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由太阳神,三株直到托普的飞速发展及骤然没落引起对于国家企业的经营方式,以及国家的宏观调控的反思。
国家给予企业的帮助不应是只给激素,同样企业策略也不应当是急功近利的激素策略,企业应当追求一种宁静以致远的企业文化与企业哲学。
关键词
国有企业管理 国家宏观调控 企业文化
前言
一个个曾经辉煌的国有企业的衰落,其背后总有一些共同的原因,而分析这个原因,必然要从他们各自的发展以及没落的过程中去追寻。
他们由何而兴盛?而又由何衰落?这就是我在寻找它们各自的材料时所带的疑问。
正文
假如去寻访这些企业往日的足迹,那么就会发现,这些企业的业务范围虽然都是在不同的领域内,但是他们并非没有显著的共同点。
那就是,他们都曾经是该领域内开创先河,引领群雄的人物。
先看太阳神集团:广东太阳神从怀汉新先生开发“生物健口服液”开始,至今已有近 20 年的历史, 20 年的辉煌造就了中国妇孺皆知的“太阳神”保健品牌,开创了保健品产业化的先河,也确立了太阳神集团在中国保健品市场上的领导地位。其中, 1988 年成立中外合资的广东太阳神集团和 1995 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成功上市,实现了太阳神在组织发展上的两次飞跃,最终成为了以“服务国人健康、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为宗旨的大型保健品企业集团。
再是三株药业:1997年成立,在中药被西药驱逐的时代,三株药业立足与中药,同时做起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的生意,不但做了,而且赚了,虽然光就保健品来说没有太阳神时间早,但是三株立足于民族医学,面向的领域亦比太阳神来得广阔,所以同样也应看作在中药领域打头阵的人物。当然同样的情形也可以描述巨人集团。
托普软件:作为一名软院学生去查询此公司的资料时真是心有戚戚焉:GOOGLE给的第一条资料就是2004第三季度季报:托普软件季报亏损冠军每股收益-3.03元。这家公司的经历比较曲折,原名为长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原为长征机床厂,于1987年3月28日经四川省自贡市人民政府[自府函(1987)7号]文批准,从1987年起实行股份制试点,1998年6月公司更名为“四川托普长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4月将公司名称变更为“四川托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9月公司名称更名为“四川托普软件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为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网络产品、讯产品、 应用电子技术产品、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业务、金属加工机械的开发研制、销售,工程安装服务和进出口业务;物资供销;汽车运输、修理,科技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
其他几家公司的情况,相差仿佛。都是在一个短短的时间内——基本不超过两年——内以令人吃惊的速度蓬勃发展,如同吃了激素的鸡鸭,在一月内就可以达到可食用的程度,虽然其肉质毫不鲜美,但是终究可以果腹,但是果腹之后呢?企业管理并非屠牛宰羊,割一票就完的买卖,而是一个循序渐进,旷日持久的过程,但是现在的结果是,曾经风光一时的国有大型企业树倒猢狲散的树倒猢狲散,半死不活地拖着的拖着,往日的老总倒是基本都兜里揣了几亿甚至十几几十亿远走高飞。
这究竟是为什么?
其实在公司以非正常的速度飞快发展时,隐患就已经埋下来了。
从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到1993年的宏观调控,中国社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特殊历史时期,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三大突出的特点:市场的巨大空白点、体制的真空地带和人才的无竞争领域。这种情况比较适用于起步较早的太阳神等几家著名国企,而对于95年后起步的三株和托普,我想体制的真空地带已经没有前几家企业那么明显,但是对于这些新兴企业来说,体制也不能说是成熟而完整,虽非真空,但是并非没有空子可钻,而市场的巨大空白点和人才的无竞争领域的问题仍然存在。
这些只是企业飞速发展的硬件条件,体制的不完整不但是企业体制的不完整,同时也是法律法规的不完整,这就造成了企业有很多空子可钻,去翻几家倒闭的国企的帐务,可以发现其早中期的融资等过程简直可用一笔糊涂帐来形容。而市场的空白点这点不用多解释,需求过于供应的时候必定是发财的时候。至于人才的无竞争状态,这种情形下即使是不成熟的专业人士也不会面临被同行挤下的危险。
而我国的政策导向,对于这类先出来的企业,尤其当它姓着“国”的时候,政策上便是给予尽量的优惠与帮助。于是这些企业本以占尽天时地利,即使是根基便不稳固的有病植株,在养料充足的情况下,一样可以往高里窜去,只是根基不稳,成长尚可,茁壮则谈不上。一有风雨,便立刻倾倒在地如扶不起的刘阿斗。这风雨,也许是制度发法规的完善,也许是人才涌入后造成的逾来逾激烈的竞争,也许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想分一杯羹的同类企业,它们也许会早出现,也可能会晚出现,但绝不可能不出现。
