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

      音乐 2005-2-25 15:37
在某种意义上,所谓我们的人生,不过是习惯孤独的一个连续的过程而已。

他迎着青春的逆光,浸在孤独里不停的奔跑,发现昨天与今天不同的温度。

他带着一副黑边眼镜,他中央音乐学院毕业,他童年时自闭,他五岁开始拉小提琴,他绝望而幸运,他组建了一只叫做“鲍家街43号”的乐队。

后来某年某月,他以为自己什么都没有了,把自己洒在黄昏的夕阳下,建国门桥上.说《晚安北京》。这声道晚安像是个结局。错了,这刚刚是个开始。



没有知了叫声的童年

5岁: 有扇窗,窗外有个身影.甚至像个剪影。天天都见,有阳光,孩子的表情很灿烂,但那是别家的孩子。

那窗是上了锁的,一个五岁的孩子,在脖颈与肩膀之间,天天迎着一块木头的弧线,发出小提琴的声音。那上窗户隔住了汪峰的童年。

当时并不懂什么艺术,父亲严厉的话,就是我们要走的路,反正,同年是熬着熬着就莫名的过去的。

10岁: 不知不觉中小提琴在汪峰的脖颈与肩膀之间就发出了五年的声响。

他早熟,年轻的启蒙老师里面,他喜欢一个女老师,究竟什么是喜欢不知道,总之练完琴,女老师会给自己一个梨吃,呵,练琴不光是件苦事,还有梨吃。

他还自闭,同年的封闭导致了性格的自闭,性格的自闭导致了汪峰以后像火山迸发一般,疯狂地倾泻,写歌、写歌、懵懂、叛逆、自由、爱.灵闪般的在他的琴弦下飞溅。

11岁: 走进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那天可以定格。

当时正在原来的班里上课,父亲过来接他,汪峰起身,步子迈的均匀有力.告别地狱,均匀有力的迈向了天堂之路。背后是一大批同学及其羡慕的目光,这骄傲的一起身,太多人向往了,想,那情景甚至有些悲壮。

14岁:有次考试,老师给了汪峰一个柴可夫斯基的曲子录音。他拿回去听,哭了,这行为让自己感到震惊。不是因为柴可夫斯基拉的太好了,是发现自己能为音乐所感动,这时候才发现自己是极其热爱音乐的。

这时候只顾专业,已经成为学校的异类分子,并不闹事,只是我行我素。

初中时候的异类,不早恋是不可能的,交了一个特好的女朋友,女孩很好,汪峰山盟海誓,这辈子就是她了,不会有人比她更好了。直到有一天,他去食堂打饭,见到女孩 和另一个男孩亲密无间,年轻的心愤怒无比,完了,一切都完了,分明什么都完了。

亲爱的亲爱的亲爱,永远的永远的永远,青春懵懂莽撞,美丽朴质,却一样痛彻心骨,一样残酷悲悯 。

青春的逆光

16岁:高一,景岗山一伙快毕业了,快毕业的同学总能成为刚入学的同学的偶像,李宗盛刚出《生命中的精灵》被快毕业的前辈用磁带翻录下来,躲在宿舍里,天天吼、天天唱,唱的新生五体投地,唱的女生从此有了秘密。

那洒脱,那自由,让小字辈的汪峰那叫一个向往,开始懂得思考,懂得珍惜。

17岁:开始听Michael Jackson、听罗大佑、Beatles.后来听完崔 健两首歌.直接就傻了。

再回到琴房,面对钢琴,第一次哼出了属于自己的旋律。

18岁:写出了平生的第一首歌《京都物语》.是谁的声音.唱我们的歌?是谁的琴弦.了我的心弦?这年月只有疑惑,是不懂得孤独的。

19岁:汪峰上大学的同时,参加了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去了很多国家.有了更多的认识.回来疯狂的读哲学方面的书.形而向上的,疯狂地吸收.但释放不出来,那么多的为什么.

