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诺顿

      关于电影 2004-7-20 14:20
喜欢他不确定的眼神,欣赏他神经质的脆弱,臣服于他超凡的演技。他是我心目中最喜欢的男演员。
  
  
  ★Primal Fear / 一级恐惧 [1996]
  
  ----芝加哥一位广受爱戴的主教被人杀死,警察拘捕了一位从现场逃离的少年亚伦·斯坦普勒(爱德华·诺顿)。著名律师马丁·维尔(理查·基尔)为这位少年辩护,在接触过程中,亚伦的人格分裂引起了维尔的注意,也成了辩护的切入点……
  
  影片末尾,当26岁的爱德华·诺顿饰演的19岁少年微眯着眼睛笑起来,用一种谁也看不透的表情说着“No, there never was an Aaron”时,身为演员的理查·基尔想必也产生了和他剧中的角色维尔一样的感受:
  
  “败了呀,完全败给他了呀!”(笑)
  
  事实上,败给爱德华·诺顿的远不止理查·基尔一人。
  
  《一级恐惧》挑选演员时,亚伦一角令剧组人员大费周折。这个角色原本属意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却被后者拒绝。有2100人参加了竞争,其中包括后来成名的马特·戴蒙,但效果均不理想。当男主角理查·基尔几乎等得不耐烦时,爱德华·诺顿进入了剧组人员的视线。
  
  这位声称自己与剧中人物亚伦同样来自肯塔基东部(并且有一口肯塔基东部方言口音)的年轻人在试镜中的表现精彩之至。而试镜完成后他才说出真相:他在马里兰州长大,来自肯塔基东部的是他的祖父而不是他;至于那种方言口音,他是靠观看《矿工的女儿》一片习得的。
  
  所有人都被他骗倒了。爱德华·诺顿拿到了这个角色,并且成功地把这部普通的法庭悬疑片变成了他炫耀演技的舞台;大屏幕上初试身手,他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人们说:这里有一个爱德华·诺顿,他是如此这般的一个人;这里又有一个爱德华·诺顿,他令你相信他是如此这般的一个人----爱德华·诺顿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每次想到这个问题,就仿佛看到他眯起眼睛笑说:
  
  “No, there never was an Edward Norton!”
  
  
  ★The People vs. Larry Flynt / 性书大亨 [1996]
  
  ----这是一部关于美国出版业大亨拉里·弗林的传记影片。出身贫寒的拉里靠创办色情刊物《好色客》发家致富,这本比《花花公子》更赤裸、更色情的刊物令他饱受非议,数次被捕入狱,后来更因遭枪击导致半身瘫痪。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并成为为言论自由而战的斗士。
  
  中文片名译得中规中矩,按直译应该是“人民对拉里·弗林”。
  
  可以说拉里·弗林是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家伙。所谓要成非常人,就要做非常事,拉里·弗林确实敢做又敢说。《好色客》创办的动机无非是为了利益,而当人民用“社会公德”来加以干涉时,反而给了拉里·弗林成为自由战士的机会。
  
  看上去有些无赖,那些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士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拉里·弗林一边赚满荷包一边高喊自由口号,除了鄙夷和无奈之外,也是有些妒忌和不甘的。
  
  爱德华·诺顿在本片中饰演拉里·弗林的律师阿伦·艾萨克曼。这是将现实中拉里·弗林前后三位法律顾问的特点加以综合创作出来的一个人物。
  
  艾萨克曼与弗林之间保持着一种既不亲近又非疏离的关系。他与弗林并没有什么感情或血缘方面的维系,对弗林的所作所为也不报以太大关注。然而,尽管弗林的胡搅蛮缠常常令艾萨克曼头痛,甚至艾萨克曼还陪弗林挨了枪子儿,艾萨克曼还是没有舍弃弗林。
  
  饰演艾萨克曼的爱德华·诺顿在片中文质彬彬,笑起来嘴边有个酒涡,有点无邪的样子。“我一开始还以为他年纪很小呢。”饰演拉里·弗林的伍迪·哈里森说。
  
  影片播出后有人提出疑问:律师能像剧中的艾萨克曼那样在法庭上笑容可掬吗?是不是太不严肃了?对此,真正的律师们与角色站在了同一阵线:“为什么不呢?你以为律师总是板着脸吗,那你一定是电影看太多了!”
  