中国早期出国留学人士大多都有共同的痛苦回忆,那就是关于外国的食用鸡。虽然我到现在也未有这种经历,不过是听家中的家长提起。西方国家比中国更早地使用机械化养殖,所以鸡肉在所有肉类中价格最贱,理所当然的也是最难吃,其肉味与其说是动物蛋白,更接近植物纤维,而且皮下脂肪层之厚令人发指。但是当时的留学生普遍生活比较窘迫,要改善生活只有鸡肉,于是就经常对着碗里漂浮的鸡油反胃。
假如只是难吃也罢了,食物主要的功能毕竟还是果腹,但是过度使用激素之后,鸡鸭会有什么后果,大家不清楚也不关心,因为它们还未表现出什么明显症状就已一命呜呼,而激素在人体内累积后的结果是啥,大家却是清楚得很。
从大跃进那时候起,我们国家做事就喜欢看美丽的庞大的数字而不去计较这个数据来源是否可靠与正当,于是为了一众看似光辉灿烂的国有企业总资产,国家拨弄宏观调控的大手给予大力的提拔,各企业老总翻云覆雨不为生产只为做帐。当我们期待一只鸡突然长得象一只鹅那么大,我们一般只有两条途径:拿一只鹅来冒充它,或者多给它粘上几层毛。
我家附近的饭店有卖据说是完全放养吃活食的鸡,拔光毛送上桌来真是我见尤怜,其大小就仿佛一只鸽子,而其价钱抵得上两只半我们常识中的激素鸡,其生长时间则是那些鸡的三倍。
这才是正常的鸡。
结论
国家的宏观调控与主体意识毫无疑问会影响到企业本身的价值取向与策略建立,从而改变企业本身的文化与哲学,急功近利与盲目的数字信仰,还有不健全的法律制度是造成国有企业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管理企业如同治国,非一朝一夕就可见成效,宁静致远才是长久之计。
参考文献:
《日本企业管理艺术》 R·帕斯卡尔 A·阿索斯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 陈传明 鲁明泓 复旦大学出版社
《企业文化学》 罗长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管理学》 徐国华、赵平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游戏的人》约翰·赫伊津哈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由太阳神,三株直到托普的飞速发展及骤然没落引起对于国家企业的经营方式,以及国家的宏观调控的反思。
国家给予企业的帮助不应是只给激素,同样企业策略也不应当是急功近利的激素策略,企业应当追求一种宁静以致远的企业文化与企业哲学。
关键词
国有企业管理 国家宏观调控 企业文化
前言
一个个曾经辉煌的国有企业的衰落,其背后总有一些共同的原因,而分析这个原因,必然要从他们各自的发展以及没落的过程中去追寻。
他们由何而兴盛?而又由何衰落?这就是我在寻找它们各自的材料时所带的疑问。
正文
假如去寻访这些企业往日的足迹,那么就会发现,这些企业的业务范围虽然都是在不同的领域内,但是他们并非没有显著的共同点。
那就是,他们都曾经是该领域内开创先河,引领群雄的人物。
先看太阳神集团:广东太阳神从怀汉新先生开发“生物健口服液”开始,至今已有近 20 年的历史, 20 年的辉煌造就了中国妇孺皆知的“太阳神”保健品牌,开创了保健品产业化的先河,也确立了太阳神集团在中国保健品市场上的领导地位。其中, 1988 年成立中外合资的广东太阳神集团和 1995 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成功上市,实现了太阳神在组织发展上的两次飞跃,最终成为了以“服务国人健康、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为宗旨的大型保健品企业集团。
再是三株药业:1997年成立,在中药被西药驱逐的时代,三株药业立足与中药,同时做起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的生意,不但做了,而且赚了,虽然光就保健品来说没有太阳神时间早,但是三株立足于民族医学,面向的领域亦比太阳神来得广阔,所以同样也应看作在中药领域打头阵的人物。当然同样的情形也可以描述巨人集团。
托普软件:作为一名软院学生去查询此公司的资料时真是心有戚戚焉:GOOGLE给的第一条资料就是2004第三季度季报:托普软件季报亏损冠军每股收益-3.03元。这家公司的经历比较曲折,原名为长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原为长征机床厂,于1987年3月28日经四川省自贡市人民政府[自府函(1987)7号]文批准,从1987年起实行股份制试点,1998年6月公司更名为“四川托普长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4月将公司名称变更为“四川托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9月公司名称更名为“四川托普软件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为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网络产品、讯产品、 应用电子技术产品、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业务、金属加工机械的开发研制、销售,工程安装服务和进出口业务;物资供销;汽车运输、修理,科技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
其他几家公司的情况,相差仿佛。都是在一个短短的时间内——基本不超过两年——内以令人吃惊的速度蓬勃发展,如同吃了激素的鸡鸭,在一月内就可以达到可食用的程度,虽然其肉质毫不鲜美,但是终究可以果腹,但是果腹之后呢?企业管理并非屠牛宰羊,割一票就完的买卖,而是一个循序渐进,旷日持久的过程,但是现在的结果是,曾经风光一时的国有大型企业树倒猢狲散的树倒猢狲散,半死不活地拖着的拖着,往日的老总倒是基本都兜里揣了几亿甚至十几几十亿远走高飞。
这究竟是为什么?
