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去探望他,必然会让我感到一种慌乱。
和痛。
他又入院了。
这次是因为肺感染发烧,所以住进去的。
他发烧初期,我嬷嬷还考虑不送他去医院。
但最后还是送了。
医生说,再迟两天,就会麻烦很多。
他已经八十多岁了。
我今天去看他,他都在睡。
打着点滴。我嬷嬷陪在他身边。
她也八十岁了。是个瘦,硬朗,并且精神充足的人。
他给我的印象。
很小的时候,他还清醒,并且能走。
他喜欢去茶楼,看电影。但都是一个人。
他喜欢买些东西。因为他是医生,在他那个年代,他算是个高收入。
他可以随便买些自己喜欢的,也买了不少东西给我。
她经常跟他吵,说他乱花钱。
他很少反驳,继续去茶楼、电影。
他曾经跌伤过腿,骨折。
所以腿的骨头很脆弱。
在我顽皮的表弟小时候一次不小心推倒他之后,
他就再都站不起来。
并且,他开始老人痴呆。
一开始,还能认得我们。
后来,就只认得儿女。
现在,他恐怕只认得我嬷嬷。
这样差不多十年。
他留给我的记忆很少。
太少。
听她说,他是个内科医生。
听爸爸说,他可以熟练使用德文、英文,学过一些日文和俄文。
但都只是听说。他只教过我一些日文。在很小的时候。
看过他们结婚的相。
家庭合照。
黑白,但有韵味。
他,很有一副学者的感觉。
一躺十年。他从一个胖老斗,变得越来越瘦。
现在,看上去,只剩骨头。
他的手和脚都因为肌肉收缩和骨头硬化,不能伸展。
很弱小。
像个胚胎中的婴儿。
他大概一年都会入院一次。
每次都会因为不同的事。
她每次都会紧紧陪在他身旁。
他一开始卧床的时候,还较为清醒的时候,
她还是会因为一些事向他发些小脾气。
但这些年过来,她对他越来越好。又或,其实本来就这样好。
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她像照顾小孩一样照顾他。
无论多辛苦,多累,她都没有向儿辈们求助太多。
她独立承担着他。在她眼里,显得如此必然。
他们的感情,超越了所有一切的爱情、亲情。
无与伦比,唯此情可共永。
我不是个孝顺的孙。
我一年见他们不过几次。更怕去医院看他。
因为会让我感到慌乱和心痛。
一种血缘,会在骨子里震荡。
曾经有一次,在看完他之后,回家躲在房静静地流泪。
因为看到他的衰落,
看到她的辛劳,
看到他们的感情,
惧怕他的离开。
今天,在听她说话。
她说,这次入去,是最后的公费医疗。
可能下次就没有了。所以让医生把所有能给他补的都补上。
即使公费之后多出来的那份要自己给。
也要补。
如果他还能到下一年这个时候,给也没所谓。
她说这话的时候,是笑着的。
她的眼,却是痛苦的,无奈的。
没有人想他离开。但也没有人能阻止。
突然心痛,甚至感觉一阵脚软。
不想任何人离开。
在之前,公公离开的时候。
第一次让我感到那种悲痛。
还是血缘,在骨子里震荡。
担心她。
他是她的支柱,也是她如此硬朗和精神的支柱。
因为她觉得要照顾他。她不能倒下。
可是,如果他.....
写得有点多,有点长。
那种慌乱,和痛,一直维持。
一整天地。
每天向基督祈求。
保佑他们。
即使是怜悯。
怜悯他对生命的坚持
怜悯她对他的坚持
怜悯他们的不变。
怜悯我。
阿门。
爷爷。
和痛。
他又入院了。
这次是因为肺感染发烧,所以住进去的。
他发烧初期,我嬷嬷还考虑不送他去医院。
但最后还是送了。
医生说,再迟两天,就会麻烦很多。
他已经八十多岁了。
我今天去看他,他都在睡。
打着点滴。我嬷嬷陪在他身边。
她也八十岁了。是个瘦,硬朗,并且精神充足的人。
他给我的印象。
很小的时候,他还清醒,并且能走。
他喜欢去茶楼,看电影。但都是一个人。
他喜欢买些东西。因为他是医生,在他那个年代,他算是个高收入。
他可以随便买些自己喜欢的,也买了不少东西给我。
她经常跟他吵,说他乱花钱。
他很少反驳,继续去茶楼、电影。
他曾经跌伤过腿,骨折。
所以腿的骨头很脆弱。
在我顽皮的表弟小时候一次不小心推倒他之后,
他就再都站不起来。
并且,他开始老人痴呆。
一开始,还能认得我们。
后来,就只认得儿女。
现在,他恐怕只认得我嬷嬷。
这样差不多十年。
他留给我的记忆很少。
太少。
听她说,他是个内科医生。
听爸爸说,他可以熟练使用德文、英文,学过一些日文和俄文。
但都只是听说。他只教过我一些日文。在很小的时候。
看过他们结婚的相。
家庭合照。
黑白,但有韵味。
他,很有一副学者的感觉。
一躺十年。他从一个胖老斗,变得越来越瘦。
现在,看上去,只剩骨头。
他的手和脚都因为肌肉收缩和骨头硬化,不能伸展。
很弱小。
像个胚胎中的婴儿。
他大概一年都会入院一次。
每次都会因为不同的事。
她每次都会紧紧陪在他身旁。
他一开始卧床的时候,还较为清醒的时候,
她还是会因为一些事向他发些小脾气。
但这些年过来,她对他越来越好。又或,其实本来就这样好。
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她像照顾小孩一样照顾他。
无论多辛苦,多累,她都没有向儿辈们求助太多。
她独立承担着他。在她眼里,显得如此必然。
他们的感情,超越了所有一切的爱情、亲情。
无与伦比,唯此情可共永。
我不是个孝顺的孙。
我一年见他们不过几次。更怕去医院看他。
因为会让我感到慌乱和心痛。
一种血缘,会在骨子里震荡。
曾经有一次,在看完他之后,回家躲在房静静地流泪。
因为看到他的衰落,
看到她的辛劳,
看到他们的感情,
惧怕他的离开。
今天,在听她说话。
她说,这次入去,是最后的公费医疗。
可能下次就没有了。所以让医生把所有能给他补的都补上。
即使公费之后多出来的那份要自己给。
也要补。
如果他还能到下一年这个时候,给也没所谓。
她说这话的时候,是笑着的。
她的眼,却是痛苦的,无奈的。
没有人想他离开。但也没有人能阻止。
突然心痛,甚至感觉一阵脚软。
不想任何人离开。
在之前,公公离开的时候。
第一次让我感到那种悲痛。
还是血缘,在骨子里震荡。
担心她。
他是她的支柱,也是她如此硬朗和精神的支柱。
因为她觉得要照顾他。她不能倒下。
可是,如果他.....
写得有点多,有点长。
那种慌乱,和痛,一直维持。
一整天地。
每天向基督祈求。
保佑他们。
即使是怜悯。
怜悯他对生命的坚持
怜悯她对他的坚持
怜悯他们的不变。
怜悯我。
阿门。
爷爷。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