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决定要出内刊,这是一件好事。而这好事很荣幸地落在了我的肩头上,想法倒是有一些,只是面对某些人说的重重困难,我大概也只能先做个大多数稿件是由自己写的心理准备。上周把征稿启示发出,接着就是等待明知等不来的稿件罢。
作为一家广告公司,我始终认为从这里出来的内刊不可以是一些机关企业的惯用模式,也不想做成什么好人好事报道+幽默笑话类的拼盘杂汇。她应该是代表着企业文化和企业品位的东西。对于广告公司来说,还代表着你的设计和创意的水平。
说到我自己欣赏的企业内刊,无疑归属于《SOHO小报》。我是在2002年时接触它的。那会儿因为在SOHO办公,加上临近会所,所以经常能有机会到会所转,顺便看看小报。
第一眼的感觉,就是它已经代表着一定的文化品位,让人刮目相看。再看里头的作者,来自各个阶层的名流,包括主办者潘石屹,也在上面泼墨成章。
后来,一上SOHO小报的网站,才得知更多的来龙去脉。那么,广告公司的内刊又该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寻求建议中……
以下摘选一篇BLOG上的文章:
《SOHO小报》起初叫《红石小报》,在2000年潘石屹的公司名字由“红石”改成“SOHO中国”之后,这本刊物随之易名,并且,它的锋芒在短短几年内,超过了万科公司的《万科周刊》。
潘石屹很聪明,他没有像一般企业老总那样,让内刊为企业服务,刊登企业动态、老板消息,这样一来,《万科周刊》尚未完全脱离的低级趣味被《SOHO小报》给完全脱离了,这简直是一个分水岭,SOHO小报是非传媒而不是企业内刊,就在于潘石屹把这本杂志完完全全“放之四海”了。他甚至不允许“小报”上出现广告和楼盘项目消息,既便非得有不可,那也是做成增刊的形式,游离在“小报”之外。
《SOHO小报》也就此确立了自己的编辑风格,请文艺界人士和时尚中人担纲主撰,每期确定一个封面主题,让这些写家围绕主题来发挥。透过封面主题的策划,可以看出《SOHO小报》已经与北京水乳交融、血脉相连了。他们做“成府街”、做“小街”的专题,深入到北京的相关历史、地理和人文脉络中去了。
SOHO小报网上内容摘选:
潘石屹与他的SOHO小报
看过《SOHO小报》的人决不会想到这是一本企业内刊,因为其中少有企业信息、老总讲话、会议记录,而更多的是随笔杂文,更像一本杂文集。小报的内容从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关心的居住问题,扩展到了生存的高度。
《SOHO小报》(原红石小报)是SOHO中国(原红石)有限公司的企业内刊,每期印刷15000册,其中邮寄14000册,其余1000册在售楼处或酒店供阅览。那14000册中1/3赠送SOHO的业主,而大部分则赠送给了前来索要的媒体和企业。
小报虽然不对外发行,但印刷量却超过一些公开出版的大报,不仅同行们羡慕,媒体也不敢低估。小报是非盈利性企业刊物,印刷数量的增加,也使资金投入大大增加,但它带给公司的却是伟大的文化和思想财富,对SOHO品牌的作用不可小觑,为此,SOHO中国是舍得花这笔钱的。
潘石屹,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开发有SOHO现代城、建外SOHO、博鳌蓝色海岸、长城脚下的公社等项目。关于他的个人介绍,似乎已经没有必要,据说,北京的老太太都能当街拿芭蕉扇“砸”他的头说:“潘石屹,我认识你。”
小报历史
SOHO小报的前身是《现代城客户通讯》,专为现代城的期房业主通报工程进度、施工情况等。后来期房变成现房,有的业主告诉潘石屹,每期收到客户通讯不开封就扔到垃圾桶。这对潘石屹绝对是个刺激,更不符事事要求标新立异、引人眼球的潘氏作风。
于是,他决定把通讯彻改成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刊物。在刊物名称的选择上,争论异常激烈,周刊、文苑,不论起什么名字都显得特别正规,有驳于红石所提倡的文化自由,最后还是他的太太张欣拍案:“就叫小报”。
2002年6月,《红石小报》就这样诞生了。后来红石公司变成了SOHO中国,《红石小报》也适时调整为《SOHO小报》。
生存杂文
看过《SOHO小报》的人决不会想到这是一本企业内刊,因为其中少有企业信息、老总讲话、会议记录,而更多的是随笔杂文,更像一本杂文集。不过杂文也并不是无主题无线索,每一期通过十几篇杂文表现和探讨生存这个话题,形散而神不散。小报的内容从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关心的居住问题,扩展到了生存的高度。
SARS期间,小报编辑部在潘石屹的提议下,策划了一期基于SARS而高于SARS的关于“自然与人”的话题,老潘颇有感触地写了一篇文章。
说到潘石屹写文章,小报主编许洋说,“潘总绝对是高产作者”。潘的文章写的是家乡甘肃天水的环境和人。当年在父亲科学致富的带领下,施化肥撒农药,采山石烧石灰,乡亲们的生活好像真的有了些改变,但更大的变化是在20年后的今天,家乡的山、水、人渐渐在衰败。
由于大量采山石,出现了山体滑坡,据说还砸了两个孩子和一辆桑塔纳。科学种田、使用农药化肥的后果,是村里的儿童变得痴痴呆呆,这连潘石屹自己也无法相信,这些孩子是与自己喝同一条河的人。
没有人会指责潘老爷子是罪魁祸首,因为他只不过在那个穷乡僻壤率先使用了举国提倡的化肥和劳动致富的方法而已。估计SARS时,老潘想起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有点后怕,“幸好是我父亲不是我爷爷,否则我小潘现在会是什么样呢?
名人Party
潘石屹尝到了做名人的甜头,最相信名人效应,名人可以提高知名度,可以引进资金,可以吸引人才,名人几乎可以与成功划等号。同样,小报也需要名人。
小报的多数稿子都大有来头,韩东的《一条路》、舒可文的《城市是个活物》、章含之的《重返八达岭》、赵晓的《在黄金增长年代守望白银》、李敬泽的《两个世界 互相遥望》、陈丹燕的《今年冬天》等等。SOHO小报承载了这么多名人的思想,其影响力是纵深的。
尽管潘石屹和张欣已结婚9年,但在近两年,“海归派”夫人张欣才浮出水面,走到台前,使SOHO的文化一下子变得有中西合璧、土洋结合的味道了。
潘石屹称自己是农民,按照这个逻辑,SOHO中国就是“农民+海归”的组合,力量与智慧的结合。张欣和潘石屹夫妇二人约请亚洲地区12位著名建筑师在长城边上的一个8平方公里的山谷里,建了一个世界前卫私人住宅的当代建筑博物馆,称其为“长城脚下的公社”。
这个方案不仅得到了国内业界的赞同,还获得了中国惟一一个世界建筑推动奖。潘石屹不断网罗各路知名人士,用名人的智慧塑造SOHO小报,为SOHO中国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