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山水与打油诗

      我的文章 2005-8-30 20:25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广为流传的千古名句,是阳朔山水的真实写照。一九九八年李鹏总理乘船视察漓江并亲笔题词――阳朔,中国旅游名县。至此,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闻名世界的阳朔更加令人神往。

古往今来,很多文人骚客都为赞美阳朔留下了许多墨宝。民间艺术家们却给阳朔的风景配上了内涵丰富、通俗易懂的打油诗,为阳朔的山水又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阳朔山水处处景,处处风景处处诗。

自古道“夜上海、雾重庆、雨桂林”。春到阳朔游漓江,细雨昙天,江水清澈,倒影无数。顺流而下,可谓“几程漓江曲,万点桂山尖”,仿佛觉得“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船进入杨堤,最先看到的是帷幕山。拉开这块天然帷幕,幽境中的漓江胜景犹如舞台上的节目依次而至。冠山像皇冠;绣山彩壁五彩缤纷,乍看像猛虎,又看像斑马,更似一幅美丽的壮锦;桃园观月,明月当空,山高月小,是赏月的最佳角度,桃园村的村民,世代享受着“不夜城”的待遇;还有双全滩、锣鼓滩、鸳鸯滩……人们把这些景点巧妙地用打油诗连在一起:

拉开帷幕看冠山,
绣山彩壁屏风山。
桃园赏月新奇景,
双全锣鼓闹鸳鸯。

著名景点——九马画山,也座落在漓江边。临江的峭壁好象被谁用刀剑削平了似的,峭壁上呈现出多种色彩,构成了一幅壮丽的骏马图,图上的马匹只有聪明的人才看得懂。九匹马,有的仰天长啸,有的俯首饮水;有的像马头;有的似马蹄;有的又如马尾。因此,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

看马郎,看马郎,
你看神马几多双。
看出七匹中榜眼,
看出九匹状元郎。

记得当年周恩来总理考察漓江时,对身边的陪同人员谦虚地说:他只能做探花,因为他只看出了八匹。

二朗峰与九马画山遥遥相对。传说二朗是一个画师,身边的画笔和墨砚依稀可见。他年庚属马,喜欢画马;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漓江边的骏马图搬上画台;可他画了一辈子,却没有得到令他满意的作品。有打油诗这样写道:
           
画师画马几千秋,
马图未成心已愁。
千笔万笔姿千万,
年生日久变石头。

又传说大画家徐悲鸿是因为得到了画师的点拨,才成为当代骏马图的绘画大师。

船到阳朔码头,“碧莲峰下泊行舟”,映入眼帘的便是碧莲峰了。碧莲峰像一朵含苞欲放的玉芙蓉,又似一对倒开绽放的并蒂莲。乘坐竹筏在碧莲峰下休闲,仿佛就漫游在莲瓣之中,可以拥有“碧莲峰里住人家”的家庭温暖;可以观赏白沙渔火鸬鹚捕鱼的本领;可以享受东岭朝霞的沐浴,可以笑看小猫捕鼠的憨厚神情;可以在垂钓中寻觅严光当年隐居富春江的悠闲自得……难怪当代着名词作家乔羽先生诗兴大发:

碧莲出水倚江滨,
立地群峰胜复云。
轻舟白沙猛回首,
大呼阮元是解人。

朋友,阳朔的山水三天三夜看不尽;阳朔山水的打油诗三天三夜也讲不完;阳朔山水中美丽的传说,神秘而又浅出,诙谐而又幽默。来吧!朋友,你能在阳朔山水的怀抱中、在打油诗的意境中,体会人间仙境的神奇。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