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所参加的社团乡土学社创办的,从去年开始的,有一些影响,不过我却没对它出过力,第二届又要开始了,是很有意义的活动,下面是活动背景和活动目的: 引用:
活动背景
党的十*届*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新时期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上的新理念和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而要实现这一任务,协调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使社会成员和睦相处是题中之义。 上海作为一个海纳百川的现代化大都市,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尤为重要。而外来务工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上海“和谐性”社会的建设。众所周知,另外来务工人员担忧的最大问题就是子女的受教育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催生了许多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据统计,到2003年底,上海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已超过400余所,学生人数将近170,000人。而当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在上海遍地开花之时,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产生了:这些学校的孩子们心态如何呢?他们是否将自己视为与上海“平等”的同龄人呢? 一位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老师曾这样评价这些学校的孩子们,“他们普遍缺乏自信,每当面对城市的孩子们时,他们总是将头埋得很低。”而据调查,公立学校的孩子中也不乏歧视和嘲笑外来务工人员子弟的现象。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当城市的孩子们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弟渐行渐远的时候,我们能期待上海的未来乃至国家的未来是和谐健康的么? 然而,首届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作文竞赛让我们感受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弟那份与城市孩子交流的渴望;“Happy way—手拉手”暑期夏令营活动又让我看到这份渴望中蕴含着的无限希望。因此,我们决定将部分公立学校纳入作文竞赛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举办第二届作文竞赛,把这份希望的种子孕育,直至开花结果。 活动目的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比赛—— 为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和部分公立学校的小朋友提供一次同台竞技、互相切磋的机会; 为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和部分公立学校的小朋友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增进友谊的平台; 为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和部分公立学校提供一个展现自我、彼此欣赏、互容沟通的舞台; 为上海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搭建一座新桥; 为上海乃至全国构建和谐性社会增进一份力量 ……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我们真诚地希望通过举办第二届作文竞赛尽可能地达到上述目的,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和上海市小朋友互容共通,更好地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使我们的社会朝着健康、有序、和谐的轨道运行,使爱的种子成长在你我的心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