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g一下Digg

      IT随笔 2006/7/11 23:20:00

  Digg.com 在 Web 2.0 领域也算是大名鼎鼎了,很早的时候看了一下,也没有发现特别的地方,我明白是因为自己走马观花,就像del.icio.us一样,你不真正用一下,没法发现它的长处。

  终于有时间看看它了,实际上因为都是些英文的新闻,还是没法深入了解,不过从头到尾看一遍,总还是有些收获。

 

  首先 Digg 有利己的成分在里面,当你推荐一篇新闻时,你的头像和个人地址也显现在下面,别人如果觉得这个新闻对他有价值,肯定也会顺便看看推荐人的资料,无意之中,你推荐新闻时,也推荐了自己。Web 2.0 不能老指望别人给你源源不断提供信息,你也应该给他们一些回报。值得注意的还有一点,推荐的地址是直接连到原始出处的,而不是拷贝内容,除了因为版权信息外,或许这一点也是 Digg 所能给予原创内容的回报。

  Digg 还增加了趣味性,他每个标题前面除了有 digg it(挖它出来) 外,而且后面还有个 Bury Story(埋葬这个故事),这两个动词真形象,而且点击埋葬后,还有几个提示让你选择:重复了、广告贴、标题错了、内容有错、还是没什么意思。当选择一个后,整个内容会变灰。或许是 Digg 相信邪不压正,相信群众编辑自然会把那些广告贴给埋起来,更可能的是编辑在后台有管理,看到连续几个反对票后,会人工筛选一下的。

  另外,Digg 细节考虑很周到,如果你投了一票后,digg it 会变成 dugg,表示你投过票了。而且在后台(所谓的后台和前台融合在一起了)会把你所有 digg 过的主题列出来,你还能 undigg,把投过的票给收回来。除了这个外,它还加入了社会性元素,除了自己的 digg 外,还可以看到朋友的 digg,或许因为只是看好友的推荐,digg 加好友时并不需要对方同意,如果你对某几个人的推荐比较欣赏,可以把他们加为好友,专看他们几个推荐的文章。

  总之,用了 Digg 后,没有感觉很复杂,而是感到有点好玩,或许这个才是 Digg 的优势所在,就像回到了小时候,一大堆小孩在那玩挖沙子,自己挖完后,还会互相比比谁挖得多。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喜欢就顶一下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