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日记之三 翻越秦岭

      流浪人生 2005-11-6 23:33
2005年11月5日,星期六,宝鸡阴

尽管昨天晚上继续很好的保持了失眠的纪录,晚上3点钟才入眠,但是早晨7点钟还是准时地醒来了,为什么我的生物钟就这么难以打破呢?令人奇怪的是我居然没有跟以往在北京时候那种睡眠不足的倦乏,只要天亮我就绝对无法入眠。

4星级的酒店,但早餐却很简陋,加上味蕾还残留着昨天晚上岐山哨子面和擀面皮的味道,更感觉酒店里的早餐无法下咽。

再一次回到虢镇的高速公路出口,这次心里有了准备,从虢镇到太白的前10公里路面真的很差,全部都是非铺装路面,而且大卡车把路面压得全都是沟。好在我的越野车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在这颠簸、急弯、陡坡地搓板路上,我还基本上能把车速保持在60公里左右,不得不又一次感慨8缸大切出色的越野能力。但是却忘记了越野驾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系上安全带。晚上洗澡的时候才发现肩膀已经在颠簸的道路上被安全带摩擦破了。

刚进入秦岭的时候,道路很陡且弯道非常多,加上很多丝毫不讲交通规则的大卡车,因此我紧张的顾不上欣赏风景。后来爬到1800米的时候开始下坡,心情才慢慢放松下来。这时候才发现秦岭竟然是如此的美丽了。层林尽染的茂密森林,红叶在绿色中隐映着刹是夺目。综综的溪流在石头上轻快的跳跃,鸣唱着向远处流去。偶尔飞来一只叫不上名字的鸟儿,扑闪着翅膀划过林梢……自己已经沉浸在这美景之中了。

为什么一个人上路?究竟要去哪里?想得到什么?是为了证明什么吗?还是为了解脱什么?…?...?我回答不出来自己的问题,倒是回忆起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首诗叫做《享受孤独》

点一盏无奈的烛光
灼疼了
我的凄冷孤寒
却感受不到一丝温暖

斟一杯浓烈的白酒
点燃了
我挂霜的胃蕾
却点不燃我的激情彭柏

孤独的心情啊
像撒一把苦涩的盐
在流血的伤口
原来疼痛也能享受

而如今这种感觉再一次在我身边越来越浓。而我能做的就是不停的把车开下去。就算如同我没有目标的人生一样,尽管活的很茫然,可还要活下去。

车过太白去往勉县的路上,突然看到了指示牌:萧何追韩信处。于是停车下来,原来这里只有一块石碑。而早先褒河上的桥也不见了。四周实在没有什么景物,正待离去却突然发现路边的山崖上有一座小庙。好奇之下爬了上去,那是一座香火不是很旺的观音庙,看样子是一座年头不很久的庙,观音的塑像上厚厚的一层灰尘。我正打算离开的时候,看到旁边的偏院里面坐着一个老者。于是上前搭话

“大爷,您是看庙的?”我问老者
“我不是,我是来看我婶子的,她去盖(街)上了”老者用手指了指山下简陋的街道。
“哦,这座庙是观音庙?”我又问道。
“是啊,这庙供奉的就是观音”老者打量着我补充着说:“你可以拜一拜”
“呵呵,这庙是什么时候修建的?”我笑了笑在老者身边坐下来。
“原来的庙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让红卫兵拆了,这是16年前我婶子集资修建的”老者言语中有些自豪的口气。
“哦,这里为什么要修一座观音庙呢?”我看着老者问道。

老者一边吸着烟,一边慢慢的说起来一段故事:

据说萧何追韩信追到这里,褒河水突然涨了,而韩信已经在涨水之前过河,而萧何没有办法过去,这时候来了一个撑船的女人,用船送萧何过了褒河,萧何下船刚要道谢,却找不到女人和船了。看着四下没有村落和人家,萧何恍然大悟刚才撑船的女人竟然是菩萨,于是后来就在这里修了这座菩萨庙凤鸣寺。后来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被拆除了,一直到16年前老者的婶子在褒河镇募捐了7000元钱开始重建凤鸣寺。

我又一次来到这座不大的寺庙正殿,在正殿的旁边找到了一块功德碑,上面记录着第一次捐献者的名字,而最多的一个当年捐献了724块钱。最少的是14斤稻谷。

看着这个不大的寺庙,我突然想到假如不是自己开车来,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这里有这样的一座寺庙,也不会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也许这就是过程吧!说实话,在西安不知名的羊肉泡馍小摊上,我看到那些食客认真地掰着馍,一丝不苟那神态着实让人感动。那不是驰名中外的老孙家,也不是外地人推崇的大皮院回民,也不是老西安人钟爱的老米家,那只是一个不知名的街边小摊。而食客也许只是因为下了夜班路过这里 垫垫肚子,但他们仍然把馍认真的掰着。生活难道不就应该是一碗平淡的羊肉泡馍吗?

从勉县返回汉中的时候,我心情似乎好了一些,也许是美丽的景色感染了我,以至于今天不到300公里竟然用了8个小时。明天就可以进入四川了。那里是我的终点吗?





图片如下:




图片如下: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