年轻的脸,和含笑带泪不变的眼,疯狂的滋长,每一个为什么都像少女丰胸肥臀那样蛊惑人心。

22岁:大学四年级开学,汪峰正式成立了“鲍家街43号”乐队,写了几首歌,借钱作了几首歌的小样,其中一首叫做《默契》,曲子原封不动的就是现在《花火》中的《美丽世界的孤儿》的曲子。

虽然还有迷茫,无边的挫折感,但他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冬天.将临近零下10度的天气.汪峰骑着自行车.带着小样,给人听.别人听了都说不错.就是没有人出钱。在许多人眼里.作摇滚唯一的结果.就像人生唯一的结果.死亡。

终于,他学校的一个高干子弟,小伟.经商.居然同意了。而且那做法太让汪峰不敢相信了.直接拿一张支票到北展,中国第一次的乐器展,说.看好了,挑最好的,拿走,小伟看好汪峰的未来。

汪峰一伙在一个地下二层的小屋排练,没四季,没白昼,一练就是两年,科学家搞科研一样。

一个青春的梦想那是长大,成熟的分娩。却也是世故,老去的宿命。它总是犯着皎洁与迷惑的逆光.美丽.麻醉的让你兴奋不已,而后剧烈的撕痛,那是不得不的代价。



摇滚与生活的真相



23岁:为了父母,汪峰毕业后不得情愿的走进了芭蕾舞团,虽然分明知道自己不会再拉小提琴. 写歌、搞摇滚乐,已经理想的定居,让这种不情愿变得残酷。

同时,不具体的爱情也变得惨淡而从容。与从高二谈到大学的女朋友分手了,分手的原因是看上了另一个女孩,等回头时才懊悔,已经为时间犯下的错误。

挣扎.爱情.这段时间汪峰写的歌就是他第一张专辑的雏形。

永远忘不掉“马克西姆”第一场演出,因为没有压力,汪峰第一次找到了自信,第一嗓子开唱的时候,意念中就完全没有了障碍。

谁谁,都不重要。钱、爱.都不重要,只有此刻的灵魂出壳。

24岁:汪峰还是离开了芭蕾舞团,也离开了家。

汪峰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都不太正常,他没机会体验生活的真相,就永远无法表达摇滚的真相,体验,去体验.哪怕苦.必须搬出来.摇滚乐表达的必须是现实。

日子更苦了靠演出完分的300、 400块钱,甚至还要家里再补贴一些日子才能维持。

青春也因残缺不全才如此蛊惑人心,那些玻璃般脆弱的青春梦幻总在最快乐的时候应声折断,没能逃过狰狞青春早已铺设好的陷阱,那么的骄横跋扈.那么的软弱无力。

25岁:青春.一个温暖的字眼,却落了个秋的残酷下场.与后来的那个女孩也分了手.因为辞掉了工作.与家人的矛盾也越激化。

那时汪峰生命中难忘的一天。

觉得闷.春季不应当感觉闷得,汪峰的心情不在春季,他透支到了秋季甚至冬季.像他提前透支了他这个年龄不应该有的经历和领悟。

走,走到建国门桥上.黄昏,面南背北.脚下的车像洪流涌动,周围的楼群混沌伤感,似乎挡去了汪峰寻觅的视线.不真实.像幻觉.甚至穿越了时空,回到了不知何时的曾经.情景.角度.完全一样. 汪峰彻底懵了.绝望.伤感.感动.迷茫.一瞬间急涌而来,晚安. 北京. 晚安. 北京.这四个字突然在他脑海里狂闪不止。

一年前的预感. 得到了应验. 所有的悬空在这一瞬间都找到了重心. 汪峰慌乱的不知所措.回家狂写. 可惜狂喜的心情吞没了他的灵感,写了五个小时.他什么也写不出来。

扛到凌晨. 依然亢奋而焦灼. 写不出来. 早上九点. 一个激灵醒来. 阳光明媚. 词曲一共用了一个半小时,汪峰写完了这首歌. 而且自此从未改动。

冬:京文唱片找到了汪峰和他的乐队签约,不得不与一开始就无私支持的小伟解散.小伟表示支持. 之前所有的付出不需要回报. 小伟离开了北京. 去了深圳. 汪峰背负着感情和良心的压力.带着乐队签约了京文。

