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吃牛排,你爱伐?

      2005-2-24 18:9
我爱吃牛排

刚才看阿布的帖子,
丫的,
她罗列了元宵在又一村和朋友小聚时点的菜,
看了,饿了起来。
牛排的影子,“唰”地就堂而皇之地窜到了我眼前。

唉呀,真是。

这牛排的影子一窜上脑门,可是挡也挡不住的。

平常,我一向宣称自己是个标准的“海菜族”,
最喜欢的无非是海里的虾啊蟹啊贝类啊什么的,
其次就是蔬菜,每天都不能少的。
可是,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每个月,不晓得什么时候,
就会有肉的影子直露露地一点儿都不含蓄地窜上我的脑门子,
偶尔是红肠、炸鸡子、椒盐鸭颈之类在那儿翩翩起舞,
大多数时候则是牛排在那儿欢蹦乱跳。
啊唉,当牛排的影子一窜上脑门,
这受到影响可不只是思维了。
这眼睛好像看得到牛排上黑椒和番茄酱混合着的堂皇色彩,
这耳朵好像能听见牛排“滋滋”的叫声,
鼻子自然就闻到了混和着牛油、香料的充满诱惑的奇异香味。
满脑子就是“快去吃啊,快去吃啊,快去吃啊”的牛排的歌唱声,
啊唉,这哪儿挡得住啊?
于是,多数时候就是翻身而起,
“碰碰”跑下楼去,
远行10多公里,
有时是三十多公里
(真是没办法,那家我认为口味还过得去的,就离我这儿那么远来着),
为的,就是吃一块嫩嫩香香的牛排。

这么一来,这牛排,说来还真是不简单!

牛排的花样可也真是够多的,
够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一下,
这么着一说,好像吃块牛排就带上了点文化意味,
太累,就此打住。
(现在啊,生活是越来越复杂了,咖啡嘛,有文化,红酒嘛,有文化,日本料理嘛,有文化……
反正一转眼,这啥都与文化有了关,唉,一不小心,还真会露怯啊。
嘿嘿,话说回来,俺也算是咖啡文化的传播者,喝喝。)

不说牛排文化,就说我最喜欢吃的牛排。

那就是“腓利”,
这“腓利”据说是用牛的里脊肉做的
(是内里脊还是外里脊,我就不太清楚,不过,不清楚也行,反正啊,咱们就管着吃好了),
这部分可是牛身上最适合做牛排的,因为最嫩,最有弹性。
我喜欢吃比较单纯的“腓利”,
就是那么一块半磅重的牛排,
飞快地用铁板煎了七成熟,
倒上些黑胡椒,蒜末,调味肉汁,细盐,
得,就是那么简单。
什么意粉啊,野蘑菇啊,海鲜配类啊,一概不要。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尝得出牛排最本质的味道啊。
(好像我老这样,咖啡也喜欢单品而不喜欢综合咖啡来着。
唉,是不是因为我比较单纯啊?)
等牛排一上桌,我就还在“滋滋”叫的铁盘上大下刀叉,
从左边开始(这是我的习惯),
切下热气腾腾的、中间还能看到微红的牛排,
放进嘴里,嚼一嚼,弹、嫩、鲜……
啊,这如果不叫美味,就实在太没天理了。

唉,可是,要吃到真正地道的牛排,
在咱们中国,说实在的,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呆的城市虽说很小,
可是规模巨大(上千平方米)的兼营咖啡和西餐的馆子也不少,
可就是没一家的牛排能让我忍受。
他们的牛排啊,肉不够新鲜,没一点儿弹性,
咬在嘴里就让我想起施瓦辛格(肉够结实呗),
配料嘛,实在太多,什么西兰花啊,虾子啊,罗
里八嗦一大堆,让你根本找不着牛排味,
这哪是吃牛排啊?根本就是吃“杂排”嘛!

好不容易去年新开了一家叫“风雅老树”的台湾咖啡屋,
据说他们的铁板牛排是拿手菜,偶就去尝。
啊呀,算是找到知音了,
牛排是嫩地,是有弹性地,是新鲜的腓利没错,可量也太少了吧?
简直就是一个小肉片嘛,刀叉没下两三回,啊?肉没啦?
晕……难道逼我再点一个?
吃牛排套餐要点两客的人,
哼哼,估计地球上没几个!

后来,倒是在宁波的城隍庙附近见到一家普通的牛排馆子。
牛排馆很小,上下两层,
估计不到150平方,
摆着类似快餐店里常用的那种桌子,
椅子好像是塑料的,
反正让人怎么看都不会对牛排的口味有什么信心的那种。
那里的大腓利套餐当时是40块钱一客,
包括一个水果色拉,一个小面包,一碗罗宋汤,
重点嘛,是一铁盘的牛排,里面有意大利面、一个煎蛋、两小支青菜,
当然还有一块不大不小的牛排喽。

抱着没信心的姿态尝了尝,
啊?啊!
这里的牛排味道倒是比那些大餐馆到位得多:
牛排七成熟和六成熟泾渭分明,一点儿都不马虎;
牛排很新鲜,绝对是进口的牛肉
(不是我不爱国啊,实在是国外那种专门用来做牛排的肉比较好啦);
厨师水平到位,配料简单,一点都不夺味……
真是鲜、嫩、弹兼备。
不错啊不错!
唉,真是好味不怕店家小啊。
(当然,现在人家也是浩浩荡荡地杀进天一广场的黄金铺位,
面积扩大了三倍有余!这么好的味道,想不发展也不行啊!)

这么写着写着,
牛排在我眼前是跳得越来越厉害了,
口水流得自己都快扛不住了哪!

唉。

忽然想起,
前些天看村上的散文,
这个我最喜欢的小说家,
也是像我这般吃牛排的——
一段时间没吃,就巴巴地想着。
哼哼,看来,我和村上是有很多共同点的嘛,
陶醉一下下。

这个那个的,
今天这牛排是吃不成了,
因为下雨啊,因为还得写帖子啊……我忍!

不过,这个星期得去吃一次牛排,
按惯例,七成熟,不加辣!
不要法国菌汁。

哼哼,一定!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