  ★Everyone Says I Love You / 人人都说我爱你 [1996]
  
  ----“我爱你”三个字很简单,但是怎么说出口?年轻少女刚和痴情的男友海誓山盟,一回头却莫名其妙地被出狱的囚犯吸引;外貌矮小、长相稀松的老爸暗恋上一位长腿美女,但明显信心不足……
  
  伍迪·艾伦就是伍迪·艾伦。
  
  ----即使在歌舞片中也不例外。
  
  影片中贯穿着这个矮小、苍白的导演特有的幽默感,一众明星在影片中熙熙攘攘地,却注定谁也抢不了伍迪·艾伦的风头去。朱莉亚·罗伯茨、戈尔迪·霍恩、蒂姆·罗斯、德鲁·巴里摩尔在这出戏中的角色虽然各不相同,一致的是全带上伍迪·艾伦的烙印,爱德华·诺顿当然也是如此。
  
  影片一开场,爱德华·诺顿便以文艺片小生的样貌,深情款款地对德鲁·巴里摩尔唱起情歌。光看他的格子呢西装和打理得煞有介事的发型,就已经令人忍俊不禁。至于此后,你可以从这位痴情郎的教训中学到:千万不要把求婚钻戒放在冰淇淋或饼干里----待嫁小姐的食欲总是十分迫切的。
  
  关于影片的花絮是:恶作剧的伍迪·艾伦一直瞒着剧组人员和演员他要拍摄的是一部歌舞片,甚至试镜时也完全没有提出需要唱歌的要求。直到影片开拍前夕才真相大白,演员们不得不赶鸭子上架,开腔唱歌。所幸效果不错,除了德鲁·巴里摩尔的角色最后用了配音员,其他人都是真声原唱。“业余歌手和音痴之间毕竟是有差别的。”要看业余歌手爱德华·诺顿的表演,就不应错过这部影片。
  
  
  ★Rounders / 赌王之王 [1998]
  
  ----在女友的帮助下,扑克高手迈克(马特·达蒙)决定戒除赌瘾,专心攻读法律。可是,他的好友“小虫”(爱德华·诺顿)出狱之后来投靠他,使他平稳的学业之途又起波澜。小虫欠了黑道一大笔钱,仗义的迈克不忍心扔下朋友不管,但在短时间内要筹措钱财,他只有重操旧业一途。
  
  《赌王之王》是部关于赌的影片,不过也可以当作一部“励志片”来看----只不过这部作品“励志”的方式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说年轻人应该勇于追求梦想,呃,即使“赌”也是一种追求。所以在影片末尾,我们看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赌徒迈克扔下了法律学业,充满信心地朝拉斯维加斯进发了。
  
  平心而论,这应该是一部为马特·达蒙量身定做的影片。作为主角的迈克占据了全片绝大部分的戏份。迈克聪明,帅气,讲交情,够义气,导师喜欢,赌徒爱戴,还有美丽花瓶女友的眷顾,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模范赌徒”。
  
  相对而言,爱德华·诺顿的“小虫”则更倾向于我们标准意义上的“赌徒”。嗜赌无度,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耍弄小聪明,还总忍不住要出出老千,一味拖累朋友,最后连迈克这样的大好人也忍无可忍要和他分道扬镳。也就是说,相对于迈克,“小虫”是个反面典型啦。
  
  而这小虫虽然戏份不多,却抢镜得很,爱德华·诺顿还展露了漂亮的玩牌技巧----这是他特地拜一位扑克高手为师学来的。此外,马特·达蒙和爱德华·诺顿真的到拉斯维加斯参加了世界扑克大赛,每人10000美金的报名费当然由米高梅电影公司买单。不过现实中的马特和爱德华牌桌上的运气远不像影片里那么好就是了。
  
  
  ★American History X / 美国历史X [1998]
  
  ----原光头党成员、新纳粹分子德里克·温亚德(爱德华·诺顿)因打死行窃的黑人被捕,出狱后他决心洗心革面、与以往行径一刀两断。然而他的弟弟丹尼(爱德华·弗隆)眼看就要步上他的后尘……
  
  1998年,爱德华·诺顿初次挑大梁主演的作品----事实上还不止如此。
  
  影片发行之前,新线电影公司要求本片导演、初执导筒的汤尼·凯对影片略做精简,但汤尼·凯迟迟交不出货。于是电影公司请爱德华·诺顿剪辑了一个版本,在屡次向汤尼·凯催讨成品未果的情况下,直接发行了所谓的“诺顿剪辑版”。
  