感谢小伟 ……



26岁:第一张唱片《鲍家街43号 一》 问世. 汪峰从地下浮出水面. 爱好成为了一种职业。

27岁:第二张唱片《鲍家街43号 二 》问世. 汪峰的状况比没出专辑之前还要糟.同样的没钱. 生活无法正常维持. 与当时所处的音乐价值和位置完全不能成正比。

孤独. 汪峰终于具体而清晰的感觉到孤独的含义.《离开我》中他说:“爱我的人被我抛弃,我爱的人离我而去。”他甚至要借用爱情的自嘲来释放心理的郁闷。

挣不到钱,甚至无法维持生活,窒息的生活. 让乐队的其他成员心思溃散. 甚至有人染上了毒瘾. 汪峰慌了. 要散了, 这乐队要散了.这时候一散,便可能永无出头之日。

那时的汪峰已经录制了《花火》中的十首小样, 可公司的态度也开始怠慢. 或许该换个环境了. 汪峰主动找到了老板. 表示把新的十首歌拿到别的公司去做。

反复当年的情景, 汪峰疯狂的打电话, 找人. 听小样. 好在别人听了都说不错. 直到华纳. 汪峰若在那时候牙关稍一放松,也许就没有今天的他。

29岁:又是记忆深刻的一天,华纳的老板与汪峰签约. 简单明了. 明了到直接说只签汪峰自己. 乐队不要。

又是要对感情做出抉择的时候, 汪峰痛苦的作了没有选择的选择. 乐队有的成员表示理解, 有人却让他背上骂名。

签了华纳, 外部环境和自身的状态都有了好转. 终于可以安心作音乐了, 音乐的表达上. 从前太多晦涩, 太多孤独. 应该冲破. 应该有激情. 应该有火花. 于是有了《花火》。

说说《美丽世界的孤儿》汪峰对筠子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这首歌送给他. 在他们相恋的过程中,筠子是听过这首歌曲的. 她喜欢, 她希望汪峰能把这首歌给他唱。

那个爱情故事太过凄美, 两人在一起的时候. 汪峰无论多累. 无论争吵的有多厉害. 她总是尽量让气氛温暖. 两个有爱的人在一起. 本来就应该是温暖的。

因为他了解筠子,她的单亲家庭背景. 她性格的犹豫和不稳定. 她过早步入这个圈子里遭受的起伏.她心比天高. 这些全部加在一个人身上. 最后,果真要了她的命。汪峰企图把握的温暖. 爱. 终也没能挽救这条年轻的生命。

她以自己最纯情的脸与烦嚣世界的霓虹竞艳,勇敢而美丽. 却是最后一次。

筠子的悲剧让汪峰强烈的感觉这个行业的可悲. 继续待下去. 需要勇气和代价。

从1997年到2000年一直伴随汪峰的就是失望. 生活就是失望. 一切都令人失望. 除了你想喝一杯水这样的问题。

31岁:第三张 《花火》出完. 汪峰开始调整自己的情绪. 他强迫自己有竞争感,他听许巍、听朴树、听郑均. 他在华纳的环境越来越正规. 他演出时会遇到很多歌迷,一切都正常了. 好了。

其实不是周围的一切在变,是你的心在变。

想通了一切变得顺畅,摇滚乐是没有规矩的. 像个戏子. 今天这样, 明天可以那样. 汪峰的第四张专辑《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幸福的面世. 有温度、有爱.关于褒贬.汪峰都有思想准备. 无所谓. 重要的是忠于自己。

汪峰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就是爱,爱让他感到宽容.灵魂释放.这爱. 是态度. 是万物之爱。

32岁:此时的汪峰安坐在此处,那些走过的岁月,望不尽的天涯,一份留在心底,一份消融随日月的变迁,忙于装修房子.胡子未及刮去.多了几分沧桑与硬朗。

照片里黑白分明.却来不及改变不完美的回忆,等不到更好的运气, 你已经变成你自己。

可惜青春,没有两次.再不能死心塌地.



幻想80岁:汪峰并不认为自己能活到这个岁数. 如果能. 他会重返孤独. 像小时候一样。

一扇窗, 窗外是阳光. 玩耍的孩子.孩子的表情是那么灿烂的.一个孩子跑来拉着汪峰的手. 爷爷爷爷,你为什么那么孤独?

孩子. 我们都一样生来孤独。

幸好. 我们还有一点点时间来回忆。

这是一个美丽的结局, 没有危险. 没有恐惧。
(未完续待......)
转自汪峰官方网站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