为尼龙缠弦,增大了音量,使音色更加优美。高音柳琴丰富了民族乐队弹拨乐组的高音部。
三弦
三弦,又名弦子。汉族和某些少数民族都有三弦。汉族的三弦有椭圆开头木质、两面蒙皮的扁平鼓头(即音箱),它以琴杆为指板,无品位。
约在十九世纪中期,直隶(现在的河北省)高阳县木板大鼓说唱艺人马三峰,又根据小三弦的形式,创造了大三弦,受到当地北方说唱艺人们的欢迎。从此以后,大小两种三弦,同时流行。特别在伴奏说唱音乐方面,形成南北不同的风格。
弹布尔
弹布尔,维吾尔族弹弦乐器。十五世纪已出现。清代列入廓尔喀乐,但与今天流传的弹布尔略有差异。相传十四至十五世纪,已有演奏弹布尔的著名民间艺人。
弹布尔音箱木制瓢形,琴杆较长,上张钢丝弦五根,两根外弦为一组,中间一根弦。指板上有缠丝弦的品位,通常有十六个,外弦奏主旋律,中弦和内弦用于伴奏。通常用于独奏、合奏。
月琴
月琴是由阮衍变而成,在民间流传很广,常用于戏曲、曲艺伴奏及独奏、器乐合奏。与京剧、京二胡一起称为三大件。
月琴的音箱,一般是木质圆形,也有八角形的,张四根丝弦,分成两组,每组两面三刀弦的音高相同,七品。音色清亮。通常是五度定弦,用拨弹奏。
解放后,对月琴进行了改革。有一种改革后的月琴,加宽了琴颈;品位增多至二十四品,按半音排列,便于转调;弦改为钢丝尼龙缠弦。音色清脆、柔和。月琴可用于独奏、伴奏及合奏。
总结
我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如:筝(古筝和转调筝)、古琴、伽倻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
弹奏乐器音色明亮、清脆。右手有戴假指甲与拨子两种弹奏方法。右手技巧得到较充分发挥,如弹、挑、滚、轮、勾、抹、扣、划、拂、分、摭、拍、提、摘等。右手技巧的丰富,又促进了左手的按、吟、擞、煞、绞、推、挽、伏、纵、起等技巧的发展。
弹奏乐器除独弦琴外,大都节奏性强,但余音短促,须以滚奏或轮奏长音。弹拨乐器一般力度变化不大。在乐队中除古琴音量较弱,其它乐器声音穿透力均较强。
弹拨乐器除独弦琴外,多以码(或称柱)划分音高,竖式用相、品划分音高,分为无相、无品两种。除按五声音阶排列的普通筝和伽倻琴外,一般都便于转调。
各类弹奏乐器演奏泛音有很好的效果。除独弦琴外,皆可演奏双音、和弦,琵音和音程跳跃。
我国弹奏乐器的演奏流派、风格繁多,演奏技巧的名称和符号也不尽一致。
三、拉弦乐乐器
二胡
二胡也曾称为胡琴或南胡,由胡琴发展而成。
琴筒用木或竹制成,一端蒙着蛇皮,张二根弦。竹弓,张马列尾,夹于二弦之间拉奏。
二胡不但用于声乐的伴奏和器乐合奏,在二十年代就已发展成独奏乐器。解放后,对二胡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将丝弦改为钢丝弦,扩大了音量。
二胡音色柔和优美,表现力丰富,擅长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亦可演奏技巧很高的华彩性乐段。
板胡
板胡,又名椰胡、秦胡、胡呼、大弦、瓢等。它是伴随戏曲梆子腔的出现,在胡琴的基础上产生的乐器。大约在明末清初,随着梆子腔的兴起而流行,后为多种地方戏和曲艺采用,如:河北梆子、评剧、吕剧、豫剧、晋剧、秦腔、蒲剧、兰州鼓子、道情等。
板胡的音箱用椰壳或木制,面板用薄桐木板。琴杆用较硬的乌木或红木,张二根弦、马尾竹弓。
板胡发音高亢、响亮,声音穿透力强,技巧灵活,可独奏、重奏与合奏。
革胡
革胡是解放后在二胡的基础上,吸取其他拉弦乐器的特点创制的一种音量较大、音域较宽的低音拉弦乐器,主要用于合奏。
艾捷克
艾捷克,又名哈尔扎克,维吾尔族拉弦乐器。清代列入加部乐。
艾捷克音箱木制半球形,一面蒙羊皮。解放后,对艾捷克进行了改革,琴弦改用四根金属弦,音量增大。此外,在音箱底部的铁柱上安一月牙形琴座,便于固定在膝上演奏。艾捷克现有两种:一种仍保留共鸣弦,一种是没有共鸣弦的,常用的是后一种。
艾捷克的音色柔和、优美,富有民族特色,是维吾尔族民族乐队重要的拉奏乐器,可用于独奏、伴奏及合奏。
马头琴
马头琴,蒙古语称莫林胡尔,是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相传公元十二世纪已在蒙古族中流传。
音箱为松木制成,呈梯形,两面蒙以马皮或羊皮,琴杆细长,用榆木或紫檀木制。两根弦,用马尾制成。弓弦也是马尾制成,演奏时弓子不夹在弦中。
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乐器。马列头琴音量大而富有人声美,表现力很丰富。
独奏时,可演奏高昂、激越、宽广、悠扬等各种格调的旋律,亦可演奏技巧性很高的华彩乐段。马头琴又可以作为乐队的中音或低音乐器。
京胡
京胡,最初也称胡琴,是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清乾隆末年(1785年左右)随着京剧的形成,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
京胡的琴筒竹制,蒙以蛇皮(现在有用尼龙织品你替蛇皮的),琴杆竹制。
京胡音色响亮、高亢,声音穿透力很强,一般只用于京剧伴奏。
中胡
解放前后,我国一些民族乐队为了加强中音部的表现力,在二胡的基础上创制了中胡。
现在已成为民族乐队中广泛使用的乐器。它不但有于合奏、伴奏,而且也用于独奏。
中胡音色丰满、宽厚,在民族乐队中是重要的中音乐器,常担负中音声部的演奏。
高胡
高胡,就是广东音乐中的粤胡,在广东也称为二胡。约在二十年代根据二胡改革而成。
琴筒比二胡小,定音比二胡高四至五度,所以叫它高胡。外弦用钢丝弦、内弦用钢丝缠弦(也有用钢丝的)。解放后,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现已成为民族乐队中的高音拉弦乐器。
高胡的音质清亮、透明、声音穿透力强,很有特点。高胡既可演奏缓慢、抒情、华丽的旋律,又能演奏活泼、轻快的技巧性手段。可用于独奏、重奏与合奏。
总结
拉弦乐器主要指胡琴类乐器。其历史虽然比其它民族乐器较短,但由于发音优美,有极丰富的表现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水平,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拉弦乐器被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与伴奏。
拉弦乐器大多为两弦少数用四弦如:四胡、革胡、艾捷克等。大多数琴筒蒙的蛇皮、蟒皮、羊皮等;少数用木板如:椰胡、板胡等。少数是扁形或扁圆形如:马头琴、坠胡、板胡等,其音色有的优雅、柔和有的清晰、明亮;有的刚劲、欢快、富于歌唱性。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