  汤尼·凯大为光火,从此和新线及爱德华·诺顿翻脸。他将爱德华·诺顿指为背叛者,声称“我信任他,给了他自由的权力,他却在我背后捅刀子”。
  
  而爱德华·诺顿则认为,自己对影片的改动还不到5%。他觉得汤尼·凯在制作后期迟迟不完成剪辑的行为太任性、太不负责。“一旦影片拍摄出来,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实际上,如果等着汤尼·凯磨洋工,这部影片不知何时才能见天日。
  
  “拍电影这件事,最好的一点是合作,而最不好的一点也是合作。”对于汤尼·凯的指责,爱德华·诺顿的答复极具现实意味。
  
  抛开这些纠纷来看本片,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很有份量的作品。
  
  光头党徒德里克对有色人种抱有固执偏激的仇视情绪。他是光头党幕后主使人物卡梅伦手下的得力干将,被一众党徒视作偶像。在他的影响下,清秀柔弱的弟弟丹尼也深受蛊惑。
  
  为了德里克这个角色,爱德华·诺顿增肥30磅,一反过去瘦削文弱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德里克偏激、暴烈,两眼闪着残忍的光。他煽动党羽攻击韩国移民的杂货店,又在寡居的母亲招待犹太裔男友的餐桌上大发谬论。他毫不留情地击毙几个前来行窃的黑人,没有丝毫犹豫或恐惧,那种混合了种族优越感和仇杀快感的表情令人不寒而栗。
  
  相互的仇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提起德里克的仇视倾向,人们首先想起他的父亲被杀时少年德里克的愤激,而丹尼在回忆中却揭示:其实早在那之前,在他们那位抱有种族偏见的父亲的影响下,德里克的观念已经被扭曲了。人都有一个被潜移默化的过程。
  
  与诺顿塑造的德里克相较,爱德华·弗隆饰演的丹尼瘦弱得仿佛一根指头就能推倒。这也注定了他在相互仇视的环境中沦为牺牲品。出狱后的德里克试图挽回这一切,但是悲剧仍然发生了。
  
  丹尼的老师要求他对德里克的经历作出审视,并把这门课程命名为“美国历史X”。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个复杂而敏感的题目。
  
  转变后的德里克用亲身经历给丹尼上了第一课,丹尼有了第一步、最基本的认识。“人生短促,不值得用于仇恨。”这是丹尼的第一课小结,然而他已经没有机会再进一步了。这个课题留给了我们所有人。
  
  ★Fight Club / 搏击俱乐部 [1999]
  
  ----主角(爱德华·诺顿)是一位办公室职员,由于精神压抑饱受失眠症折磨,常常混到绝症患者谈心会去寻求慰藉。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飞机上邂逅制作肥皂的泰勒·德顿(布拉德·皮特)。二人组建了以互殴为主题的“搏击俱乐部”,许多人来此发泄压力。随着泰勒的行事越来越恣意大胆,搏击俱乐部的发展越来越不受控制,主角惊恐地发现,自己不得不面对心中滋生的另一个自我。
  
  光看影片的标题很容易被误导,在影片上映之前,不止一篇报道将这部作品错误地描述为一部“拳击电影”。实际上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这是一部渗透了白领上班族怨念的荒诞剧(笑)。
  
  爱德华·诺顿饰演的主角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在演职员表上,这一角色只被称作“陈述者”,大抵享有和“路人甲”相同的待遇----这无疑是为泰勒·德顿的篡夺行为作的铺垫。
  
  一个人失去自我,首先从名字开始。随着泰勒·德顿的形象逐渐强化,主角开始发现,自己已经开始“说泰勒说的话,做泰勒做的事”,逐渐被泰勒的阴影所笼罩。
  
  不过这时主角身上散发出了一种特别的气质。他满不在乎地带着满脸淤伤去上班,对老板的警告予以加倍奉还,乃至用狡黠而无赖的手段让上司吃了大亏。对于朝九晚五的写字楼一族来说,这种耍痞的表现看着挺过瘾,事实上还挺让人羡慕(笑)。
  
  这大概正是导演促狭的地方----这部影片虽然让许多人觉得不知所云、太过无聊,但对于某一特定人群来说,这种荒诞却具有特别的吸引力,被奉若至宝。
  
  拍广告出身的鬼才导演大卫·芬奇在片中大玩他的特别趣味,很多小片段都可以直接拿出来当成广告,产品、商标也都被拍得美仑美奂。当主角的家居呈现出宜家产品目录的样貌(甚至价格都如宣传册上那样浮现在旁边),当店员满面笑容地夸赞泰勒的肥皂“是最好的肥皂”,这都让生活在商业广告时代的观众会心大笑。
  
