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去九寨沟旅游,途中每到加油站导游都要招呼大家:“大家注意了,前面是加油站,我们将在这里停车10分钟加油,有唱歌的赶紧去啊。”疑惑间跟着大家冲着厕所纷拥而去,懵懵懂懂的系着裤腰带问导游:唱歌为何意?导游笑答曰:“上厕所”。说罢见我更加疑惑,解释道:“川西北多是藏族、羌族聚居地,以前非常落后,大小便随便在野外找一个清静地方就地解决。后来随着旅游开发,人们修建了一些厕所,但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厕所却是男女共用一个。加上一般的厕所没有门,因此常常发生误会,常常是女人在里面方便,男人冒然闯入,非常尴尬。后来不知道是谁,发明了一个非常简单而使用的办法,就是方便的时候不停的唱歌,外边的人一听声音就知道现在是男人还是女人在使用厕所了。后来人们慢慢就把上厕所雅称:唱歌”
噢!原来如此!
恍然大悟间更加佩服劳动人民的聪敏才智。即兴间发挥了一下想象空间:
如此说来,
厕所不就是:“歌厅”
要是在野外方便就可以雅称:“唱山歌”;
如侧用的卫生纸,呵呵,大可雅称:“点歌单”;
用考究的陶瓷马桶如厕:“美声唱法”;
农村的蹲位厕所:“民族唱法”
解小手:“哼小曲”
解大首:“唱歌剧”
……
呵呵,有趣!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