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 女子撑起一片天

      芝情感悟 2005-8-30 20:10
2003年的某一天,偶然间听说赵雅芝要在电视剧《杨门虎将》中扮演佘太君,心里不免有些怅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以往电视电影中佘太君的形象——白发苍苍、老态龙钟,手持龙头拐杖,步履蹒跚。我无论如何都无法将这一形象与活泼可爱的冯程程、温柔善良的白娘子联系在一起。心中不禁感叹——真是岁月不饶人哪!

从《杨门虎将》开拍以来,我在网上找到了许多《杨》剧的报道和赵雅芝佘太君形象的照片。照片上的佘赛花仿若白娘子的再现,依旧是那样的端庄大方、年轻美丽,似乎岁月已将她遗忘。如同当年的白娘子,温柔的脸庞上带有几分刚毅;宁静的眼神中带有少许俏皮;娇弱的身躯里带有一抹执着。虽然此时的佘赛花已是七个儿郎的母亲,但那种小妻子、小女人的调皮、活泼还是隐约在她的温柔浅笑中显现出来。

2004年芝姐生日的那一天,我终于在网上下载到了期盼已久的《杨门虎将》。一集、两集、十集、二十集……终于看完了所有的剧集,我深深的被杨业和赛花之间的那份感动天地的真情给震撼了。我承认四郎与语嫣的爱情令人心醉,但我却更为杨业与赛花之间的深情挂心。我跟着他们一块儿哭、一块儿笑、也一块儿无可奈何。看着他们夫妻争吵,赛花赌气,我总是为杨业的“木头脑袋”、“铁石心肠”而揪心。并不是不知道他们夫妻感情之深,也不是不明白赛花有着大海般宽广的胸怀,只是看到赛花被杨业气得眉头紧锁就伤感心疼;看到杨业被赛花扰得无计可施就觉得无比开心。其实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是牢不可破的。赛花偶尔闹闹小脾气,也只不过是想让杨业不要只知道带兵,还要记得又她这个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妻子。

永远也忘不了那支假玉钗代表的一片真情。杨业从口中道出的那一句“我只想送给你每个女人都喜欢的东西”,使得本已怒火中烧的赛花面露微笑,也让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赛花认为杨业不了解她,以为她是那种爱慕富贵的庸俗女人;其实,身为夫君的杨业深知的是妻子心底最深处的柔情。

永远也忘不了那些亲手编织的小兔子代表的满腔歉意。身为大将军的杨业,肩负着国家安宁的重担。自古家与国两难顾全,忠君就辜负了妻子,一次又一次妻子在临盆之时,都不能回到她身旁,与她分享儿子时出生的喜悦,只有将自己的关心和歉意全编入一只只小兔子当中,让它们代替自己陪伴妻子。之后杨业每次惹赛花生气,他都用这些小兔子向妻子道歉,赛花知道丈夫并非无情之人,也就欣然接受。一只小兔子,一声歉意,足矣!

不知道谁说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明明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但我始终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距离能够超越生与死,特别是对于恩爱夫妻来说。

难忘在杨家父子八人要齐上战场的前一夜,“七子去,六子回”的预言扰得赛花不得安宁。也许是女人天生的敏感,也许是夫妻间特有的预知,赛花似乎知道了她与杨业的此次分离也许就会成为永别。长夜无眠,她起身点亮蜡烛,为的并不是驱走令人心寒的漆黑,而只是要好好看看自己当年一见倾心的爱人,看看多年来与自己相濡以沫的夫君,要将他好好地、深刻地、永远地记在心里。看着他们夫妻俩长久地拥抱在一起,虽是如此温馨的场面,但我却觉得心跳得厉害。其实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才是最让人觉得不安的。

事情朝着预料的方向发展。果然,杨家父子为了保住大宋江山,一个个都战死沙场,只留得六郎抱着父兄的灵位回了家。看着赛花禁不住丧夫丧子的悲痛而昏倒,再看到赛花在痛定思痛之后又坚强地抬起头来面对世人,恍然间,我才明白,原来女人也可以如此之坚强,失去男人,她依旧可以独立撑起一片天……

如果说将丈夫和儿子一个个送上不归路已让赛花悲痛不已,但真正将她陷入绝望的却是知道了儿子的背叛。身为母亲,她多么希望儿子能承欢膝下、共享天伦,可是作为主帅,她却不得不狠心地下令对自己的儿子“杀无赦”,这对于女人、对于母亲来说是多么残忍的事啊!赛花一次又一次地仰问苍天,问它为何对自己如此残酷;她也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死去的夫君,这个家她该怎么挑?伤心的泪水染湿了她美丽的面颊;沉痛的话语刺痛了她柔弱的灵魂,看着她几近崩溃的表情,仿佛也就听到了她心碎的声音。四郎探母时,手印一个个印在四郎的脸上,我的泪水也如断了线的珠子,低湿了胸前的衣襟。让母亲说出要与自己儿子决裂的话,那是需要多么大的坚决啊!这个时候,我才真正的看到了母亲的伟大与无奈,看到了儿子的倔强与刚强……

故事的最后是圆满的(至少我看到的是),相信赛花的那个灿烂如阳光、温馨如细雨的微笑,一定会让以后的生活永远甜甜蜜蜜,永远和和美美!

佘赛花,一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最坚强的母亲,经过芝姐的倾心演绎而更加丰满,更加让人难以忘怀,更加能够永垂青史、永不褪色!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