  影片光怪陆离的的映像表现自然是一大看点,从表演方面,虽说布拉德·皮特的表现对他本人来说确实有所突破,但最精彩的部分仍然集中在爱德华·诺顿身上。从一开始的惊恐、惶惑、懦弱,到逐渐玩世不恭,然后又显示出泰勒特有的狂暴。爱德华·诺顿再度展示了他扮演千面人的能力。
  
  有趣的是,虽然影片中布拉德·皮特饰演的泰勒是搏击高手,而爱德华·诺顿饰演的主角常常只有挨打的份,还是有不少观众表示:放倒皮特不在话下,对诺顿则没有胜算。
  
  其中一位观众说:“看过《一级恐惧》和《美国历史X》后,我就决定了,爱德华·诺顿这个人啊,千万不要和他作对!”
  
  ★Keeping the Faith / 坚持信仰 [2000]
  
  ----犹太教神父贾克·舒拉姆(本·斯蒂勒)和天主教神父布莱恩·芬(爱德华·诺顿)是童年好友。不同宗教背景的二人同时爱上了美丽的安娜·莱利(珍娜·艾尔夫曼)。
  
  爱德华·诺顿初执导筒的一部恋爱喜剧,他表示这是献给他过世的母亲的作品。剧本由爱德华的大学同学斯图尔特·布鲁姆伯格执笔。
  
  人人都觉得爱德华·诺顿迟早会当上导演的。在执导本片之前,爱德华也犹豫了很久,觉得自己能力尚不足以担任导演。后来,与沃伦·比蒂的一次会面改变了爱德华的想法。比蒂说他自己就是因为犹豫太多而错过了导演的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于是,爱德华在导演领域迈出了第一步。
  
  (呃,没有看过这部影片,所以就不多说什么了。)
  
  ★The Score / 大买卖 [2001]
  
  ----盗窃老手迈克·维尔斯(罗伯特·德尼罗)打算退休收山,但他的老东家、老朋友马克斯(马龙·白兰度)力邀他参与盗窃一根价值连城的古代权杖的计划。为此,迈克必须与年轻的杰基·泰勒(爱德华·诺顿)搭档。杰基聪敏过人,不过也有着自己的野心。在这次计划中,一老一少表面上合作无间,其实少不了要勾心斗角。
  
  基本上,爱德华·诺顿接拍影片的原则是“好导演、好剧本”。不过,他偶尔也有破例的时候。
  
  《大买卖》找上他时,不光弗兰克·奥兹作为导演的能力令人怀疑,根本连个像样的剧本都没有完成。但是,“能和马龙·白兰度以及罗伯特·德尼罗一起演出,这机会实在太难得了!”相信谁也无法拒绝这样的诱惑。于是,分别被视作老、中、青三代人中最杰出男演员的三人走到了一起。
  
  相对于超强的演员阵容,影片本身的份量显得单薄了些。基于娱乐片基调的剧情没有太多深度可挖,而弗兰克·奥兹的能力不足也随着影片拍摄越来越明显。到了后来,奥兹已经无法掌握局面,实质上许多编剧和导演工作是由德尼罗、诺顿等演员完成的。
  
  既然剧情没什么特别之处,那么本片的看点当然是三位男演员互斗演技了!马龙·白兰度的戏份较少,表达机会有限,自然落了下风。而德尼罗和诺顿的较量又如何呢?在片末,德尼罗饰演的迈克成功耍弄了杰基,带着宝物扬长而去。从剧情上说,迈克胜了。然而,从演技上说,胜的还是杰基呀!你看他甫一出场,装疯卖傻地就把老鬼迈克给耍了(笑)。二重、三重角色的演技,诺顿都驾轻就熟。“我很喜欢这种感觉----我饰演的角色在饰演另外一个角色。”真是很强啊!(笑)
  
  ★Death To Smoochy / 杀死斯摩奇 [2002]
  
  ----著名的儿童节目主持人“彩虹人”兰道夫·斯迈里(罗宾·威廉姆斯)因为受贿、要胁等不轨行为和卷入黑道事件遭到解职,电视台转捧无甚名气的小演员谢尔顿·莫普斯(爱德华·诺顿)为新的儿童节目明星,后者扮演的“犀牛斯摩奇”迅速走红。兰道夫妒火中烧,决定不择手段,杀死取代了自己地位的斯摩奇----谢尔顿·莫普斯。
  