其实在公司以非正常的速度飞快发展时,隐患就已经埋下来了。
从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到1993年的宏观调控,中国社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特殊历史时期,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三大突出的特点:市场的巨大空白点、体制的真空地带和人才的无竞争领域。这种情况比较适用于起步较早的太阳神等几家著名国企,而对于95年后起步的三株和托普,我想体制的真空地带已经没有前几家企业那么明显,但是对于这些新兴企业来说,体制也不能说是成熟而完整,虽非真空,但是并非没有空子可钻,而市场的巨大空白点和人才的无竞争领域的问题仍然存在。
这些只是企业飞速发展的硬件条件,体制的不完整不但是企业体制的不完整,同时也是法律法规的不完整,这就造成了企业有很多空子可钻,去翻几家倒闭的国企的帐务,可以发现其早中期的融资等过程简直可用一笔糊涂帐来形容。而市场的空白点这点不用多解释,需求过于供应的时候必定是发财的时候。至于人才的无竞争状态,这种情形下即使是不成熟的专业人士也不会面临被同行挤下的危险。
而我国的政策导向,对于这类先出来的企业,尤其当它姓着“国”的时候,政策上便是给予尽量的优惠与帮助。于是这些企业本以占尽天时地利,即使是根基便不稳固的有病植株,在养料充足的情况下,一样可以往高里窜去,只是根基不稳,成长尚可,茁壮则谈不上。一有风雨,便立刻倾倒在地如扶不起的刘阿斗。这风雨,也许是制度发法规的完善,也许是人才涌入后造成的逾来逾激烈的竞争,也许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想分一杯羹的同类企业,它们也许会早出现,也可能会晚出现,但绝不可能不出现。
中国早期出国留学人士大多都有共同的痛苦回忆,那就是关于外国的食用鸡。虽然我到现在也未有这种经历,不过是听家中的家长提起。西方国家比中国更早地使用机械化养殖,所以鸡肉在所有肉类中价格最贱,理所当然的也是最难吃,其肉味与其说是动物蛋白,更接近植物纤维,而且皮下脂肪层之厚令人发指。但是当时的留学生普遍生活比较窘迫,要改善生活只有鸡肉,于是就经常对着碗里漂浮的鸡油反胃。
假如只是难吃也罢了,食物主要的功能毕竟还是果腹,但是过度使用激素之后,鸡鸭会有什么后果,大家不清楚也不关心,因为它们还未表现出什么明显症状就已一命呜呼,而激素在人体内累积后的结果是啥,大家却是清楚得很。
从大跃进那时候起,我们国家做事就喜欢看美丽的庞大的数字而不去计较这个数据来源是否可靠与正当,于是为了一众看似光辉灿烂的国有企业总资产,国家拨弄宏观调控的大手给予大力的提拔,各企业老总翻云覆雨不为生产只为做帐。当我们期待一只鸡突然长得象一只鹅那么大,我们一般只有两条途径:拿一只鹅来冒充它,或者多给它粘上几层毛。
我家附近的饭店有卖据说是完全放养吃活食的鸡,拔光毛送上桌来真是我见尤怜,其大小就仿佛一只鸽子,而其价钱抵得上两只半我们常识中的激素鸡,其生长时间则是那些鸡的三倍。
这才是正常的鸡。
结论
国家的宏观调控与主体意识毫无疑问会影响到企业本身的价值取向与策略建立,从而改变企业本身的文化与哲学,急功近利与盲目的数字信仰,还有不健全的法律制度是造成国有企业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管理企业如同治国,非一朝一夕就可见成效,宁静致远才是长久之计。
参考文献:
《日本企业管理艺术》 R·帕斯卡尔 A·阿索斯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 陈传明 鲁明泓 复旦大学出版社
《企业文化学》 罗长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管理学》 徐国华、赵平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游戏的人》约翰·赫伊津哈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