  在爱德华·诺顿出演的影片中,本片不幸属于弹多于赞的一部。丹尼·德维托执导的这部作品是一部黑色幽默讽刺作,但被指为讽刺不到点子上和恶搞太过。演员们的表演也被认为过于夸张。不过也有评论中肯地指出:虽然本片可能招致不少恶评,但对于一小部分观众而言,他们仍会喜欢这部影片,并将之视作精品。究竟是幽默还是恶俗,是有趣还是无趣,就要看每个观众自己的判断了。
  
  本片的素材取自现实中的Pee-Wee·赫曼丑闻案。Pee-Wee·赫曼是演员保罗·鲁本斯塑造的一个著名的儿童节目人物,1978年初次登台取得成功,从此走红。保罗·鲁本斯扮演这个角色长达十三年。1991年,保罗回乡探亲时在一所色情影院外做猥亵行为,遭到逮捕。在警察处理过程中,有人认出了他的真实身份。他缴纳罚金并做公益劳动,此后又通过各种交涉,使警方同意消除他的案底,保持这位儿童偶像表面上清白。但Pee-Wee·赫曼的形象从此被破坏殆尽,这一事件事实上宣告了这一银幕人物的消亡。
  
  ★Frida / 弗里达 [2002]
  
  ----这是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罗的传记影片。弗里达·卡罗(萨尔玛·海耶克)18岁时遭遇车祸,落下不能生育的后遗症。在卧床养伤期间,她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绘画方面。此后她与画家迭戈·里维拉结婚。她的一生丰富多彩,除了在绘画方面有所成就,她曾与托洛茨基有密切交往;此外,她还是个双性恋者。在艺术、政治、性解放方面,弗里达都是时代的弄潮儿。
  
  拍这部影片是美女影星萨尔玛·海耶克的夙愿,到好莱坞发展一段时间后,机会终于来临了。身为萨尔玛的男友,爱德华·诺顿当然要鼎力相助。他为影片改定了最终稿的剧本,并在影片中客串出演一角。《弗里达》一片上映后口碑良好,在颁奖礼上也有不少斩获,萨尔玛·海耶克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成功摆脱性感花瓶的形象。
  
  而为人低调的爱德华·诺顿虽然为影片做了大量幕后工作,却并没有抢出风头的意思。“这部影片是属于萨尔玛·海耶克的。”爱德华把萨尔玛带到了聚光灯下,自己则悄然退开了。
  
  
  ★Red Dragon / 红龙 [2002]
  
  ----FBI探员维尔·格雷汉姆(爱德华·诺顿)经过一番生死决斗,将食人教授汉尼拔·莱克特(安东尼·霍普金斯)逮捕归案。此案令他身心疲惫,遂辞职引退,隐居海滨。3年后,他受邀重新出山,调查一桩新的连环杀人案,为追寻凶手(拉尔夫·菲因斯)的踪迹,他不得不求助于狱中的汉尼拔,也由此使自己重新置身危险之中。
  
  作为《沉默的羔羊》三部曲之一,《红龙》是最晚推出的一部,不过从剧情上来看处于《沉默的羔羊》之前,因此也被称作“前传”。
  
  数次被选为电影史上最恶反派的汉尼拔·莱克特教授在本片中戏份虽然不多,但仍是作品的中心。安东尼·霍普金斯连续第三次出演这一角色,虽然要表现角色比较年轻时的样貌,令老霍普金斯有点力不从心,但在神韵上与角色的完美契合仍然对得起大家的期望。
  
  爱德华·诺顿饰演的维尔·格雷汉姆是看过《沉默的羔羊》之后,足以引起观众兴趣的角色。如此狡诈的汉尼拔当初究竟栽在谁的手里?答案就是这位格雷汉姆。当然,格雷汉姆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他在与汉尼拔的搏斗中身受重伤,同时心理上的阴霾也久久无法挥去。汉尼拔的魔爪无所不在。他成功地利用新出现的连环杀手对格雷汉姆实施报复,令格雷汉姆寝食难安。
  
  爱德华·诺顿饰演的格雷汉姆,可以说比此前他所有的角色都更平和、更接近普通人。影片中的汉尼拔和“F”是变态的杀人狂,盲眼的女实验员是天使,也许相形之下,无论怎么看,格雷汉姆都比较接近“凡人”吧。格雷汉姆的压力、恐惧和疲倦都让人感同身受。
  
  爱德华·诺顿收起他的锋芒,演出这个角色。爱家、正直的维尔·格雷汉姆身上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但他不是圣人,而是让人想要依靠、想要拥抱的普通男人。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